第322章 错误
老百姓们要安稳,但领导干部不能贪图安稳。
这个道理谁都懂的,但关键时候敢大着胆子去做事的,终究只有极小一部分。
长缨管不了别人,但金城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她说了算,总是要竭尽全力把这个西北地区的省城搞好才是。
杨秘书过来还带来了另一个消息,“市文联响应省里号召,想要举办座谈会,希望您到时候能过去讲两句。”
“就我这文章水平就别过去露丑了,他们座谈会的主题是什么?”
杨秘书笑着回答,“也没跟我透露风声。”
“那你留意着下,另外跟文联那边说一声,坐在家里不见得能想出好的故事,真要写打动人心的故事还是得四处走走看看。”
杨秘书觉得这有点批评的意思在里面,不过说的倒也是现状。
作家们和社会脱节可不好。
文字是有力量的,而且这力量还不小,咱们当初能革命成功,宣传工作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想到宣传,杨秘书觉得这事完全可以让宣传部那边去搞,“我回头再去请示下程书记,参考他的意见来安排文联的活动。”
文联那帮人拿的是国家发的工资,总得给国家干活才是。
要是搞什么放下碗骂娘的事情,那还真得好好算算账。
看着时间还早,杨秘书先去宣传部那边找程海亮商量这事。
过去的时候就看到程书记正在发火。
“就这么个宣传画报都做不好,你看你这画的是什么东西?从小到大老师就没教你怎么画国旗是吧?”
杨秘书凑过去看了眼,发现这宣传画报的问题。
国旗上的几颗星星画的不对。
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出现很不该啊。
尤其是做文宣工作的,哪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宣传部的科长连忙喊那干事重新去做宣传画报。
程海亮气不打一处来,偏生这会儿杨秘书又在,想着回头再整顿一下部门里的事情。
这算什么回事嘛。
杨秘书到底没有插手别人家内务的习惯,简单的说了文联那边的事情后就先离开了。
程海亮送走了人,这才找手底下的人算账,“他画错了你就这么让他送上来,你这个科长是干什么用的?”
门外,杨秘书听到这怒吼声忍不住摇头。
不过国旗上的小星星怎么能画错呢?
去学校的路上,杨秘书把这事说给长缨听,“这些还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理论上不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才是。”
要是说那些工农兵大学生里面混子多,杨秘书倒是能理解,毕竟到后面走后门的实在是太多了点。
可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当时高考录取率就那么点,而且又是安排到市政府工作的,学校和教育局那边也都双重考查。
能犯这种错误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杨秘书留意到领导在那里皱着眉头,他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您觉得是哪里不对劲吗?”
“现在的大学生要上政治课吗?”
“当然。”杨秘书意识到问题所在,“您觉得这可能是间谍?”
拿到毕业证而言不需要太高的政治素养,但是想要进机关单位工作就不一样了。
当然现在工作都是统一安排分配,进入宣传部也不用参加考试,没有什么程序将这个干事拦在门外。
“可以去查查看,应该能找出点什么东西来。对了,之前有抓过间谍吗?”
杨秘书点头,“早些年一直都有抓,不过这些年倒是好多了。这要真是间谍的话,只怕就得好好审一下了。”
“也不一定是间谍。宣传部那边不是进了好几个人吗?一个学校的估摸着还脸熟,总不能说这些都是间谍吧?”
杨秘书反应过来,“也是,那……”
“回头查查他家里人吧。”长缨觉得可能是双胞胎李代桃僵了,但调查结果出来前她也只是怀疑。
这不算多大的事情,杨秘书也没太着急,到了金城大学这边先去开会。
研究所这边来的人还挺多,主要是几个所长带队,这是大事,他们可不是得慎重?
这几天朱所长把金城市逛了一圈,从建设角度上来说这里自然及不上首都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但这两年的建设投入大,市里先后上马一些中型项目并且给足了资金预算,对比国家不断叫停大中型项目,显得更为可靠些。
学校这边也有建设几个实验室,朱所长还在这里遇到了老熟人。
只是没想到昔年的机械专家如今成了外语系的老教授,朱所长感慨良多,这才意识到原来长缨就是那个昔年把邱教授一行人从干校带走的人。
这么一来,朱所长对于安排研究员入驻金城就更放心一些。
省里主管教育的副省长以及省教育厅的厅长也都过了来,更是表明了对教育尤其是建设金城高等教育的重视。
这次会议规模比靳随安原本预期的要大得多,当然效果也好得多。
几个研究所入驻金城大学展开合作,将派遣研究员在这边工作,同时协助金城大学建设学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