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榜单第一《乌衣巷》
贺知章干笑了下:“向阳少侠的作诗能力确实不错,刚大家都质疑他那么快交卷是不是胡搞,他竟然用诗回应了我们,而有幸听到他那随口的几句诗,窃以为那便将是传世金句。”“是么?什么诗啊?念来听听啊?”宋之问一脸不信。
用酒润了下嗓子的张旭开口吟唱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宋之问和沈佺期当下呆住了,那合不拢的嘴巴已经告诉了大家,他们的震惊有多么强烈。
他们的人品或许不怎么样,但是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也就……还行吧!”
“是啊,像那么回事,也没有贺大人说的这么夸张吧?”
但他们的嘴巴,还真是够硬。
昧着良心说话的人,还真是人品不怎么样。
对于这样的两个人,贺知章除了皮笑肉不笑外,又还能干什么呢?
张旭却能怼:“还行?就像那么回事?宋大人,沈大人,我张某人说句不中听的醉话,你们这辈子都写不出这么让人佩服的金句。”
这么怼两个当红的宫廷诗人,还真就张旭能做出这样的事。
贺知章都为张旭捏一把汗。
宋之问和沈佺期脸都绿了,但他们终归没有跟张旭吵起来,毕竟张旭都说了,他说的是不中听的醉话。如果他们当场计较,那就真是他们没有风度了。
但是,他们一定会背后折腾张旭的,本来有不少人举荐张旭了,回头马上把举荐张旭的事全压下去,让他仕途无亮。
“结果出来了!”
裁判组扬起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看了过去。
“夫君,你一定会是头名!”
“向少侠,我也觉得你肯定会让所有人震惊的。”王守一叹道,他觉得这向阳的才气,比徐玄玉都高。
王菱灵也朝徐玄玉比了个大拇指。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看好沈佺期和宋之问。
“预祝宋大人和沈大人你们喜获头名!”
“是啊,不管是宋大人,还是沈大人,谁得到头名,都是众望所归啊。”
宋之问和沈佺期也是笑脸盈盈地回应着这些拍马屁的人。
就在大家轰然议论间,裁判组直接将榜单放出。
榜单的诗体是这样的:第一名,二十一票,《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向阳。
哗声大作!
“什么情况?这《乌衣巷》竟然是向阳作的?”
“天啊,他也太牛了吧?”
“我真是看走眼了啊,他小小年龄,竟然有这么深的人生感悟?”
“我投的就是《乌衣巷》啊,但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是他写的,我以为是沈大人写的呢。”
“我也投的是《乌衣巷》啊,这诗真是好啊,可真没想到……”
“我就是金陵的,这诗还写了我们金陵的朱雀桥和乌衣巷……这向阳难道是我们金陵人?”
徐玄玉身边的人,压根就不会去理会别人的惊叹,他们都在兴奋地给徐玄玉祝贺,就仿佛徐玄玉已经拿到了人魁房牌一样。
“夫君,我就知道你是最棒的!”巫芃芃在这个时候当然不会吝啬她的拥抱和亲吻。
徐玄玉受美人恩的同时,也接收到了张旭和贺知章他们的赞叹和祝贺。
“向阳,你这诗写得好,真是好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太有感觉了,我太喜欢了……”张旭一双手又开始舞蹈了。
王守一马上从身上解下了布袋,取出了笔墨纸砚。
张旭这是要写字了!
“向阳少侠,这《乌衣巷》做得可真是妙极了,诗中提到的王谢可是指东晋以王导和谢安为首的两个望族?”
徐玄玉点头:“贺先生果然博学,竟然一下就琢磨出来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恰好有了解到而已,贺某感佩啊,少侠莫非是金陵人?”贺知章问道。
徐玄玉摇头道:“不是啊,只是去过那边而已。”
“不错啊,小小年纪,天南地北地都闯荡过,了不起啊。”贺知章赞叹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徐玄玉笑应,“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妙啊,妙啊……少侠你真是出口成章啊!”贺知章赞不绝口,“你真的是让我忍不住又想到徐县男,他的才思亦如你这般敏捷,他的诗词水平或许比你差一点,但是他的对子能力超强的。真是可惜可叹啊……”
徐玄玉轻笑:“没什么可惜的,天妒英才让徐玄玉死,却妒不了天下所有人。没了个徐玄玉,还有我向阳……没有我向阳,还会有其他人,孔子已殁千年,但世间文化更加蓬勃。”
贺知章忍不住伸出两个大拇指:“你说得对啊,与其悲伤感叹,还不如多做些文章,传承圣贤遗志。”
徐玄玉已经成为了焦点,气氛越来越热烈。
因为徐玄玉是头名,意味着有二十一个人都将因为票选《乌衣巷》这首诗而获得一点问天点,他们当然高兴。纷纷对徐玄玉表示了他们的钦佩,这些人眼中只有叹服,再无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