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水稻养殖
崇祯皇帝并非很英明的皇帝,但也不是昏君。知道能为国家带来好处,便答应了。
李念恩这便是得到批准,可以放手去做了。
从这里离开之后,李念恩又是去往了下一个县城。
这次,李念恩只带了于永和随行的张三李四两人。
其他的人,有五百人是跟随方泽一起,做商队走生意去了。
剩下的四百多人,则是被李念恩暂时的先安排在了一处村庄,帮着百姓收地。
可谓是轻装简行了。
路过一处生产水稻的城池。
水稻正是长的旺盛时,绿油油一大片。
他在稻田地边,边啃梨边吹着风,好不惬意。
看着看着,李念恩咂咂嘴。
“水稻种的这般稀疏,太浪费地了。”
路过的村民听他这话,再看他细皮嫩肉便懂了。
“小伙子,你这就不懂了吧,这是为了水稻长的粗壮。”
李念恩倒不至于连这都不知道,还是觉得可惜。
“这么大片稻田,若养鱼嘛,必定鱼肥稻丰。”
此话一出,几个村民哄堂大笑。
“你是哪家的公子哥,这般不食人间烟火。”
“稻田里养鱼,闻所未闻!”
“你也太异想天开了,要是鱼啃坏了水稻,得不偿失!”
“你可别说出去,让人笑话。”
难道这么好的办法,没人用过?
李念恩又看到了商机,想起来高谈阔论。
“你们不知道没关系,我来告诉你们。”
“水稻里养鱼不会破坏水稻,还能增加肥料……”
村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李念恩说完,神气地叉腰。
“等水稻收了,便可以去稻田里摸鱼,又是一笔收入。”
他继续宣传,“那鱼格外肥美,准能卖上好价钱!”
村民们一年到头,也只赚点辛苦钱。
若有额外收入,那自然最好。
“若真如他所说,那自然是……”
有人动心,但亦有人担心,“若成功是好,可是……
此方法,我们皆未尝试过,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若连水稻也保不住,他们便连明年的种子钱亦没有了。
村民不敢冒险,成本实在承受不起。
李念恩若是这个时代的村民,也不能立马接受。
他想了想,“若不试试,怎知行不行。”
“我便在此住下,若害你们颗粒无收,我便赔偿。”
他对这件事有信心,亦想尝试做出来。
村民仍然将信将疑,若他跑了呢?
李念恩较起劲,“如今灾荒年代,但凡能多赚银子,便会牢牢把握机会。”
“若畏首畏尾,怎能成大事?”
他深知若是成了,可以解决很大问题。
但养鱼并非短时间变现的事,说服他们很是困难。
李念恩无奈,索性好人做到底。
“我便收购几块地,养给你们看。”
他拿出五十两银子,开出高于粮食的价格。
乐意承包给他的村民,便多了。
李念恩承包十亩水稻条,买鱼苗投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