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战略调整,以静制动
面对宗罗睺的疑惑,唐俭轻笑道:“其他三个门之所以没有动静,肯定就是和‘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个道理了!”
“那论赞弄囊和伏允,肯定是在观望正门的战况,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攻!”
程咬金问道:
“那依唐大人之见,他们既然没有进攻,是否意味着已经撤兵?”
唐俭摇了摇头:
“非也非也!”
“联军已经对长安围困数月之久,他们怎么可能会轻易撤兵,定是在密谋更合理的作战策略!”
李智云听到这里,打断了众人的对话:
“唐大人可否有应对之策?”
唐俭毕恭毕敬地对着李智云说道:
“启禀帝君,经过今天的大战,那李轨、论赞弄囊、伏允三人,势必会大吵一架!”
“结果有两个,一是各自撤兵,不再合作;二是摒弃前嫌,通力作战!”
李世民忍不住插话道:
“末将认为,第二种可能性大一些,毕竟他们围困了长安城这么久,不可能无功而返!”
唐俭点了点头:
“唐王分析的不错,如此一来,我长安城将四面受敌,压力倍增!”
分析到这里,众人无不紧张地看向唐俭。
这话的确不错。
别看今天在正门大获全胜,但只是对阵几万兵马而已。
若是八九十万的联军(本来百万,有所损失)全部倾巢而出,那场面就相当难了!
唐俭继续说道:
“我军可在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摆好阵法,以静制动即可!”
“待敌人主动进攻之时,我军以阵法来拖住敌人,待其出现疲软迹象,我军方可杀出!”
“届时,帝君研制的装甲战车便可派上极大用场,一鼓作气碾杀敌军。”
“此战可胜!”
李智云满意地点了点头:
”那就有劳唐大人为我军排兵布阵,以止来敌!”
唐检立即令人拿出笔墨纸砚,画出四个城门的位置:
“正门,改由唐王李世民统帅,李玄霸、程咬金、罗士信协助,依然采取一‘字平伍阵‘,正面迎敌!”
“南门杜伏威,东门李靖,西门宗罗睺!”
“你们三个门左右两侧地势较高,采取‘曲阵’,以不断分割、包围、侵吞敌军为主,让他联军不再相连!”
听着唐俭的排兵布阵,众人纷纷点头,尤其是李世民,眼中更是生出些许钦佩。
他钦佩的不仅是唐俭,还有李智云。
你说以前,就唐俭这么大个人才,自己怎么就没发现呢?
唐俭顿了顿,向着李智云,拱手道:
“帝君殿下则在城内率领装甲战车以待时机,待我军城门大开之时,以‘闪电战’迅速击溃正面敌军!”
李智云望了一眼不远处陈列的五十台装甲战车,问道:
“怎么只有五十台,其他的呢?”
杜如晦和房玄龄有些自责地说道:
“属下失职,在浇铸适合战车使用的钢板时,尺寸拿捏不当,造成了很多浪费。”
“目前,已经没有钢材了……“
李智云兵没有责怪二人。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造五十台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战车,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自己有些心急了!
“启禀启禀帝君,钢板不够的话,微臣再想办法调运。”
说话的,正是历史上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的魏征。
他自从被带来长安之后,本意是不参与任何和李智云有关的一切。
作为隐太子李建成的旧人,性格刚直的他还没有转过来弯,拉不下来脸投靠李智云。
但在外族入侵华夏的大格局之下,他分得清孰轻孰重。
尤其是跟着李智云上过一次战场之后,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心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