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父亲去世
父亲去世的很突然,几乎没有任何征兆。中午的时候,还在和村里的大叔大爷们聊天,晚上,和往常一样,喝了三大碗自己酿的高粱酒。
半夜的时候,父亲突然痛苦的喊起来,说自己浑身疼痛。
正好,范铁柱今天回来了,听到父亲的喊声,连忙起来去看父亲,这个时候,刘丽娟穿好衣服,也急急忙忙的来看父亲。
此刻,范建明已经痛的昏了过去。
送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不行了。
范蠡知道情况后,也着急的从工厂赶到了医院。
但是,做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救过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检查和治疗,医生脸色凝重的走出手术室,说道:“肝癌晚期,已经不行了,你们准备后事吧。”
范蠡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父亲范建明,在母亲离婚后,一直没有再娶。
这么多年来,又当爹又当妈,风里来,雨里去,为了范蠡,为了范铁柱,那是操碎了心。
可是,还没有享几天福,就这样去世了。
范蠡觉得,他的天塌了一半。
范蠡记得,那是好多年前夏天的一个中午,天热得象蒸笼一般,空手走在大街上,浑身都是汗浸浸的。
范蠡因为要到市内弟弟范铁柱所在的中学,拜访一位教师朋友,便冒了酷暑,来到这所学校。
尽管范蠡反复说明了理由,并出示了相关证件,但学校的门卫就是不肯放行,执意非得等到下课后才能与朋友相见。
范蠡有点愤愤不平,但又无可奈何。电话打过去,朋友却关了机,知道他还没下课。
看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无奈之下,范蠡就在学校门口寻找能够遮挡这毒太阳的阴凉之处。
遗憾的是这是一所新迁来的学校,校门两侧根本没有建筑物,更没有大树。
一排新栽的香樟树,只有手腕那么粗,虽然枝叶茂盛,但树荫却小得容不下一个人乘凉。
正在焦急等待中,一个骑电动车的中年汉子从范蠡身旁驶过,只见他车子的一侧挂了一个能够折叠的小桌子,另一侧挂了两个小凳子,前边车篓里装有两个饭盒,边骑车边朝校门口张望着。
这汉子大约有四十多岁,面目有些消瘦,但身材却高大,紫红色的脸膛上布满了与他年龄不太相称的皱纹,表情看上去有些抑郁,好像还在想着什么心事。
上身那件有点发黄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他的背上,透明得能看到黝黑的脊梁。
皱巴巴的裤子上有许多小白点,那是白石灰留下的痕迹。
范蠡一看,这正是自己的父亲范建明。
范蠡连忙用帽子遮住脸,他想看看父亲这是要干嘛。
范建明四下张望了一会儿,便在一颗稍大一些的香樟树下把车子停稳,扭转头又朝校门口张望着。
下课了,学校的大门打开,一群中学生嬉笑着走了出来。
范蠡正要拨打朋友电话,却见一个十四五岁的瘦高个男孩朝这边跑来,中年男子看到,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刚才的那种抑郁表情瞬间不见了,甚至还显得有些激动。
这是弟弟范铁柱,还在上中学。
范铁柱还没到跟前,父亲迅速把小桌子、小凳子从车上解下来,稳稳地放在地面上,然后又打开饭盒,摆上筷子,望着那孩子笑。
范蠡原以为父亲是趁学生们放学时来卖点什么东西,平时,父亲都是在镇上卖点小东西的。
这时才明白他是给儿子送饭来的。
范蠡有点好奇,但又怕父亲看出什么,就装作打电话的样子向他跟前靠近了一些,想知道这么热的天,父亲为啥还要来给孩子送饭。
弟弟走到父亲面前,先是笑了笑,然后埋怨起来:“爸,今天热成这样了,你为啥还要来?”
父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怎能不来呢?你妈妈走了,我这当爹的来给你过生日。”
听到这里,范蠡不由得心酸起来,是呀,狠心的母亲,抛下自己和弟弟,跟别人跑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弟弟范铁柱顿了一下说:“爸,学校食堂里的饭菜好着呢,你在工地那么累,我都长大了,你还操这心干啥。”
范建明说:“学校的饭再好,也没有爸做的香,这手艺还是从你妈妈那里学来的,你就快吃吧。”
范铁柱低下头不再说什么,望了望父亲,又看了看父亲已经摆好的饭菜,低下头吃了起来。
范蠡看到,父亲给弟弟带来了煮熟的鸡蛋,长寿面,两个小馒头,两个饭盒顶部的小盒子里一个是青椒炒肉丝,一个是煎鱼块。
看来,这是父亲是精心准备的。
这个时候,范蠡已经上班了,平时也很少回家。
弟弟很懂事,吃了一会儿,抬起头对站在一旁看着他吃饭的父亲说:“爸,你也坐下来吃吧,站在那里干什么。”
范建明说:“站着凉快,坐下来就出汗,你快点吃吧,我在家吃过了。”
范铁柱又埋头吃了起来,不时地抬起头看看父亲。
电话响了,朋友出校门来接范蠡,范蠡的心里忽然有些舍不得离开他们的感觉,又抬头朝父亲和弟弟看了看。
这一看,范蠡忽然明白了父亲范建明为什么不肯坐下来陪孩子吃饭的缘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