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振作起来
范蠡想了一夜,第二天,决定还是先安抚员工,因为,员工们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听说,一些家属听到流言蜚语后,开始对范蠡怀疑起来。怀疑范蠡是不是做了什么缺德事,才导致别人上门报复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众口销金,积毁销骨。
所以,范蠡选择,先安抚住员工,再启动厂房建造,然后等员工们伤势好了以后,再让公司正常运营。
甘梦婷和另一位死者的家人,政府部门的人员及范蠡两口子,都安抚过多次,两个家庭,都也说通了。
人死不能复生,何况,作为老板,范蠡也不想厄难降临。
范蠡决定先到受伤最严重的一名员工家里安抚。
这个员工,叫刘芳,五十刚出头,在范蠡的公司做仓库保管员。
在这次火灾中,身上被烧伤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整个人,都不成人形了,需要在重症室治疗。
据政府部门的初步调查,刘芳的家庭十分不好,老公叫项兵,得了脑瘫,生活全部由项兵的母亲和刘芳打理,而且,刘芳和项兵的两个孩子也先后夭折。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据说早年在广海省打工,后来下落不明。
范蠡买了许多生活用品,以及取了一万元现金,约上了张雷,便按照地址,来到了刘芳的家里。
这是小河镇比较贫穷的一个村庄,村南头是一条土路,村北是一条小河,东边和西边都是山地,所以,庄稼地就不多了。
农村,都是靠地吃饭的。
所以,这个村庄因为没有太多的土地,肯定十分贫穷。
找了一位村民问路,才得知,刘芳的婆婆知道刘芳出事后,就开着电动三轮车,拉着自己的儿子项兵,去县城看望儿媳妇了。
范蠡和张雷心里一阵难过,哎,听说这位婆婆可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她如何开的动电动车啊?
既然去了县城,那就赶快去县城找吧。
范蠡和张雷,连忙调转车头,向县城而来。
但是,老人已经开着电动车,往回走了。
范蠡和张雷在县城兜了十几圈,不停地打听,问路人有没有见过一位七十多岁的大娘开着三轮电动车,车上躺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的,但是,人们都说没有。
最后,范蠡和张雷,决定第二天再去刘芳的老家。
一位七旬老人开着三轮车去买烧饼,车上放满了被褥。
烧饼店不大,还卖一些胡辣汤和豆腐脑。
老人进店后不停的向外张望,店主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就跟着老人来到了车前,不料,看到车里的一幕心酸了!
这位老奶奶有70多了,自己开着电动三轮车,车上拉满了被褥,来这家烧饼店买烧饼。
当她进店后,却不停的向自己的三轮车张望,而且也只有买了一个小的烧饼,当老板问老人在看什么时,老人瞬间泪奔了。
老人流着泪说:“我在看车上我的儿。”
随后两手一摊无奈又无助的说了四个字:“年纪大了”。
老板瞬间看出大娘的不容易,就赶紧对大娘说:“别慌,来来来。”
随后就对员工说:“给她加个鸡蛋,再加个豆腐皮,加个菜”。
员工很麻利的就给大娘夹好了。
可大娘却说不能要,老板说,大娘你拿着吧,不收你钱,随后就将饼塞给了大娘。
大娘又感动又心酸,随后说道:“70多了我也不怕丢这个人了”。
随后老板跟着大娘来到了车前,看到车上睡着一个年龄应该有50来岁的男子。
大娘将被子掀开之后,让人看的心酸了,男子光着身子躺在车上。
老板赶紧说,冷冷冷,赶紧盖上。
随后老板便拿出了100块钱塞给了大娘,但大娘却说我不能要你的。
老板就说没事的拿着吧,拿着吧,你很不容易。
但大娘还是说我不能要你的。
然后老板硬是将钱塞给了大娘,并对大娘说,下回没有吃的还上我这儿来。
大娘听后感动的热泪满面。
随后用满是皱纹的双手捏着烧饼掐着给儿子一口一口的喂。接下来说的话更是让人泪目。
大娘边喂边说:“一勺子一勺子喂了46年了,我一个儿我不舍得用老鼠药药死他,本来,我和儿媳妇一起照顾他,可是现在,儿媳妇也受伤了。”
这让老板也听得很心酸。
原来这位大娘的儿子,在46年前得了脑炎,因治疗不及时,留下了脑瘫的病症,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手还有残疾,只能躺着让大娘和妻子照顾。
随后,店老板得知,大娘的儿媳妇,就是小河镇那场大火时被烧伤的。
店老板连忙要了大娘的家庭住址。
第二天,烧饼店老板不放心大娘,就专程驱车来看望大娘,并为大娘带来了生活用品,然而大娘家的生活环境比想象的还要糟,不料只看到几块蒸熟的南瓜和一点不好的红薯。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