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得到启示
落日在晚风中高高叹息,恋恋不舍的往下沉,金黄色的余晖布满消逝而过的山顶,高铁的车轮碾过暮色朦胧的铁路,风驰电掣一般驶向前方。高铁上,范蠡正在看一本人物传记,叫《曾国藩传》,作为前世范蠡,越来越对这位传奇人物曾国藩感兴趣了。
曾经有伟人高度评价过曾国藩。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老蒋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
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
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蔡锷将军对曾氏以爱兵来打造仁义之师的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咸丰同年间,曾国藩在“借夷助剿”、夷商代运南漕、派人购买美国机器创办江南机器局、办理天津教案等涉外活动中的表现,指出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而大多数士大夫沉湎于义理考据之时。
曾国藩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开展自强新生政运动,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
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
曾国藩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曾国藩还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
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
曾国藩创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
曾国藩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领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
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
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
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
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唯独一人。
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
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
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深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曾国藩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
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
曾国藩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曾国藩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
曾国藩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
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
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还是华夏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
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
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