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原来是你啊
“是的,把2000万元捐给国家,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范蠡看着自己的女人,像是在征询妻子的意见。
但眼神里,是那么坚决,仿佛早已经决定好了。
前世范蠡,也是这么爱国。
在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越王卧薪尝胆,范蠡自己的所有的家产变卖,捐给越王招兵买马。
现代和古代一样,无论你学富五车,还是你富可敌国,自己祖国没有了稳定,你什么都不是,家缠万贯,也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乌有。
比如叙利亚,比如伊拉克。
再说,自己这笔巨款是靠国家灾难挣来的,于公于私,把大部分捐出去,都是合情合理的。
这就是善举,做善事的人,终究会被人们所牢记。
表情严肃、思路清晰的向妻子分析着。
这个男人,对着笔记本电脑上企业网银的数字,笔直的站着,时不时用手用力的比划着,眼里满是一道道善良、睿智的光芒。
而那一句句忧国忧民、国而忘家的言语,让人感受到这个朴树迷离的男人心中,那满腔的爱国之情。
“好,老公,听你的。”听完范蠡的解释,刘丽娟也深受感动。
再说,这巨款,是自己老公一下子挣来的,他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把2000万元捐了,不还有753万元吗?
同样是一笔巨款。
自己的男人,肯定是对的。
交警孔大军被分在小河镇协助防控疫情,至于本职工作,现在基本上没事干了,因为封闭管理,马路上基本看不到一辆车。
本来,孔大军是分配在自己上班城市参加防疫工作的,但是国家发布封闭管理的那天,正好自己回老家休假,结果就被隔在老家了。
老家是南河省阳信市。
虽然没能去自己工作的城市帮忙,但是按照要求,公务人员可以在居住地参加这场与灾难的斗争。
阳信市统一调配,孔大军负责小河镇各个村子的联络和给村民运输生活用品。
孔大军曾经是一名军人,在非洲参加过维和行动。
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一路走到今天,虽步入了文明社会,但社会的发展极不均衡。有些地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实现了工业文明,如今又实现了信息化,开始探索火星,比如欧洲和美洲、华夏国等。
而有的地方,到今天还处于原始状态下,住在茅草屋,还在刀耕火种,连电都没有,就算全家人下地劳动,也不一定能填饱肚子,比如非洲。
贫穷和落后,偏偏又战乱频繁。苏丹,南苏丹、利比里亚、刚果(金)、索马里、卢旺达……如果没有人去维护和平,人类的文明可能就在那里断代。
于是,很多国家派出了军人和文职人员去战乱地区。1990年4月华夏首次派出5名维和人员。从那以后的27年里,华夏国一共派出了超过3万次的维和官兵,参与了20多项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13名华夏国军人牺牲在异国他乡。
孔大军亲自参与了数次维和任务,多次和叛军交火。
那是真枪实弹的战斗,呼啸的子弹,剧烈的爆炸声,被击中或者被炸伤人员的哭叫声,每时每刻的死亡,让孔大军明白了生命是多么的珍贵,稳定的社会是多么的重要。
后来,执行完任务的孔大军回到国内,转业做了刑事察都。
性格直爽的孔大军,刑事察都,只做了一年不到,就被调到交警队做交警了。
原因是,他被投诉殴打嫌疑犯。
那是一起儿子殴打父亲的案件。
儿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每天游东游西,连个工作都没有,还每天酗酒。
结婚几年的老婆,看着这样不争气的老公,带着孩子跑了。
这男人更加沉沦、更加过分了。
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卖的钱,都用来买酒。
要是没有钱买酒了,就去找父亲要。
年迈的父亲又哪里去弄钱?
不给钱,那就打。
可怜的父亲,竟然多次被自己儿子殴打。
这次是邻居报的警,可怜的父亲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
而儿子还在一旁骂骂咧咧。
出警的是孔大军,脾气耿直的军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哪能见得这个情景?
一时没忍住,上去就是一阵胖揍。
周围群众一阵喝彩。
但倒霉的是,旁边的摄像头,完整的把这些记录下来。
当听说被这个垃圾儿子投诉的时候,全体村民联名上书替孔大军说情,一起出警的同事,更是用尽所能的向领导解释。
但是视频证据在那里,控告的人一直咬住不放。
最后,领导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孔大军调离岗位。
于是,孔大军成了一名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