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月上柳梢头 - 珏世之隐 - 倾尘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珏世之隐 >

第33章月上柳梢头

第33章月上柳梢头“浅吟轻语莺啼转,丹唇未启玉珠含。天籁婉逐严冬暖,余音三日绕梁还。魅辞言,酥骨馋,醉人笙歌梦魂牵。”珏姗看着手中的折扇,丹唇轻启,一番咏吟。折扇的两面一面是傲骨铮铮的秋菊,一面则是珏姗咏吟出的诗词。

这把折扇乃水磨骨玉折扇,扇间带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清香四溢。珏姗知道,这把折扇得来当是不易的,不过却十分的合她的品味讨她的喜欢,再加上那几句诗词——“是隐的大作吧?”她问,笑颜盈盈。

瞧珏姗这神色,隐便知她是满意了的。他浅浅一笑,温和的声音响起:“只愿不负‘伊珏姗’这三个字便好。”诗词出自于他,他坦然承认,可在他看来,却也难书珏姗的优秀。

“我却不知,隐原来也是如此会讨女孩子欢心。”便是隐的温柔谦和就叫人无法招架得了,若然他有心,恐怕天下女子都会为他芳心永许了吧!

讨女孩子欢心?这般的事除了对珏姗外,隐还当真从来不曾做过,也从来没那个心思去做。这世间,能叫他用心的女子,便也就只有珏姗了。他知道,珏姗这是在同他说笑,却并没有丝毫别的意思掺杂其中。他只看着她,却是但笑不语。

人与人之间,信任是最重要的,珏姗是信任隐的,所以她也无需他的解释。“是作为上次我送隐丝绢的回礼,还是作为这次围棋大赛的奖励?”她问,竟是有些调皮淘气起来。

回礼或是奖励。可真是个鬼机灵的女子,若然他说回礼,她是否会开口向他要奖励;若然他说是奖励,她又是否会开口问他要回礼?“珏姗以为如何便是如何,只要不是当做聘礼便好。”她与他言笑晏晏,他又如何不能回复一番。

聘礼。珏姗微微错愕,愣了愣,转而忽的又红了双颊。看来,在言语上她还不是隐的对手呢,隐果真是要棋高一着了。

珏姗的名声已然大作,她的壮志也算是实现,如今距离她预想的顶峰也只有着一步之遥,而那一步,则是隐。是了,隐,如今的她已然不再犹豫不再彷徨,她已然认定了隐是那个可以圆她另一半的人,是可以与她同携手共白头的人。

隐这次封城之行回来后,珏姗并没有问他到封城是为何事,更没有提任何关于他身世、家人、背景的话。珏姗想,隐定然是有着他自己的考量,他要说,便会主动的说,何须她问。虽然只差最后的一阵东风,但珏姗却一点也不着急,对隐、她是坚信的,没有丝毫的怀疑。

上元节这一天很快的到来,这一天隐是在伊府同珏姗他们一道过的。吃完元宵之后,府里的老爷夫人、少爷小姐、丫鬟仆人们都纷纷出了府,到到外边玩耍看热闹来了。每年的上元节这一天伊府都是这般过的,只是今年的上元节过得却比以往的更为开怀,因为多了许老爷子和隐这两人,多了两分的欢喜。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游玩的、摆摊的、叫卖的、赏灯的、猜灯谜的、放烟花的……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芙雪是第一次到益都,也是第一次在除封城以外的地方过上元节。虽然益都不比封城的繁华热闹,但各地有各地的不同之处,芙雪也来凑这益都的热闹来了。芙雪是个大胆的女子,尽管是一个人在这异地他乡,可却是一点也不打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玩儿什么就玩儿什么。

人来人往的街市中也有了楚少凉的影子。卫宇还要再过几日才能到益都,因此这个上元节便只得他一人过了。去年的上元节也是他一人过的,对他而言,今年是否是一个人也并不重要。去年的上元节这一天他还身在江南,望着江南的月亮,心里、却想着益都的佳人。

今年的上元节他虽身在这益都,却也还是不得见去年想着的佳人,仍旧只是望月空想。“珏姗。”他在心中,唤着那个心心念念的名字,那个此时此刻不知是否也在赏着今年的第一轮圆月的女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群中,不知是谁咏吟着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想来,便是因这满城的灯火和笑语喧哗有感而发的吧!

楚少凉凄然一笑。珏姗是从来不喜那“蛾儿雪柳黄金缕”的,那些胭脂俗粉的东西她更是不用,她便是个独特的女子。

“你是何人?”——犹记得,桃花深处与翩翩桃红的共舞一支完毕适才发觉他时,她对他问出的第一句话是那般的高傲张扬却又笑意盈盈。那一日与她的相遇相识,他觉得是自己莫大的荣幸,那时他便在想、他楚少凉若然要娶,便要娶如伊珏姗这般的女子……然而谁又能想到,相知相惜了的他们、到最后却不得不分离,他不得不亲口告诉她——

“珏姗,你我之间、断了吧!”断了吧、断了!他冷笑。他对她的情,又岂是说断就能断的呢?“你不及她。”当真是不及?不,当然不是!那只不过,是他迫不得己找的借口罢了。他不知,当年的他为何会招惹上那个小魔女,是他那时太过年少轻狂了吗?可是他、又有得选择吗?

闭了闭眸,心、在隐隐作痛。她恨他、她怨他,这些他都知道,他也都能理解,可是他却无法理解,为何“他”会出现在她的身边,何以他们会相识,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一层关系?“他”……他不敢想了。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人群中,不知又是谁,咏吟着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