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美好的一天,从忍受饥饿开始。
在下乡之前,这帮知青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们会对“弹尽粮绝”这个词理解的如此透彻。
除了那些难以下咽的野菜之外,仿佛全世界都找不到半点可以吃的别的东西,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郑延闻到香甜的薄荷味牙膏的味道,馋的都恨不得立刻挤出来吃上几大口。
宋见和其他人也都是一样,所有人都好些天没正经吃上过一口东西了。
洗漱完后的早饭时间,所有人围在桌子前,面对两盆清汤寡水的煮野菜,谁也没有勇气动第一筷子,所有人都像是蔫巴了的庄稼,半点也支愣不起来。
贺知甚至连桌子前都没去,洗漱完之后直接拿了衣服就要出门。
郑延知道他那是打算去山里找陆战生,毕竟陆战生这几天执着于抓兔子,又一夜没回来。
郑延想着反正他自己左右也吃不下那些野菜,他就想着跟贺知一起去看看。
俩人刚出门,李月茹抱着小春生过来了,手里还提了锅子。
“月茹姐。”
郑延立刻去接下李月茹提着的锅子,疑惑的问道:“这什么啊?”
“也是野菜,不过….”
李月茹微笑了笑。“可能会稍微好吃一点。”
郑延听了这话,立刻就去把锅放在桌子上打开了盖子,可闻到一股好闻的蛋香,再看到里面的东西,他立刻又皱起了眉。
李月茹家有四只鹅,都是可以下蛋的,她听说知青们断粮之后这几天格外吃不下东西,就特意把家里之前留的鸡蛋和鹅蛋分出来了一部分。
考虑到知青们人多,可蛋就那么几个,直接分着吃的话一人也吃不到几口,李月茹就想了个办法,她把从地里挖来的野菜洗净切碎,然后裹上蛋液,上锅蒸熟,这样,蛋大家都能吃到,野菜的口感也会变好很多。
可其实,李月茹家也没有粮食了,她是靠家里的那些鹅下的蛋来养孩子的,她自己平时吃的也是野菜。
贺知也皱起了眉,目光看向李月茹怀里抱着的孩子,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月茹姐。”郑延心情复杂的对李月茹说:“下次别这样了,把鹅蛋给小春生留着。”
“就是啊。”宋见也说:“我们饿两顿没事,但饿着他不行啊。”
“够的。”
李月茹低头看了看怀里睡着的孩子,微笑着对大家说:“家里留的够,你们放心吃就是了。”
而这话刚说完,吴青青也来了。
吴青青手里也提着一兜子东西,里面是一些鸡蛋,鸭蛋,还有刚采来的野蘑菇,新鲜的木耳,嫩一些的草芽尖尖……还有个看起来留了很久已经风干了的黑面窝头。
都是村里的人给的。
村里人习惯了这样挨饿的日子,锻炼的吃什么都能下咽,但他们知道这帮城里来的知青以前没有过过这样的日子,乍一来,肯定受不了这样的苦,所以就特意把相对好吃一些的东西都让给了他们。
“你们之前愿意把粮食分出来,还帮村里建学校,教孩子们读书,大家其实是都放在心里了的。”
吴青青说:“我们村的人虽然都没什么见识,但是知道感恩的。”
“…”
知青们当时心情就更复杂了。
当初吴常德所说的“石门村的人有活一起干,有粮食一起吃”,大家都以为就只是个口号,是吴常德故意说来忽悠他们的,他们倒是真没想到,这口号居然贯彻执行的这么严格,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眼下这情形,把东西收下,他们心里会不舒服,可不收,有感觉也不太合适。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都看向了贺知。
但等了许久,也没等来贺知说什么。
贺知只是沉默了片刻后,看向了山那边的方向。
而就那么看着贺知,郑延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最近这段时间,贺知好像变的不太一样了,不像以前那么冷淡,也不像以前那样行事干脆利落有主见,反倒是做什么之前都要先问陆战生的意思。
好像…
反过来了?
贺知似乎变的越来越依赖陆战生了。
而此时的陆战生,正在山里的草窝趴着。
正是抓兔子的紧要关头。
陆战生以前在书上看到过,野兔的习性跟老鼠差不多,白天喜欢躲在窝里,比较安静,夜间出来觅食,就会活跃很多。
所以白天的时候,陆战生就去四处山坡上转悠,寻找野兔留下的粪便和爪印,通过这些来判断野兔的行踪,因为这些东西越多的地方,兔子出现的频率高,说明附近就会有兔子窝。
到了晚上,陆战生就会去白天找好的位置蹲守,趴在地上时刻注意着四周的动静,往往在地上一趴就是整夜。
就这样,三天蹲守无果之后,他又坚持不懈的继续找了两天,最后,终于在今天清早,让他发现了一只冒头的兔子。
当时陆战生激动的就要立刻用枪瞄准打过去,可就在他即将要扣动扳机把子弹打出去的时候,他忽然又想到了些什么,就没打。
陆战生现在蹲守的位置,是他经过这几天的细心观察,认真研究,百般挑选出来的,是最有可能有兔子窝的地方,而那只兔子又是从远处跑过来的,八成是刚刚觅食归来。
陆战生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没有开\枪,按兵不动,只是用目光紧紧追着那只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