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小伙子身体底子好,就算感冒再严重,好吃好喝的休息上一两天,陆战生也很快就恢复到活蹦乱跳了。
又过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随着最后一位病人的彻底康复,石门村突发的这场瘟疫事件,也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吴常德让人统计了一下,最初那批加上后来大夫们每天入户检查陆续发现的,全村总共有六七十人染病。
而在这六七十人里,除了最开始因为偷鹅吃而死掉的赵寺,其余人在大夫和知青们的救治和照顾下,全部都平安度过了危险期,最终安然无恙。
最后一位病人被大夫诊断为彻底康复的这天,石门村全体村民居家抗疫的规定也就即时解除,而村民们走出家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学校这边集合,开大会。
这应该是石门村历史以来村民们最活跃的一次全体社员大会。
刚刚躲过一场劫难,所有人都很兴奋,这群整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乡亲,冷不丁有半个月的时间窝在家里不能出门,他们再见到彼此之后,仿佛久别重逢,一时间竟有说不完的话。
吴青青作为村支书的闺女,需要以身作则,她是第一个响应居家隔离的人,而郑延每天穿梭于病人之间,也怕不小心把病毒带进村子里,就也没去找过吴青青。
原本就刚恋爱不久,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隔了小半个月没见到面,郑延每天都很想念,所以看到吴青青之后,他激动的大老远的就奔过去,直接把人抱起来转了个圈。
石门村的人基本上都已经知道了他俩的关系,但还是被郑延那个激动的样子逗乐了,围观人群当时就发出了一阵哄笑。
几个男知青更是起哄起的来劲,他们又是拍手,又是叫好的,陆战生甚至故意吹了好几声口哨。
唯恐气不死吴常德。
作为父亲,任谁看到自己的闺女被小伙子抱着,那都不可能不上火,何况吴常德还一直没认可郑延这个女婿,他都想立刻扒了鞋底过去抽郑延一顿。
不过没等吴常德付诸行动,村口那边有了动静。
县知青办的刘大伟来了。
话说,在瘟疫突然出现情况下,这样低的死亡率,在石门村甚至整个边绥地区,那都是很罕见的,县里的领导们也一直关注着石门村疫情发展状况,他们听说这事都是知青们的功劳,就派了县知青办主任刘大伟过来,对知青们进行慰问和表彰。
“吴支书。”
刘大伟见吴常德拉着个脸,有些疑惑的问:“咋了嘛,瘟疫都让你们给赶跑了,咋个还看着不高兴哩?”
“…”
吴常德不想说这事,就只好先放下打郑延的念头,转头去跟刘大伟握手。“刘主任咋来了?”
“县里领导让来的。”
刘大伟与吴常德握完手,然后看了看旁边站着的那帮知青,欣慰道:“你们村在这次能度过难关,全靠这帮知青娃,县里安排我来给他们嘉奖,送‘优秀知青’的荣誉证书哩。”
一听这话,所有知青顿时都觉得很高兴,毕竟得到表彰,在当下还是很光荣的事。
陆战生不太在意什么证书不证书的,他比较关心实际问题,他直接问刘大伟:“只有证书啊,就没有点物资奖励什么的?”
“…”
刘大伟已经不是第一次跟陆战生打交道了,早料到陆战生会这么问,他无奈的笑着说:“小陆同志,你可别小看这个证书,这个荣誉对你们的未来可是有大用的。”
“…”
陆战生不以为然,他向来对荣誉头衔什么都不怎么在乎,何况现在在这穷乡僻壤的,再牛的荣誉证书它不当吃不当喝的,就是一张废纸。
“对了。”
刘大伟又说:“除了集体荣誉,还有个人荣誉,名额只有一个,你们谁是这次事件的领头人?”
“…”
大家立刻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陆战生。
陆战生又问:“这东西有什么用啊?”
“县里挂名的,给你们知青的一切福利保障都会优先。”
刘大伟说:“而且如果愿意,还有机会到县里工作哩。”
“噢?”
陆战生想了想,心说这是个好机会啊,先不说到别的,光是可以去县里工作这件事,那在石门村来说就是个很体面的事了,那可是连吴常德都得敬上三分的体面。
于是,思来想去的,陆战生觉得这荣誉得给郑延,他就笑着对刘大伟说:“刘主任,我们这次能这么完美的战胜病毒,那都是郑延同志带领我们的,他是这次事件的最大功臣。”
“什么玩意?”
郑延听了这话立刻瞪过来。
但很快陆战生也瞪回去提醒了他:还想不想征服老丈人了?
“…”
郑延顿时明白了陆战生的意思,并且,开始有些纠结。
宋见这会儿也明白了陆战生的用意,赶紧响应道:“是啊,这段时间忙里忙外,掌握大局的基本都是郑延同志。”
这话说的也不假,他们这些知青包括陆战生在内,基本都在隔离点帮着照顾病人,平时安排监测村子里其他村民的健康状况,负责筹集资金加够药品物资等大大小小的事,都是郑延在处理。
所以这个人荣誉证书给郑延,赵俊和佟小雪他们觉得也合适,就也纷纷跟着响应和支持。
郑延一开始还是有些心虚的,但最后听贺知也说他值得这个荣誉,他就不再心虚,并欣然笑纳了。
当刘大伟在资料表上填上郑延名字的时候,陆战生特别去注意了下吴常德的表情。
很显然,起了点作用。
欢送刘大伟和两位大夫离开之后,村民们继续开自己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