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 七零年代的他们 - 花恒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19章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吴常德的最终决定,是把村里土地的七成种冬小麦,留下三成作为明年春耕的保留地。

算是个折中的办法,也留了后路。

陆战生思来想去之后,觉得这么安排也可以,比全部这样和全部那样都靠谱点,他也就不再继续跟吴常德较劲了。

冬小麦播种下地之后,就只管等待出苗,而这项工作完成之后,地里基本也就再没什么别的活。

作为农民,劳作内容告一段落,知青们跟着全村村民一起,集体进入到了新季度的农闲时节。

十月末。

树木凋零,草叶枯黄。

随着一场冷空气的突然来袭,整个陕北地区气温骤降。

陕北高原的冬天,就来了。

天气变冷之后,吴常德怕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冻着,让吴铁柱在大教室里砌了个土炉子。

陆战生见取暖效果不错,就有样学样,也在他和贺知的小屋里砌了一个小炉子。

小炉子一经点起来,冰冷的小屋里顿时变得暖融融,很舒坦。

陆战生每天没什么事做,就还是躺在屋里看他的农业百科,等贺知下课回来,俩人先闹一会儿,贺知简单做点吃的,吃完之后各自忙活点什么,然后洗洗钻被窝,吹了灯之后再闹一会儿。

日子过的简单,温馨,快活。

若是这样无忧无虑下去,也可谓是不羡鸳鸯不羡仙,可以知足美极了。

然而。

好景并不长。

前有一场瘟疫消耗了他们上半年的粮食,后有一场涝灾糟蹋了他们下半年的粮食。

入冬之后没过多久,随着村民们家中的粮食陆续告急。

粮荒,就正式开始了。

最近这段时间,围绕在石门村里所有人的主旋律就一个字:饿。

村民们开始挨饿了,知青们这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之前分的粮食吃完后,他们也已经开始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野菜干了。

陆战生最近也是越来越焦虑。

自从粮食被雨泡了他知道必然会面临饥荒的那时候起,他就一直在想对策,可是,一直没能想出来,他是在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在短期内搞到那么多粮食。

大家倒是提出过向县里申请救助,可无果,涝灾的危害波及了几乎全县,今年的公粮甚至都免了,听说县里的人都在挨饿。

大人吃糠咽菜勉强能活,可小孩子不行,村里的鸡鸭都没了之后,短时间内他们没有敢再养新的,也就没有鸡蛋鹅蛋可以用来养孩子。

于是,有孩子的家庭把粮食留给孩子们,比其他人更早的吃起了野菜。

李月茹也是这样。

李月茹平时带着孩子,本就劳作的少,分的粮食也就不多,所以即便是她从涝灾开始就没吃过一粒粮食,全部都留着给小春生,可入冬不久之后,家里的粮食也还是早早吃完了。

陆战生现在真的是越发的感激周明亮能每月坚持给他寄来十五块钱,好让他在断粮之后还可以保证让小春生和贺知有能吃的下去的东西。

只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还是得想办法搞粮食,或者搞钱。

最近知青们都在琢磨这个。

有天晚上,所有人围在知青点的窑洞里开会,陆战生让大家集思广益,可大家较劲脑汁也想不出在这个贫瘠到一村比另一村更穷的地方能怎么搞到钱,外出的话,他们又不被允许。

所有人集体沉默时,赵俊忽然想起来了些什么:“哎?之前知青办的刘主任不是说郑延可以去县里工作吗?”

所有人齐齐看去。

赵俊继续:“听说县里最普通的工作也有二十几块的工资呢,郑延去工作的话,咱们不就有一部分收入了吗。”

“可是县里也没钱啊。”

宋见立刻说:“上次咱们去的时候人家不说了吗,也正在挨饿呢,拿什么发工资啊?”

“没有,不是那么回事。”

赵俊说:“我以前听人说过的,若是县里财务出了问题,那么县里公职人员的工资就是省里直接下发的,县里没钱是没钱,可省里肯定有啊。”

“…”

所有人集体沉默了下。

郑延觉得可行,问贺知:“贺知哥,你觉得怎么样?”

贺知想了想,说:“现在这个情况下应该不招人。”

但赵俊感觉还是有一定希望:“也说不好,没准儿郑延运气好呢。”

宋见琢磨了半天,也感觉有希望:“那别磨叽了,明天直接县里问问呗。”

“…”

陆战生还是觉得贺知说的更有道理,现在饭都吃不上了,再招个平白领工资的人还怎么可能呢,县里的人又不傻。

陆战生明显感觉贺知是不想让他们白跑一趟的,但没办法,他们这帮人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脾气,如果不亲自去看看的话,那肯定都不会死心,他就也没反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