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由于年前的时候,上面下发过通知,根据政策最新指示:知青们下乡满两年之后才会有探亲假,不允许私自回城。
县知青办的人怕这批知青们不好接受,怕他们心情怨愤之下再闹事,于是就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分批下乡去对知青们进行慰问安抚。
刘大伟来的是石门村,他对陆战生是如何种出蘑菇的这件事十分好奇,到了之后直接就让吴常德带着他来参观蘑菇房。
陆战生已经在精心培育着他的第二茬蘑菇,他正在给蘑菇房开窗通风,抬头看到刘大伟走进院子,直接眼睛一亮。
“…”
刘大伟一看陆战生那满脸期待的小表情,就十分庆幸今天来的时候没空着手,他带来了陆战生昨天托他帮忙找的韭菜和苗芽菜的种子。
进到蘑菇房里,刘大伟来回转着看了看那些新长出的幼小菇朵,觉得十分奇特,忍不住连声感叹:
“小陆同志啊,你可真厉害哩,我们这里的人从来没想过菜还能种在屋子里哩,你是咋想出来的嘛!”
一般情况下,陆战生是懒得跟刘大伟客套的,但毕竟人家带来了他需要的新种子,对他们这帮知青也不错,他也就随口应付了两句:“这不是让没饭吃给逼的吗,人若是饿急了,智慧都是无穷的。”
这话刘大伟不太认同,他觉得还是得有知识,不然就算是再急也没有用,只会是饿死。
不过刘大伟不打算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陆战生在大冬天里种出了蘑菇,解决了石门村的饥荒问题,这眼看着还要再继续种韭菜和苗芽菜,那现在这小子就属于是石门村的顶梁柱子,就是救命的神,神说什么就是什么。
回归今天来的主题,刘大伟又说:“不能让你们回首都过年,委屈你们这帮知青了。”
“…”
这话陆战生也不太认同,他一点都不觉得委屈,甚至内心还挺感谢这个政策的,毕竟就算是上面允准放探亲假,他们这帮人也回不去,因为没钱,回京的车票都根本买不起。
政策不允许导致的回不去,跟能回但是没钱买票导致的回不去,给人心理的上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后者不仅能让他们自己崩溃,家里人也接受不了。
他们这帮人到这边之后,一直是报喜不报忧的。
而且更重要的,郑延那个样子,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去面对家里的父母们。
不过陆战生没说这些,只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明年,他故作严肃:“刘主任,今年已经这样了也就算了,明年如果有机会申请探亲假,您可一定记得要尽力给我们争取啊。”
“那是一定!”
刘大伟立刻打保票:“明年看政策嘛!一旦有名额,那肯定要先给你们石门村知青哩!”
啧。
陆战生一听这话心说行,昨天那蘑菇确实没白送。
俩人正说着话的时候,贺知来了,抱着小春生。
刘大伟对小春生这娃的印象很深刻,毕竟是让陆战生不惜进局子的娃,现在又被贺知养着,这俩兄弟一个能干,一个有文化,他觉得娃以后的日子肯定差不了,就感慨了句:“咦,这娃命好哩!”
所有人:...
陆战生不明白没出生就没了爸还不到一岁就没了妈的孩子命有什么好的,但看到贺知听完刘大伟那话之后就皱了皱眉,他实在没忍住,好脾气立刻耗尽,直接怼了句:“这好命送你,你要吗?”
刘大伟没听懂陆战生的本意,听那话,他还以为陆战生是想要把这孩子送给他养,他就赶紧的摆摆手:“不行不行,我可养不起,我家还有俩娃哩,还是小贺同志养,你们养的好。”
陆战生服了,没忍住又怼一句:“您可真敢想。”
“啊!”
刘大伟明白了,但他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因为注意到了旁边吴常德的目光看了过来,他就想赶紧结束说点别的。
可吴常德没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对他说:“娃不容易哩,大过年的,也没收着个压岁钱。”
刘大伟:…
他就知道,作为领导,只要来石门村,那就没有不留下点什么的。
吴常德跟刘大伟斗心眼儿的时候,陆战生嫌他们太吵,拉着贺知去了另一间屋子。
小春生刚刚吃饱喝足,很精神,被逗一逗就笑咯咯的,陆战生逗着乐了一会儿,抬头看贺知的眉间还微微皱着。
“哎呦,贺知同志啊。”
陆战生伸手把贺知揽过来,安慰道:“说他命好也没什么错,毕竟以后他跟着我们,肯定有过不完的好日子。”
贺知说:“我只是觉得,无论我们对他再好,也不能弥补他从小没有爸妈的遗憾。”
“怎么就没有爸妈了?”
陆战生说:“他要是想要爸爸,我就完全可以给他当啊。”
“…”
贺知显得有些无奈,但还是配合着他问:“那他要是想要妈妈呢?”
“妈妈呢。”陆战生嘿嘿笑了笑:“那当然就只能是你来了。”
“…”
贺知瘪了瘪嘴。
陆战生笑了笑,然后直接把他拉过来在额头上亲了亲:“好了,没办法改变的事就不要想了,我们只要想以后能做什么,想想怎么样才能让他长大后少一些亲生父母不在身边的失落就是了。”
贺知闻言也没再说什么,但在他怀里靠了会儿之后,又低头看着怀里的小家伙后,眉头总算是松了松。
陆战生见哄好他之后,就伸手在裤兜掏了掏。
掏出了一枚钢G。
那是当初李月茹手里的那枚,陆战生觉得它应当承载着李月茹生命最后弥留之际对孩子全部的爱与希望了,他就在钢G上凿了小孔,然后用红绳给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