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 七零年代的他们 - 花恒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30章

下乡运动之后,人口压力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尤其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生存压力也不断增加。

陕北靠近省会的几个城市体现尤为明显,土地资源有限,人口数量太多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当地政府新建造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工厂,有一些是以纯手工艺用品制造为主,可以零活记件的方式下放给周围村子里的村民。

这样村民们在农闲时节的时候,去工厂领一些零活,就可以增加一份额外的收入。

周明亮来信的意思,是建议陆战生他们也可以尝试去领一些活回来做。

陆战生觉得这个建议来的很是时候,毕竟他们现在急需赚钱,他当时很高兴,立刻就拉着贺知返回了知青点,召集大家重新开会,研究这个事。

“我觉得可以啊!”

听完陆战生的阐述,宋见立刻拍桌子表示同意:“那咱们就赶紧的啊,去把活儿都给丫领回来!”

“就是!”

赵俊也说:“全领回来到时候全村人一起干,人多力量大,没准儿干着干着咱们就能发达了。”

“啧。”

郑延直接乐了:“瞧你z这穷疯了的样儿吧,事儿这还没弄明白呢,梦倒是先做上了。”

“怎么没弄明白啊。”

宋见不服气的说:“不就是干活拿钱吗,而且是政府建设的工厂,安全正规,很靠谱啊。”

“靠谱是靠谱。”

郑延说:“但请问各位还记不记得咱们在哪啊,边绥,距离省城最远的一个县,有这好事儿还能轮的到咱们?”

“…”

大家一时间都没再说话。

陆战生看了看贺知,发现他埋头在正拿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凑过去看,竟是数字和算式。

“算什么呢?”陆战生问。

贺知没理他,继续写自己的。

陆战生的目光从纸上转到贺知脸上,看出了一丝不悦,感觉贺知好像不太高兴。

过了会儿,贺知终于算完了,扣上笔,把写完纸张放到桌子中央,这才大家说:“我认为这个方式在目前看来是赚不到钱的。”

大家听后立刻凑过去看那张纸,上面算式罗列,按照报纸上写的记件价格,不同的人数配比不同的计量,各种组合,合种可能,写的清清楚楚。

边绥县到省城那边需要跨好几个城市,距离遥远,光是来回运输就耗费很大的成本,无论是小计量的少数人去做,还是全村人一起干,出活挣的钱算下来基本上都赚不出运费。

“这原本就是当地政府为了解决本地民生而建的,不适合我们。”贺知说。

“哎!”

宋见顿时很失望:“白高兴一场!”

陆战生更失望,正愁钱的时候,好不容易赚钱的机会,居然还不可行,他把手里还拿着的信往桌子上一扔,气道:“周明亮这个人真的是!净他妈爱给人空欢喜!”

贺知闻言看看他,又瞥开眼:“也不算空欢喜,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新思路。”

郑延立刻问:“什么新思路?”

贺知说:“借鉴,效仿。”

“…”

郑延懂了。

人家那边的政府开发这样的工厂,完全是在为百姓谋生存,而既然那边政府可以,没理由他们这边不行。

他们这帮知青虽然没有开发工厂的资格,但却可以向这边的政府提出建议,出具策划,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帮着管理。

陆战生也懂了,可他的愁闷还是并没有减少半分。

若是政府采取了他们的建议,最终开发了工厂,那于当地百姓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好事,可这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而且就算是完成,于农民来说,也是农闲时可以干点的零活,收入很低,不足以养家,他们最根本的生存保障,最终还是要靠种地。

所以陆战生认为解决贫困的根源还是在于增加可种植的土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量不够而导致的年年缺粮的困境。

陆战生还是想要整治土地,当下还是急需钱购买制造化肥的材料,还是不知道该去哪里弄钱。

钱钱钱!

烦死了!

陆战生脾气没怎么改变,还是很容易上火,但现在稍微能控制一下自己了,烦躁的时候,他为了避免误伤别人,喜欢先自己出去冷静会儿。

正打算起身出门的时候,瞥了眼贺知,发现贺知盯着桌子上放着的那页被剪下的报纸,正皱着眉出神。

“看什么呢?那报纸有什么问题吗?”

贺知闻声回神,把那片报纸拿起来,翻着仔细看了看,说:“这应该是首都日报出版的报纸。”

陆战生看了眼,发现确实。

他以前不爱看报纸这种老头老太太才爱看的东西,但每次贺知的桌子上都摆着,偶尔他俩不闹矛盾的时候,他能在贺知屋里多待会儿,贺知不怎么跟他说话,他就看两眼贺知桌子上的报纸,所以认得。

但他没明白贺知突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正想问,贺知又说:“报社重新开办了。”

“…”

陆战生似乎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当时就一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