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一宅断文化的创立者(上)
农村慢生活,悠哉快哉。每天醒来,躺在温热的火炕上,看书也好,刷视频也好,听听音乐也罢,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悠哉的慢生活慢下来没几天,由于长山这码事,节奏又得加快了。
从李德强家吃完饭回来,我就躺在炕上午睡,一觉睡到下午两点多。醒来之后懒得起床,就思考着汝阳县行程的事儿。
酒师父刚离开龙山没几天,就是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也不好意思请师父再过来一趟了。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亲自去趟汝阳县,到酒师父家里去拜访。
明天,长山就要大休了,今天傍晚应该能赶回来。这次放假放三天,三天的时间,到汝阳县打个来回应该是够了。
这一趟,长山肯定要和我一起去了。是坐车去呢,还是开车去。我想坐车去,事办完之后,给长山买张票,他回龙山,我回深海一趟,把我的大奔开回来。
刚回来那阵子,也想跟着南方大佬们学着低调生活。在深海,走在大街上,穿着拖鞋、背心的人,不一定就是普通的市民,很可能就是个身价过亿的大佬。
好歹我也是在外闯荡了三十多年的人了,算是半个南方佬了。有样学样,就让钱杰把大奔开回深海去了,买辆二的威志轿车代步。以为这样,老百姓也好,政府官员也好,就能以平民的眼光看待我了,无论是从对社会贡献的角度,还是不被贼惦记的角度来说,都会降低人们对我的期望值,消除仇富心理。然而,过了大半年,我发现人们看我的目光,丁点儿没有改变。村民依然把我当成大款,前来借钱的,找我投资的,找我赞助的,常常有!社会上找我献爱心的,赤裸裸让我捐助弱势群体的,也常常有!大半年下来,我粗略一算,经我的手出去的各类款项,有六十多万了,兜里的钱出去了,换来的是一大摞欠条。
反正,只要我一露面,受关注度肯定非常高,出镜率非常高。所以,平时没有事,我一般是宅在家里,养养花,种种菜,喝喝茶,看看书,和师兄师姐聊聊天儿。
想低调,低调不起来。我家经常是座上客常满,杯中茶不空。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刻意压低自己了,凡尔赛一点吧。
所以,我想趁这趟去汝阳县的机会,回深海把我的大奔开回来,顺便了解一下深海那边的房市情况,价格合适的话,处理掉一些小户型楼房,逐步解决钱杰退休回龙山生活后,留在深海的后顾之忧。
正当我的小算盘打得叭叭响的时候,钱杰来电话了。电话里说,她最近要到南京出差,想趁出差的时机,回老家住几天,问需不需要买些这边需要的南方物品。我一听,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告诉了她我的想法,让她把车开回来,顺便捎点南方水果回来。我俩约定,在南京会面,一起开车回龙山。
我打电话向长山要了身份证号,正当打开手机,要订动车票时,于林来电话了:“师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夜里美丽给我发消息了,告诉我过几天,她想利用和保姆外出购物的机会,逃出来,让我把她接回来。”
“挺好的呀,这下相信师爷给你助的力,到底有多大了吧?”
“深信不疑啊!师父,明后天有没有时间,和我一起去市里一趟,买辆二手车,我好接美丽回家。”
“嗯,好事是好事。这几天不行,我得和长山到汝阳去你师爷那里一趟,有些事想要弄明白。”
“我也跟着去吧。”
“你不接美丽了?”
“听她话的意思,具体日期没定下来,可能是一个周,也可能是半个月,保姆把她看得很紧。如果来回三天五天的话,赶趟儿。”
“你的牛怎么办?”
“让张冶费点心,帮照看着。等卖了牛,好好请他一顿就行了。”
“那行,我给你也订一张票,你的身份证号一会儿发给我。”
“好的师父,一会儿我把车票钱一并转给你。”
“不用啊,你就不用客气了。”
刚放下电话,陆林的电话又打进了:“师父,后天有没有时间?”
“什么事儿?”
“是这样,我的一个朋友高低要我给他看看楼房,我说我的技术不行,让我师父去看看吧,他说行。你有时间的话,后天早上我接你去市里,中午赶回来,怎么样?”
无奈之下中,我只得以实情相告。
陆林兴奋地说:“这样吧,师父,车票你也别买了,干脆我开车,今天晚上就出发,到师爷那里去。我和于林轮换着开车,天亮能到。从汝阳回来时,咱到南京去,顺道把师娘接回来,车开回来,怎么样?”
我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一方面可以解决来回旅途的不便。另一方面,可以搬运给酒师父的花生和地瓜干儿。上次酒师父来,对胶东大花生特别钟爱,顿顿离不开。对地瓜干也非常钟爱,最爱就着秕花生吃地瓜干儿。花生和地瓜干儿我都准备了很多,正愁没法带呢。这下好了,陆林能开车去,就方便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转念一想,不知道陆林饭店忙不忙中,可别因为要帮我们的忙,耽误了自家生意。想到这里,我劝道:“你饭店的生意忙不忙,会不会耽误了?要不你别去了吧。”
“不会耽误的。饭店的生意虽说较以前有所好转,但还没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现在,一般中午就三四桌客,以前都是七八桌。晚上也就一两桌吧,美丽一个人完全能应付过来。这两天,我儿子放假了,在家多少能搭把手,我放心。”
“好,我们现在收拾收拾,你也准备一下,准备好了就来接我们。”
“好的师父,我收拾妥当了,就回村接你们。”
天快落黑了,长山赶回来了,家门都没进,直接来我家了。我也收拾妥当了。不一会儿,于林也赶来了,大包小包带的东西不少。
我们站着闲聊了一会儿,陆林开车过来。我把钥匙交给我爹后,就出发了。
傍晚时分,万家灯火次第升起,我们师徒四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到了汝阳县酒师父的家。酒师父的家在郊区,住一栋两层小楼。
车停在楼前,陆林他们大包小包地往下搬东西。酒师父笑容满面地拉着我的手,朝院子里走去。
“师父,这趟来不知道会不会给你带来不便。”我边走边说。
“看你说的,我巴不得你们都来呢。我老了,看到你们年轻的笑脸,我就高兴,屋里坐,屋里坐。”
进了一楼客厅,师娘开始泡茶,热情地招呼大伙儿坐下。
虽然跑了一宿,此时,我们四人热情高涨,丝毫看不出疲惫的神色。
酒师父要倒茶,陆林抢过茶壶,给众人筛茶。酒师父坐回座位,说:“最近,网上对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都想弄明白一宅断的渊源。你们来得正好,我就好好地说道说道,给一宅断溯源正本,扬名立德!”
正在寒暄之时,师娘端来当地的小吃----八股麻花和焦炸丸子,满满的两大盘,摆在桌子上。
“都吃哈,俺汝阳的特产,可好吃了。”说完,进厨房准备午饭了。
我们吃小吃,喝茶,闲谈了十多分钟。酒师父端端正正坐着,轻声说道:“你们慢慢吃,一边吃一边听我说。既然要说一宅断的渊源,我就把这些年亲身经历的,包括听别人说的、经得起推敲的事情,都说给你们听听。想到那儿说到那儿,想起什么说什么,你们拣着听。
“我的老师王老道,大名叫王铁忠。早年在邻县的药王庙修行。有一年来到汝阳县,用一宅断,啊,老师的门派原来不叫一宅断,叫王氏看宅法。这还是我帮他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他的学术体系归纳总结起来,称作王氏看宅法。
刚开始,有人问他,你这是什么门派呀?他也说不清楚,只说看宅,看宅。王老道到处给人看房子、看风水,慢慢地名气就大了。慢慢地就有人跟他学,我所知道的,就不下五个人,跟他学王氏看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