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太后召见
第11章太后召见
“妾身退热后,殿下便让人来传妾身去了前院。” 于斐不紧不慢地说道,“妾身奉命到了前院,殿下就带着妾身进了宫。妾身并没有时间前来兰熙宫向娘娘禀明此事。”
“若然娘娘不信,可以让人去前院相询便知。”
“一派胡言!”太子侧妃陡然尖了声音,“姐姐,于良媛她目无尊长,巧言善辩,你可千万不能由得她胡来!必须要好好惩治以儆效尤!”
于斐抬起眸平静地望着太子妃。
太子妃袖笼中的手微微掐紧。
她本想利用太子侧妃的胡搅蛮缠小惩一番于良媛,但却不料于良媛竟然如此聪慧,区区两句话就将罪过撇清了去。
若然她不管不顾地罚了于良媛,那可就是打了殿下的脸。
这种事,做不得。
她缓缓地吁了口气。
于良媛,比她想象中难缠。
就在这时,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娘娘。”碧翠提着裙子迈步进了大殿,屈膝向太子妃禀报道,“宫里头来人了。”
太子妃神色一动:“碧翠,来的何人?又是何事?”
“回娘娘,是慈宁宫的慧云嬷嬷,说是太后娘娘传召于良媛立即进宫。”
语落,殿内响起太子侧妃几乎变音的声调:“什么?你再说一遍?”
碧翠陡然缩了缩脖子,飞快地觑了眼太子妃,重复道:“太后娘娘传召于良媛立即进宫觐见。”
于斐眉心一动,抬眼看向太子妃。
不待她说话,太子妃便开了口:“既然是太后娘娘传召,于良媛速速更衣前去,不得怠误。只是,该有的规矩,回来后本宫自会好生教你。”
于斐应是,起身随碧翠离去,留下满殿的嫔妾面面相觑。
太子妃和太子侧妃对视一眼。
低位的嫔妾或许不清楚,但她们两人却知道,太后娘娘可不是一般人。
就算是有血脉亲情的几位皇孙,与太后也并不亲近。
太后年轻时出自将军府,传闻一身武功少有人能敌,且精读史书和兵法策略,曾多次随先太上皇出征,有铁娘子之称。
因为备受先太上皇爱重,被册封为皇后后,她管理起后宫来那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据说当年的后宫如同军营一般,嫔妃们私下的各种手段几乎都瞒不过她的双眼,最终全部折服在她的管束之下。
就算而今已是太后,她的威压在后宫中依旧不减。
即便是皇后,对太后亦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不敬。
而当今圣上,更是对太后恭敬爱戴,有难以决断的国事仍会前往求取太后的建议。
总之,若说太后因为《青花瓷》一曲请于斐进宫唠家常,在太子妃和太子侧妃来看,那是绝无可能的。
恐怕——
两人眼底闪过一抹惊骇,随之心中各自一动。
会不会是太后娘娘知晓了那曲子是齐国作曲大师所作,特意将于斐召进宫中去审讯?
若真是这样,于斐这一去想顺利回来,那就难了!
那厢于斐匆匆回了云锦阁,由着小雨和嬷嬷替她重新穿戴一番,便又急急上了宫里来的马车。
坐在马车里,于斐的心七上八下。
太后召见她,一定是想要确认她的穿越身份。
于斐倒是没打算隐瞒。
一个谎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在太后这样一个前任宫斗胜利者面前说谎,无异于跳梁小丑一样。
说不定,惹恼了太后,随手掐死她也有可能。
《暴君的佛系皇后》里提到太后的地方不多,但就那短短的字句当中,足以让于斐感受到太后手段的厉害之处。
燕然登基前都搞不定的太后娘娘,究竟是怎样一位大佬级的人物?
于斐深吸口气,心怀忐忑,但该面对的事情逃避不了。
就在她胡思乱想间,马车很快抵达了皇宫,又替换了软轿,一路将她送去了慈宁宫。
“于良媛一曲《青花瓷》,甚得哀家欢心。”太后端坐在凤椅上,睇着由慧云嬷嬷领进来后恭敬行礼的于斐,声音温和道,“今日哀家召你进宫,还想再听你唱一次《青花瓷》。”
于斐稍稍诧异,但随即恭敬道:“能为太后娘娘唱曲,是婢妾的福分。”
太后含笑,朝慧云嬷嬷摆手:“让大家都退下去罢。”
稍顷,大殿内便只剩下太后和于斐两人。
“你叫什么名字?”太后问道,“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
于斐闻言,顺从地抬头往太后看去:“回太后娘娘,婢妾单字斐。”
“于斐?”太后上下打量着于斐,颔首道,“是个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