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纠结的行政院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想要上岸的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41章纠结的行政院

第541章纠结的行政院

“此话怎讲?!”  两位院长几乎是同一时间发问。

没办法,夷电子对夷洲的经济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如果说鸿海集团(富康)和夷电子两个选择一个,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鸿海集团。

鸿海集团倒了还可以有黑海集团、绿海集团,但是夷电子就不一样了,这个可是夷洲地区唯一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而夷电子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都在行政院之下,名副其实的“省有企业”,这也关乎着他们的小金库。

张缪脸色有些黯淡,心情也不太佳,摆了摆手,“让明东给二位好好解释一下吧。”

一旁当透明人的刘明东精神顿时一振,三位大佬说话他都不敢插口,现在终于有表现机会了。

“常规来说,夷电子是宁愿失去内地市场也不能得罪奉府,毕竟北联邦的订单比内地多得多,而且受于技术授权问题,一旦得罪奉府,我们夷电子很有可能会被制裁。”

刘明东这些话让两位院长深以为然。

夷电子的订单大头是北联邦,其次是内地。

前者的占比在60%左右,后者则是32%,剩余8%是其他府国的芯片代工订单。

之前因为奉府方面的问题,夷电子已经痛失奉兴的订单。

要知道夷电子的两大客户分别是凤梨(24%)和奉兴(16%),失去奉兴的订单后,夷电子不得不倒向奉府,并准备3年内投资1000亿联邦币在北联邦建厂。

夷电子也想给奉兴供货啊,毕竟赚钱不寒碜,但是怕被奉府发现,只希望在奉兴上失去的订单能够在北联邦给补上。

只是现在被裔华一折腾,后续的计划全乱套了。

“目前夷电子的3nm芯片难产,可能要到明年才能攻破,至于量产……”说到这里,刘明东脸色有些沉重。

只好艰难地继续道:“乐观的话,量产得到1023年上半年才能完成。要是没有光芯倒也没什么,可是光芯一面世,别说什么3nm芯片,哪怕到1nm都扛不住!”

“你的意思是说,夷电子要想生存下去,就一定得跟裔华达成合作,拿到光芯的生产订单?”蒋院长头疼的说道。

倒是谢副院长皱着眉头,提出了两个关键的问题,“光芯还要多久面世?我们就没有其他应对办法了吗?”

刘明东和张缪对视一眼。

看着一脸希冀的蒋、谢院长,张缪只好泼冷水地说道:“根据我们内部的推算,裔华那里的光芯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预计顺利的话,1021年年底前可以攻破,大概在1022年春季实现量产。至于应对办法……”

张缪抬起头,苦涩地说道:“除非我们能在1022年春季之前,研制出比光芯性能更强的芯片技术。”

“有这个可能吗?”蒋院长焦急地追问道。

“有。”张缪微微一笑,“可能性大概为0.1%。”

其实准确的来说,可能性应该为0才对,但是这也太打击人了,所以他在鸭蛋后面加了一个1上去。

蒋院长两眼发黑,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倒是谢副院长还能镇定住,沉着气问道:“所以我们唯一的办法只能和对岸把关系维护好,然后与裔华合作,拿下光芯的生产订单?”

“若有其他办法,我也不会来这里了。”张缪眼中有些失落。

作为夷洲半导体教父,无论是奉芯国际的那位还是在裔华的梁一清,都曾是他手下的大将。

梁一清博士离开夷电子后,先后来到二月、奉芯国际,利用自身能力和天赋,把这两家公司的芯片制程带来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但他都稳定住。

虽然有些紧张,但心神都能稳定住。

可唯独这一次……

他慌了!

光子芯片和电子芯片,这差距太大了!

不是把芯片性能提升20%、50%,而是提升1000%!

十倍以上的差距,那完全是开挂了,明明是目前科技无法实现的技术,结果神奇的内地竟然做到了。

张缪内心郁闷极了。    一手创建夷电子,并将夷电子推到现在这个地位,他自然是一个骄傲的人。

可形势逼人,夷电子不这么做的话,完全没有活路!

那片神奇的大地,可是创造出不少神话出来。

尤其是基建上……

裔华要是纯做芯片设计,类似于奉兴的这种他倒也不怕,反正芯片制造绕不开他们夷电子。

但对方请来了梁一清,还在白鹫岛那里搞了一个光芯产业园,并且召集了不少内地的芯片制造相关企业过去,这一套组合拳下来……

他知道,裔华是想弄二月模式,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统统自己解决,而且还从头到尾去美化、府产化。

再不参与进去,等到裔华集成电路产能上去后,那就真没他们夷电子一点儿作用了!

“可是,可是我们要想和裔华合作,兆都那里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甚至会狮子大开口!”蒋院长苦着脸说道。

这会儿回过神的蒋院长智商顿时在线了。

“那蒋院长是有什么高招吗?”张缪呵了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蒋院长一时语塞,仍然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样我们会得罪奉府那里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