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竹枝歌
下半夜,三个人喝完酒,在四喜街头分了别。
宋希庭特意从租下的铺门前经过,见牌匾、幌子什么都没有,便问月书:“你说面馆该叫什么?”
月书喝多了酒,瞎子一样望天,含糊不清道:“不知道。”
“说一个。”
月书打了个哈欠,眯着眼不耐烦道:“我取名的水准差得不得了,狗瞧了狗都不睬,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宋希庭摊开折扇为她扇了扇风,却是道:“那就叫狗不睬,等铺子开张,便是名副其实。取名能取个名副其实,其实也是本事。”
“你真是――”
喝醉了的紫衣少女虚指了他几下,只当他是开玩笑。
而等面馆开张这日夜里,月书站在铺子门口,听到苟非说面馆真叫这名字,一时竟说不出别的话来。
“月姐姐,别光站在屋外面,进来吃碗面。”
穿着齐整的小少年麻利地擦了擦凳子,给两人挑了个临窗位置。
月书问宋希庭:“我来吃面能不付钱吗?”
“本来就没生意,不行。”
月书拍桌子,怒道:“这还不是因为你写的这破烂名字,柳婆婆之前夜市上做生意,哪有这么寒碜的。”
“柳婆婆在我这儿做生意,你怎么能吃白食。”宋希庭笑了笑,抽出一双筷子,与她商量道,“你可以记账,虽名不符其实,可总归是个大掌柜,大掌柜一个月五百文银钱,慢慢扣就是了。”
他说着,叫苟非将账本取来。
小面馆里灯火通明,桌案上摆了两碗面,空处放着笔墨。
一身玉簪绿圆领长袍的青年低头翻看账本,边看边道:“帐记得不错,辛苦你们了。”
苟非脸上都要笑出花了:“是卿哥你教的好,今儿人不多,谈什么辛苦。”
宋希庭让他也坐下休息休息。柳婆婆柳爹爹从厨房洗了手出来,见时辰不早,便将面馆的门关上。
他们与苟非现如今就住在面馆后面,不用急着担心收摊回家,几个人说了会儿话。知道面馆生意一般,月书若有所思。
面馆里的面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而且柳婆婆年纪大了,下的面偏咸,口味其实算不得太好。
她吃着鸡丝挂面,忽而灵光一现:
宋希庭见她傻傻地笑,好奇道:“想到什么了?”
月书瞬时表情严肃:“我发现了面馆没有人气的根本原因。”
“说罢。”
“缺钱,缺本钱。”
宋希庭莞尔道:“有了钱,要做什么?”
月书解释道:“开面馆要红火,至少得有些特色。咱们如今没有特色没有宣传,再加上这样奇怪的店名,没有生意再正常不过。”
“若想生意好,你还要再投些钱。”
宋希庭笑了一笑,倒是没有犹豫:“你要多少钱?”
月书估摸着青都的物价,伸出一只手。
“五百两?”宋希庭温声道,“可以。”
“这钱如何花费,都由你做主。”
月书像是看到了土财主,脸上笑容一瞬璨烂,心想他哪里是开面馆,这分明是在做慈善。
只是没等她开心三秒钟,面前的男人道了句:“这钱一半记在大掌柜的帐上。”
??
看着紫衣少女僵着身,宋希庭慢慢悠悠道:“五百两说少不少,月掌柜想要面馆红火,我自然乐见其成。可钱不是自己的钱,就怕大掌柜花钱如流水,半点不知心疼。我替月掌柜先出二百五十两,暂未挣回本钱之前,姑且以你每月的月钱抵。你看如何?”
月书笑容收敛,难得低头思考了一番。
换算一下,二百五十两除以五百文钱,若是赔了本,她兴许要给宋希庭干个一辈子,风险不言而喻。
紫衣少女盯着手指,好半天,终于鼓起勇气点了点头。
“好,一言为定。”
宋希庭温柔笑道:“二百五十两说少不少,一言不能为定。”
“苟非,取纸来,写定契约,白纸黑字,方可作数。”
月书微微一诧,但这事无可非议,她便等着宋希庭写完契约,让苟非检查之后按下了手印。
两人个存一份,柳婆婆柳爹爹并苟非作见证。
这之后两个人老人家熬不住,回到后屋睡觉去了。
面馆的堂厅里只剩下三个人,苟非与月书坐在一条板凳上,她说一句苟非提笔写一句。
月书吃过最多的面是方便面,现如今她凭着记忆,将超市货架上摆过的方便面名字都报了出来。
纸上记了有十几种,两个人挑挑选选,最后圈出猪骨汤面、香菇炖鸡面、葱香排骨面、辣白菜面、鲜虾鱼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