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帝国军制
等众人再次落座时,教室前方的屏幕已经打开,上面正在播放着一个个剪辑的视频。金戈铁马,铁血厮杀。
一幕幕让人血脉亢奋的战斗,一个个令人悲伤的瞬间。
“大家坐好,我们继续上课。”
可能是有了上一节课的经验,余天已经进入‘老师’的角色,不再那么严肃。
“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帝国的军制。”
“有同学会疑惑,了解军制有什么用?战斗不就是上去砍杀就行吗?”
“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很严重的错误。”
“当你作为一名士兵出现在战场时,你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那么,如何确认命令?”
“没错,找上级。”
“那如何在混乱的战场上,找到上级?”
“这就需要你了解军制。”
“而且,当你成为一名军官时,上传下达,命令的执行等等,都需要军制,这是大家必须掌握的技能。”
余天说着,开始打开文件,屏幕上出现一副地图。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我们的帝国。”
“大夏帝国,始于帝国历1000年,迄今已有两千零八十年国史。”
“帝国建立之初,积极寻求扩张,拓展生存空间。所以,帝国广大的地域,都是我们的先辈们一寸寸争取来的,对于我们而言,寸土为家,永不可失。”
“帝国的军制,也就是现如今战国中的军制。”
“其原因在于,帝国将要统一全球时,战国智能降临,阻止战争。”
“帝国皇族及高层,在慎重考虑之后,决定服从战国智能的调停,这也就是联邦政府能够建立并存在的原因。”
下面的学子虽然早就知道这段历史,想起前辈们的辉煌事迹,仍旧内心澎湃。
“作为补偿,战国智能沿用帝国军制作为战国的军制,同时予以战国相应的补偿。”
其实,这个补偿大家也清楚,就是帝国皇族所持有的三大至强原界之一的‘大决战’。
大决战原界,包括帝国最初立国决战,而后的东征、北伐、跨洋远征四场大型战争,每一个都是数十万人的战斗。
战国智能放宽审核标准,让帝国在战国、乃至宇宙征战中获取巨大优势。
这也是,战国智能唯一的一次放宽标准。
“大家都进入过一次原界,也应该清楚帝国的一些编制。”
余天再次转换屏幕,上面出现各个军事编制。
“帝国建立后,世宗有感于军事冗杂,不利指挥。
所以针对性的进行精兵简政。”
“将帝国军事编制进行整编压缩,一共分为六级。”
“小队、中队、营、团、镇和军团。”
“小队设小队长一名,中队设中队长一名。这两个军事级别不属于帝国独立单位。”
“步兵营设有都尉一名,屯长两人。骑兵设有骑都尉一人,司马两人。营,作为帝国常设军事基本的独立单位,其都尉和屯长均享受帝国军职,获取功勋后易可受到加封。比如武义都尉、义勇都尉、轻车都尉等。”
“团设都指挥使一人,指挥使两人。团级军事单位,便拥有使用‘军团技’资格,实力越强的部队,发挥出的技能越强。”
“都指挥使和指挥室,可以因功勋授予封号将军。如辅国将军、龙骧将军、荡寇将军等。”
“团级往上,便是镇级。设有将军一人,副将两人。镇级作为帝国常设军事的最高独立单位,其将军、副将都是帝国中位高权重的存在。根据战功可以加封为征东、征虏、镇东、镇夷等将军。”
“最后一级为军团。”
“只有在进行战争时期,才会由帝国内阁设立的军事单位。设有军团长一人,军师两人。军团长一般封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
“作为军方,我们需要清楚,帝国中军事最高管理人员,分别是大将军,太尉和大司马。”
“帝国所有的战事都有三人负责调度,其任命直接来自于帝皇。”
余天说完这些,再次转换屏幕,上面出现一支支军队。
“每个小队有五十人组成,两个小队组成中队。”
“战时,小队长和中队长仅凭腰牌标识。”
屏幕上出现一枚腰牌,巴掌大小,尖头如长剑,上面写着隶属层级,标明人名。
背面还写着该人的籍贯、主要特点。
“五到十个中队组成一营。都尉和屯长都有腰牌。”
“刘涛同学,请把你的腰牌取出给大家看一下。”
余天说到这里,对着刘涛说道。
顿时,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过来。
这事若是寻常人肯定有些不好意思,刘涛却是根本没有在意,直接将腰牌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