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订婚团队战开始
夜晚,刘涛再次进入原界。这次,刘涛除了研读兵书,还时常去军营里,观看徐庶的阵法训练。
通过观看,同样是两支没有任何军阵训练经验的新丁,在徐庶手上和自己手上,训练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徐庶只是训练了一天,这群新兵就已经有了排列阵势的意识,能够在各个伍长什长的带领下查漏补缺,维持战阵的整体性。
“也许,这就是天赋的差别吧!”
刘涛在看了一天后,也明白,要是人人都能轻易学会,那不是人人都是韩信了吗?
“我还是学学老祖宗,学着管人就好了!”
随后几天里,刘涛一边处理事物,一边继续学习,一边去军营观察。
虽然学不会太多,但看的多了一些疑惑也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渐渐的也能掌握了圆阵的要领精髓。
这一天,刘涛又去了军营。
长社城中,刘晔却是收到来自洛阳的急报。
原本以为没什么要紧的事,打开看后,才知道为何。
思考再三,作为刘涛的叔父,这点事还真得自己出面。
于是,连忙将刘涛的生辰八字写明,将庚贴八百里加急发往洛阳。
洛阳,蔡邕府中。
这几日,蔡邕天天都会去皇甫嵩府中夜饮,只是不再是他们二人,不少洛阳的亲朋好友也加入其中。
这样的后果便是刘涛赠送的十坛酒已经消耗大半。
同样的,天上人间的名气也被迅速传播开来。
也因此,不少好酒之人纷纷而来,让皇甫府门热闹不少。
蔡邕从床上起来,正在喝着茶,桌上摆放着一副字。
这幅字,正是刘涛写给皇甫嵩的那四句,蔡邕同样感慨颇多,就将其写下来,准备刻录起来,挂在书房里。
这时,一名身穿鹅黄长衫的少女正提着饭盒走了进来。
女子体态婀娜,面容精致,二八的年华,并没有稚嫩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饱读诗书的涵养,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让人见了就感到舒心,舒服。
“父亲,这是女儿做的糯米糕,您尝尝?”
蔡邕接过饭盒,打开捏出一块糕点放到嘴里。
在江南的这段时间,女儿便学了一手本事,平常更是照顾自己的起居,让蔡邕心里有些不舍。
然而,女大当嫁,自己终究要进入土里,总得给她找个好人家才行。
蔡琰看着父亲桌案上的文字,轻轻读者。
“父亲,这字真好!”
蔡琰一眼就看出这幅字的意义,点头称赞。
“是字好,还是写的好?”
蔡邕玩笑着问道。
蔡琰却是抿嘴低笑,“都好,都好!”
“父亲当如此,不坠青云之志矣!”
“哈哈,老了就是老了啊!”
蔡邕让女儿坐在身边,看着越来越像她母亲的容颜,心里有些感慨。
“女儿,长大了啊!”
蔡琰座下,蔡邕说道,“琰儿,你可知这是谁写的吗?”
蔡琰愣住,却是摇头说道,“若不是父亲写的,琰儿自是不知的!”
蔡邕却是笑着说道,“这是你皇甫伯父的弟子,赠予他的!”
“皇甫伯父收弟子了吗?”
“嗯!我也是最近听说的。这人啊,是个年轻俊杰,为人出众,而且家室清白,更是汉室光武嫡系之后。”
蔡邕说着,蔡琰已经底下了头,聪明去她,如何听不出来父亲话语中的含义。
蔡邕突然不说话,他也意识到女儿应该已经知晓,有些尴尬的说道,“琰儿,阿翁早晚要下去找你娘的。不把你安排好了,你娘也会怨恨我的!”
“父亲,女儿不许你这样说!”
蔡琰眼睛有些红,蔡邕赶紧打住。
“琰儿,这刘涛为父也找人打听了,年少时失去父母,被其祖父养大,虽然出身不错,却没有世家子弟的傲气。”
“而且,这刘涛能文能武,不仅带兵剿灭了蛾贼,护住一方百姓,更是上书陛下,恳请屯田,养活了无数黎民。”
“此人,当是良配!”
蔡邕看向自家女儿,他昨夜就收到了皇甫嵩的讯息,刘涛并未有婚约,也拿到了庚贴。
但他还是想征询蔡琰的意见,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若是女儿不中意,自己就是拉下老脸也要回绝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