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皇室?刘晔
军律事件告一段落,刘涛清楚在以后的时间里,随着势力的增长肯定还有触犯的人,这样的惩罚不会杜绝,但刘涛会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只有保持纪律严明,自己才有资格问鼎这天下。
随后的几天,处罚事件带来的好处,很快就体现出来。
宛城里的百姓,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开始走出家门重新操持生计。
农民开始习作,商业开始繁荣。
城外的士卒受到军律影响,在学习的同时,严以律己,再也不敢轻视政委的权利。
刘涛趁机给政委派发任务,组织学习交流战斗经验,让老兵传授技艺。
同时,前世政工的不二法宝‘诉苦大会’也被刘涛使出来,配合政委的宣传攻势,一段段的心酸史被士卒讲述出来,这种不加任何修饰的事实,立刻引起众将士的共鸣,也让刘涛那句‘杀贪官,打劣绅,分田地,享太平’的口号,深入人心。
第二天,刘涛处理完正事,便来到城门处。
此时,黄忠站在马旁,身后上百名士卒,这些都是他从襄阳带来的军士。
身旁蔡飞满脸苍白,一行人在城门外静立良久,迟迟不见动身。
却也不敢催促,只能静静等着。
因为,这座城已经被打下来了,蛾贼被剿灭,自己的计划不能施行不说,面对如此大的功绩,就是荆襄世家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打压的住。
而且,昨天的那次行刑,他全程都看下来,内心除了惶恐更多的是惊骇。
这两天听着‘打劣绅’的口号,更是两股颤颤,生怕被人拖出来,一刀咔嚓了。
同样的,目睹昨天的一幕,黄忠的感触更大。
这将是一支无敌之旅,而他曾经在这支部队效力过,或许多年以后自己也会因此而骄傲吧。
黄忠终究要回到襄阳,哪怕他想要留下,却也无法。
名不正言不顺。
刘涛只是新野太守,虽然这场战争立下不小的战功,而且按照眼下情境,南阳郡守很可能就是他的。
但在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前,自己仍旧是襄阳官军,襄阳的一名‘屯长’。
就在蔡飞心中忐忑不安时,刘涛带着大小官员来到城门口。
“黄将军!”
“太守!”
两人拱手,哪怕地位上的差距明显,却也没有让他们感到隔阂。
刘涛称他一声将军,那是在才能上给他的肯定。
“此去保重身体。”
“我已通知新野邓芝,各县的赋税已经准备妥当。”
“将军此去,可一同带回,少些麻烦。”
黄忠听着,久久不语。
“太守大人保重。”
千言万语只此一句。
“文长,保重。”
魏延脸色不好看,他搞不懂好好的在这里当个‘将军’,为何要回到襄阳去做个屯长?难道一个名声就这么重要。
“黄将军,唉!”
黄忠笑着,他知道魏延为何叹息。
他自己又何尝没有想过?
只是,人活一生,忠义难全。
这就是自己的‘道’吧!
“诸位,保重!”
“黄忠,去也!”
说完,翻身上马,缓缓离去。
直到黄忠的身影完全消失,刘涛才回首往府中走去。
眼看着一员顶级武将就这样离去,也许再次相见就是刀兵之时,刘涛的心情十分难受。
回到府里,刘涛收拾心情,查看此战的收获。
首先,宛城当中,收获的财货甚多,毕竟是一郡首府,但收到的粮食并不多。
这也许就是黄巾军攻打育阳的缘故。
其次,就是战斗的收获。
此战俘虏黄巾精锐一万多人,精壮五万,老弱十多万。
经过精选,挑出三万人手补充到各军。
现在,刘涛麾下在宛城就有大军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