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斩将夺志
翌日,刘涛率领大军来到宛城城南外十里处,随即命令扎营。一般野外作战,扎营总要保持相对安全的距离,这个距离又要按双方的实力界定。
刘涛就是仗着自己有骑兵探寻情况,可以后发制人,便将大营前置,十里的距离,双方拉出去铺开队伍,也就隔个三五里。
这个距离,刘涛一方并不吃亏,谁让他兵力少呢。
相反,对面黄巾军就需要更多的空间来摆开阵势,同样需要更多的时间。
五更天,天色还没亮起,大营里已经开始生火做饭。
两处军营共同行动,烟火使的空中更加阴暗。
刘涛穿戴整齐,身后魏延黄忠站立。
此时,刘涛身前是各部的军侯、屯长甚至有些什长。
行军的路上,刘涛就考虑过,自己以后军队该如何建设。
想起前世历史上出现的各个强军,不论是魏武卒还是齐技击,秦铁鹰,亦或者大汉铁骑,御林羽林,还有三国中的各个特殊兵种,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
他们的军事建设除了特殊的领导外,要么是侧重某一方面,要么就是集中某一区域的精壮组建成军,并没有成系统,适合全军的军事建设。
而刘涛想要的,不仅仅是特殊部队,更多的是全军进行推广的军事建设。
而要论起整体部队的建设,刘涛第一印象就是那支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
打不垮,拖不烂,能生产,会建设的传奇队伍。
古往今来,能够在战斗中拼到最后一个人的队伍没有多少。
但这支天朝队伍却用自身的战绩证明着他们光荣的存在。
这其中,除了有崇高的信仰,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使命感。
一种为人民服务,解放全人类的使命感。
于是,拿定主意后,刘涛就开始在各个军队中挑人,准备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拿这些人当试点。
这些人刘涛单独挑出来,将前世“天朝”军队里的政工一套搬出来交给他们。
将这些来自基层的干部,发展成“政委”!
刘涛自信,若是能够成功,以后有这些人带领军队成为骨干,就能杜绝一些将领的反叛,自己就能完全掌控军队。
当然,这只是刘涛的第一步,后面还有许多属于政委的工作,向诉苦会,亲近士卒,识字扫盲,军饷落实,福利政策宣传等等,刘涛会一一安排。
甚至,刘涛还打算用特殊的手段,让他们不断给士卒“洗脑”,让士卒被动接收这种“信仰”,忠于刘涛,唯命是从。
不管如何,这支枪杆子一定会握在自己的手里。
“各部按照阵势摆开。”
“再次重申军令。”
“闻鼓不前者,斩!”
“鸣金不退着,斩!”
“一人逃,全伍斩!”
“一伍逃,全什斩!”
……
“斩杀一人者,赏田五亩。”
“斩杀三人者,升任伍长,伍长升什长。”
“阵亡者,家中孩童抚育成人,老人看护一生。”
……
“青壮亦按如此!”
下方,百十名被遴选出来,头脑灵活的“政委”,很快就将这些记住。
而后,便开始回到队伍当中,开始宣传刘涛的各项命令和福利。
一时间,正在吃饭的士卒纷纷呐喊,齐呼万岁。
士气陡然提升。
刘涛身后,黄忠魏延等人,看到刘涛的这番操作。
这些遴选出来的政委,以后就是监军,每一个都能打入部队当中,自己这些人若是有小心思,部队也不一定会跟着自己,心里除了敬佩还有一丝忌惮。
日头出来,刘涛一方已经整备齐全,两万大军出营,青壮守卫营寨。
很快,就在前方布下阵势。
左右两翼各是是五百骑兵,中间三千刀盾手前出,身后五千长弓兵林立,在后侧是两千刀盾手和五千长枪兵。
刘涛带领各部将领位于中间。
此时,一身火龙铠,虽然效果被遮盖,但那狰狞的造型,恢宏的气势,让初次见到的黄忠等人震撼不已。
骑在黑云马上,这批中级战马抡起实力还是目前最强劲的,驮着刘涛根本不费力。
腰间插屠龙匕首,一旁挂着追星和箭囊,手上拎着一把点钢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