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谁在负责处理我们的“钱”——每天学点金融机构知识(2) - 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 斯凯恩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谁在负责处理我们的“钱”——每天学点金融机构知识(2)

第15章谁在负责处理我们的“钱”——每天学点金融机构知识(2)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少,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后来有聪明人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待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要与商业银行打交道,你是否知道商业银行的定义是怎样的?它到底能为我们提供哪些服务呢?

虽然东西方对商业银行的提法不一样,但是对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大致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请注意一下定义中的几个要点: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第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

目前我国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12家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安、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发、渤海、广发、兴业、恒丰、浙商),110家城市商业银行、20多家村镇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乡村银行。这些商业银行覆盖全国,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下面就具体地说一下商业银行能够为我们提供的服务。银行的业务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三个方面。

一、资产业务

这是反映商业银行从事金融活动,形成资金占用的业务。它也是银行业务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业务。主要有:

(1)现金资产。这是银行最具有流动性,并可随时用于银行支付的资产,被视做银行的一级准备。主要由库存现金、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托收中现金四部分构成。

库存现金,即银行业务中金库的现钞和硬币。主要用于客户取现金和银行日常开支。

中央银行存款,即按规定比率提缴的存款准备金。主要用于人民银行控制货币、执行国家政策、调控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等。这一点,近两年来大家可能感觉非常明显。举个例子,2009年正处在金融危机蔓延中,外贸骤减,投资萧条,企业资金短缺,国家为了抵御危机所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即低准备金率和低存款利率,加大银行放贷,提高市场流动,促进消费,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复苏;2010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人民银行又先后四次调高了法定准备金率,收缩了信贷投放。

存放同业,即在其他银行或在金融机构开立的存款账户,主要用于同业之间结算收付。

托收中现金,即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这类须向其他付款银行收款的支票就称为托收中现金。

(2)贷款资产。这是银行的核心资产业务,是运用资金取得利润的主要途径。银行贷款即指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银行贷款的种类繁多,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类:

按贷款期限的长短,可将贷款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按贷款的用途不同,可将贷款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金贷款、科技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等。

按贷款有无担保品,可将贷款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按贷款利率的不同,可将贷款分为固定利率贷款、浮动利率贷款、优惠利率贷款。

按贷款有无风险,可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即国际上通用的贷款五级分类。

(3)投资业务。这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的活动,其目的是获取利益、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银行投资的对象按照发行人来划分大致可分为:政府证券(国库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政府机构证券(如国家专业投资公司、石油部、铁道部等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证券和公司证券四大类。

(4)外汇买卖。银行在各种国际业务的经营中,必然涉及两种以上货币的收付、兑换、买进或卖出。这类业务不仅是银行为客户所提供的必要业务,而且也是银行外汇头寸的调拨和经营国外短期甚至长期资本投资和买卖有价证券所必需的活动。因此,可以说外汇买卖是银行一切国际业务经营的基础。

二、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业务,是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银行全部资金来源中90%以上来自于负债。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资本金业务、存款业务和非存款业务。

(1)资本金业务。这是指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者能永久支配的资金。

(2)存款业务。这是指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资金,客户可以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传统信用业务。吸收存款是银行重要的筹资业务活动,是对存款客户的一种负债,占银行资金来源的70%~80%,为银行开展资产业务提供了基础。银行存款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

活期存款,也即支票账户或交易账户,主要用于交易和支付用途的款项,包括支票、本票、汇票、电话转账等。

定期存款,是指存款客户与银行事先约定存款期限,并支付较高利息,到期才能支取的存款。

储蓄存款,是指居民个人为货币收入积蓄成货币资产并获取利息的一种存款。主要分为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零存整取储蓄、教育储蓄、其他储蓄等。

(3)非存款业务。是指银行以各种方式从金融市场上借入资金的业务,其目的是满足流动性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方式有再贷款和再贴现。再贷款是银行直接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以解决其季节性或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再贴现是指银行在资金紧张、周转发生困难时,将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次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

同业拆借。这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除同业拆借外,还有转抵押和转贴现。

回购协议。这是指商业银行出售有价证券(主要是短期政府债券)获得资金的同时,承诺在未来某个时期按约定价格再购回所出售有价证券的一种协议。银行采用回购协议方式融通资金,实际上是以有价证券作为担保的借贷行为,是一种新的负债方式。

发行金融债券。这是指商业银行为筹集中长期资金而向社会公开发行金融债券的一种融资方式。金融债券持有人享有到期收回本金和获得利息的权利。

向国际市场借款。即向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来弥补资金的不足。

三、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财,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两项传统业务中,银行是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参与;而中间业务则不同,银行不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常实行有偿服务。按功能与性质可把中间业务分为以下九类: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如支票结算、进口押汇、承兑汇票等。

(2)银行卡业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3)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收代付款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4)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5)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透支额度等可撤销承诺和备用信用额度、票据发行便利等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6)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包括期货、期权等各类金融衍生业务。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7)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

(8)咨询顾问类业务,是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结合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特点,形成系统的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经营管理需要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财务顾问和现金管理业务等。

(9)其他类中间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

政策性银行:期待一个华丽转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人民急需重建家园。为了筹集巨额重建资金,1948年,德国政府出资10亿马克组建德国复兴开发银行(kfw)。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以后,立即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筹措巨额款项,为德国人民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提供了大量资金。德国复兴开发银行为战后德国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也因此与美丽的莱茵河一样闻名遐迩。

那么,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呢?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是什么呢?政策性银行又将走向何方呢?

说起政策性银行,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政策性银行就是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分别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