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耐心等待就好
李二听着李承乾的话,心中不断的思索。如果贸然统一粮价,必定会引起世家不满。
李承乾冰冷的说道:“半月之内,粮价若是不稳定,长安城外,匪患必定猖獗。”
“一个月内,粮价若是不稳定。天下必定大乱。”
说罢,李承乾直接离开了朝堂,毕竟很多话多说无益。
看着李承乾离去的背影,李二竟然不知不觉间松了一口气。
心想:这个逆子总算是离开这里了。
但同样的,他仿佛又被一块重石狠狠的压在了心上。
毕竟这个事情如果真的不解决,必定如李承乾所说的那样。
“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应对当今的难题!”
李二说出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这些世家大臣所说。
如今皇室与世家之间可谓是水火不容。
现在必须要想办法缓和双方之间的关系,以谋求发展。
“启禀圣上,臣以为,商人身份卑微,不足挂齿。圣上的圣旨一出,天下商人必定臣服。”
“启禀圣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是我大唐子民,都应当遵守圣旨。”
世家大臣依旧不说话,并不是他们没有对策,而是昨夜各大家族不欢而散,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李二见这些世家大臣,都闭口不言,就算开口询问,也是推推诿诿。
显然从他们的口中是问不出来什么东西。
随即,李二挥手说道:“退朝!”
最终李二也没有写下这道圣旨,因为在李二的意识当中,他还以为五姓七望正在联手对抗皇室。
殊不知在昨天夜里几大家族不欢而散。
“唉~朕到底该如何是好啊?”李二在东宫之中不断的叹气。
长孙皇后端着一盅鸡汤走进东宫,温柔贤惠的给李二,轻揉太阳穴。
“二哥为何会如此愁眉不展?”长孙皇后十分心疼的问着。
“哼!还能是谁?就因为李承乾这个逆子,几次三番坏朕的好事。”
李二越想越是来气,如果没有他的话,现如今长安城内又如何会是这个局面?
几个世家又如何会联手共同对抗皇室?朕的精心部署都被这个逆子给破坏了。
长孙皇后轻轻的揉着李二的太阳穴说道:“高明这孩子,虽然性格顽劣,但面对大事之时,绝不会这般糊涂。”
“观音婢为何会如此说?你是没看到那逆子嚣张的样子。”
长孙皇后反而是温柔的笑了笑说道:“呵~二哥莫非是忘了,大唐的国难可都是由高明这孩子解决的!”
“想当初四弟李元霸,和高明不也是一样的性子,天不怕地不怕的。”
李二冷哼了一声说道:“四弟天不怕地不怕不假,但是四弟特别听朕的话。”
“可是这个逆子呢,处处与朕作对,坏朕的好事。”
长孙皇后慢慢的收回手,看着李二说道:“既然二哥觉得是高明这孩子坏了你的好事。”
“那二哥为何不下旨,让高明这孩子处理长安城粮价的问题。”
李二听到这话眼前一亮。
心想:果然是个好办法,既然这个逆子总是与朕作对,那就让他好好尝尝苦头。
想到这儿,李二终于是露出了笑容,赶紧提笔写下了圣旨。
而李承前收到这道圣旨之后,直接扔进了炭火盆当中。
事实上这件事情十分好解决,无非就两种办法。
第一种就是先拿一个世家开刀,抢走他们的粮食。但这种方法不可取。
毕竟,无凭无据之下,根本不可能乱开杀戒。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利用系统当中储存的黄金,通过系统商店购买粮食。
而且李承乾还能够从中赚取差价。如此以来既提高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同时,也能够赚到不小的一笔财富。
虽然这财富不会以黄金铜钱的形式来兑现,但是有粮食,就有劳动力。
秦皇时期就有木制轨道,酷似后世的火车,而且京杭大运河尚未开发完毕。
不管是修路还是修河道,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
这对自己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更何况,现在系统空间当中还储存着上次从世家手中购买回来的粮食。
所以并不用着急,去处理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