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举世难猜的灯谜
茶水很快便上了桌,小九呷了几口茶,店里也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的客人。小九品了香茶后,原本打算付账,却被店小二告知说,已经有人帮其付过账了。
“诶?可是你们掌柜的帮忙付的账?”
“掌柜的?客官,您误会了,他啊!是我们茶馆的常客,与我们掌柜的倒是有几分交情,不过人家,可是个大人物呢!”
小九瞬间哑然。
看来,此人还真是上天派来为他指路的贵人呢!
小九拱手示意感谢过后,便迈着步子出了茶馆,走了没几步便瞧见了前方的一家驿站。
进入驿站后,小九便要了一间楼上的房间,打算美美的睡上一觉。
既然是上天的意思,那他歇息一下,怕是也没什么事吧!
这样想着,小九便闭上眼睛,躺在床榻之上,没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再醒来时,已经是半夜了。
客房内的桌上摆放着早已凉透了的鸡汤和米饭。
想来应该是驿馆的人送来的吧!
但这鸡汤怎么说都凉了,他还是没什么胃口去喝了。
将包袱背在背上后,小九还是决定连夜继续赶路了。
夜色渐浓,月牙躲在云层中不肯出来,只露出了一丝朦胧之光。
当小九走出老远时才听到驿馆附近的脚步声。
仔细探知才知晓,竟是当初在碧水庄园劫走自己的那个刺客。
小九心中惊骇,踏着皑皑白雪,他死命的朝着一个方向跑去。他忽然想起了之前那位贵人的话,于是又赶忙调整了方向,向南跑去了。
直到天蒙蒙亮时,他才堪堪在一家小村庄停下了。
一大早的,各家的犬吠声,鸡叫声,还有劈木头的声音不断,小九又渴又饿,走到一家人的院门口时已经没什么力气了。
自里面走出一位老大娘,满头白发,满脸沟壑。
见了小九先是眯了眯眼睛,而后又将院中抱柴火准备做饭的老头儿唤了过来。
“老头子!这儿有个年轻人,快来快来!”
待老头儿将手中的柴火放下跑来时,小九已经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进来了。
“大爷大娘,我是个赶路的,能否求两位赏口水喝?”
老头子上下打量了下小九,见其也不像是个坏人,于是便请他进到了屋子里。
大娘家的开水还在炉子上坐着,老头子于是又去到灶台前准备烧饭去了。
小九接过茶碗,简单喝了口茶水后,这才细细打量了起来这个小屋子。
房子不大,顶棚低矮,且角落里还有碗口那么大的一个缝隙。
询问才知,这屋子只有老两口住着,儿子和媳妇去镇上做生意去了,一个月才回来一两次。
很快饭菜便上了桌,小九见二老吃的寒酸,也不打算蹭饭了。
从兜里取出一锭银子出来放到了炕头上,便打算起身离开了。
“大娘,这一锭银子,您收着,找人将这房子的缝隙堵上,这冬日里的,当心着了风寒。”
二老闻言连连摆手,大娘直接将银子拿起打算塞回小九的手中,“这银子我们不能收!”
“无妨,在下喝您一口水,二老便对在下有恩,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点儿心意,还望笑纳。在下急着赶路,就先行一步了。”
语毕,小九将银子强行塞到了大娘手中后,便大步离去了。
直到小九走出去了老远,老大娘始终还跟在他的身后。
小九急了,往回走了几步,皱眉道:“大娘,这银子您就收了吧!别再跟着我了。”
老太婆闻言羞怯的低了低头道:
“小兄弟啊!你的包袱落下了,老婆子是赶过来给你送包袱的,喏!”
小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因为自己走的太急,包袱没拿,接过东西后,小九立即缓和了语气道:
“多谢大娘了,您保重身体,若是有缘,我们还会再见的!”
大娘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目送着小九离开了。
此后的几日里,小九无论风雪多大,始终向南出发。
一路上倒也算太平。
跌跌撞撞的,终于在正月十五这一日,赶到了离川。
那位贵人说的不错,离川此地着实太平。
大街小巷,人流错综复杂,有衣着光鲜的,还有破烂不堪的,但面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欢愉。
小九随便找了家客栈,特地叫掌柜的安排了一间上房住下了。
“客官,今儿正月十五,乃上元佳节,晚上可是有灯会的哦~莫要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