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合信生物12
第757章合信生物12
这对夫妻并不愿意相信,可陈列于前的证据确凿无疑,容不得他们逃避。就在他们惊惶未定的时候,秦风披着昏暗的灯光从楼上下来,目光犀利,从他们身上逡巡而过。
“你们退休前是研发药物的工程师。”
杨父点头,“是这样没错,这有问题吗?”
他看上去有些激动,胸口剧烈的起伏,“别和我说,我们的女儿成为这个样子是和我们的工作有关!”
杨卿丝毫不客气,“正是如此。”
“反过来说,她之所以会成为你们的养女,是因为你们的工作,请别把因果关系弄错了。”
杨父气喘吁吁。
杨母在此刻展现出女性强大的力量,看似温婉的她在丈夫难以平复心情的时候,开始和杨卿和杨卿攀谈起来。
“我想知道更多。”
“我们能说的不多。”
“那就将能说的告诉我们。”
杨母眼神坚定,“若是如此,我们也知无不言。尽管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些什么有用的,可既然你们愿意找上门,那想必还是有些东西是有价值的。”
杨卿看向秦风,秦风点头。
杨卿简短有力的描述了遍,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一句话都没提及到。
他们已经查到,这对夫妻之前都是一家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专门研究和大脑有关的药物,说白了就是开发大脑,再减弱药性,制成一些提高记忆力等的保健品。
实则呢,真正的研究员研究出的东西绝对不会是只有这种效果。碍于国家法律和人伦道德,很多东西是不会面市的,只会在内部人员之间流动。
有了这个资料打底,杨卿构建故事时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直接说有一批人觊觎研究所的内部成果,故意打听了骨干们的家庭,得到这家人错过了生孩子的最佳时机,想收养孩子,最好是个女孩,立马安排了一个女孩在孤儿院,且在这这户人家身边各方放消息,目的就是让他们成功的收养孩子。
等到将孩子养熟了,也就是他们收割成果的时候。
这对夫妻惊讶,“你的意思是,如果当年我们想要男孩子,他们也能给我们安排一个男孩子?”
杨卿点头。
杨父喃喃:“这样太疯狂了。”
杨卿:“在巨大利益面前,人何止会疯狂?”
杨母则是思考了下,“你们应该还有事情欺瞒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愿意用这么长时间等待?何不如直接从我们身边的工作人员下手更简单?格、杨格她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小动作的?我们为什么没发现?”
女人的逻辑严密起来,几乎无懈可击。
秦风接话,“这也和你们的研究进程有关,目前为止,我们不知他们到底要的是哪份成果,你们又是在哪一年成果的。但相信我,他们绝对有耐心等待,就像疯狂一样,是可以传承的。”
两人又惊讶不已。
“至于你其他的问题,我们也很想知道。”
“资料到底是在这个家被泄露,还是她冒用你们的名义去过研究所,不得而知,这需要你们配合调查。”
“此外,”秦风顿了顿,“她的出嫁也是一场阴谋,你们不必介怀。”
这对夫妻叹为观止,他们当初的确难以理解杨格的选择,甚至大吵一架,才发现这个女儿很陌生。后来没过多久,他们察觉的食物开始出问题,身体和大脑总是不配合。又没过多久,女儿请了保姆来照顾他们,每日的食物总是有些奇怪的成分,他们才开始伪装,直到警察上门。
秦风:“只要你们愿意配合,我们现在就可以抓住那个保姆,且将你们送到安全的地方。”
杨卿不愿意这队长只做好事,解释,“本来我们是可以用你们引出幕后人的,杨格留你们一命,不单单是不希望警察怀疑到她,说不定还有别的用途,你们那儿也许还有宝贵的资料。不过一旦将你们纳入到警方的保护范围内,你们就暴露了,我们也错失了机会。”
两老都是一愣,杨父突然说,“你肯定不是警察。”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秦风为两人介绍,“他是犯罪心理学专家,是名教授。”
还是最年轻的教授,秦风挺想补充后边一句的,可惜时机不对,不好意思说。
杨父点头,“是年少有为,当然,也将人心看得很透,没有警察的一腔热血。”
他摆了摆手,“我没说这样不好,毕竟如果不是这位教授说出内情,我也许会犹豫下。警方的确有义务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不过作为人质,也不能吃白饭不做事,利益往往可以让合作关系更为紧密,我们研究员也不是不通人情。”
虽然这么解释了,可杨卿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这是说他不通人情?
他没多想,挺多在那瞬间有点郁闷,而在以前,他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大概是跟一群热血的人待太久了,被影响到了。
既然这对夫妻答应下来,秦风立马就联系了李潇,李潇直接将打算回家休息的保姆抓起来,对方就算用过枪,也厉害不过李潇。
而警方的车辆也很快到了,有人来拿走了这间屋子里所有的资料。
秦风也拜托这对夫妻,回忆过去快二十年里,杨格的不对劲,以及对方在他们知情和不知情的情况下,去过研究所的次数。
研究所其他还没退休成员接到电话的时候,还觉得诧异,毕竟他们都听说这对老前辈居然得了老年痴呆,没想到几年后还有被联系的机会,他们当然是知无不言。
关键性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据说杨父回忆,当初年轻的时候,他和妻子负责研发一款药物,开发人类大脑,提高某些功能,误打误撞,研究出了另外一款药物,是可以改变大脑的某些结构,副作用很大,可有研究价值。
他们研究了好几年,最终得出结论,效用虽高,可违背了人类的自然发展规矩,不符合人伦道德,应该将资料封存。
作为最主要的研究人员,他自然担当起这个责任了。不过,他很确定自己在毁掉所有资料的时候,杨格只有十几岁,没来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