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新生 - 异能小农女 - 沈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异能小农女 >

第290章新生

第290章新生

第292章新生须臾,双婶子再回来,“这也不缺人,一个个的来打听做啥,之前四下里都请不着,还怕咱发不出工钱似的!我都给回了,让过两月再来。”

香薷笑笑,“外头可都说婶子是个面冷心硬的,这人家都求到门上了,还不让干活。”

瞧着她这般窃喜的状态,双婶子过来就想撕她的嘴,“瞧瞧,瞧瞧,这丫头说的是什么话,别人不知道,婶子我还不知道,这山上的东西究竟是谁的!得,左右你就甩手什么都不干,我们累死累活的还得罪人,你倒是还好意思说这风凉话!”

香薷顺着杆子往上爬,“婶子这话可是差了,外头的婶子大娘谁不知道,要找活计就找吴家娘子,可不知道我!”

又是笑闹了一通。

紫苏看着,也很是满足这样的日子,如今她算是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当家的在山上管着事情,她就跟大郎搬着来这边住了,婆婆不在跟前,也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

虽然一开始也曾闹过,好在公爹是个明事理的,何况大郎在这,以后可是能够念书识字的,跟这个比起来,其余的又算得了什么呢,最后还是公爹做主,她就在这边住下了,别的事情不要多理会。

即便如此,隔三差五的她也拿些东西回家里,婆婆还是要孝敬着,也不管冷脸热脸只求自己一个心安。

“香薷,这个卤味作坊现在也没有什么,这不竹笋也能够挖了,连人都请不到,也不知今年还要不要做这个买卖。”

莲房虽然还在一针一线的绣着,却也答话,“小七,我跟二姐之前也商议过,这酸笋也没有多大的利,现今村子里谁也不差这么一点工钱,倒不如就村子里这些,咱们就让他们帮忙挖竹笋,收上来的做好,都供山上跟自己吃就行。”

话虽然如此,香薷瞧着他们,这要是怕麻烦而放着银子不赚,根本就不是二姐跟五姐的风格。

所以她就等着她们继续说下去。

还是紫苏开的口,“我们自己做的,也就自己这般吃着就行,外头有好些个村子,竹笋也是不错的,但那样也是不太妥当,镇子上,咱们不是也有宅子吗,要不然就找一两个人,单单的在镇子上大量收购竹笋,这样咱们请人一加工,放进坛子里,以后直接卖酸笋,没准还能多赚点银子。”

说到赚银子,现在是一个比一个乐意,反倒是一开始被笑话财迷的香薷,觉得自己很久没有干过什么事情了。

紫苏跟莲房能够想到这,香薷自然是欢喜的,不过也还是出主意,“这个不妨,大哥在镇子上不也是有好几处地方囤粮,此时又不是稻子成熟的季节,倒是不如借大哥的地方就够了,何况他那边人手也是现成的,可不比现在再找的好?”

说完,见紫苏两手一拍,“就知道你精灵,不过倒是许久没见大哥,上一次花媒婆可是又登门了,这媒人谁也得罪不得,他却也不想想。”

这才是要愁的事情。

双婶子瞧着紫苏,也感慨,“本来这些话不该对着你们说,但家里也没个正经的长辈,莲房这岁数也不算小了,这一两年定下来也是好的,至于香薷吗,我就不操这个心了!”

挤眉弄眼的瞧着她笑。

香薷莞尔,心里不由得想起傅东辰来,对于她们这些玩笑话,她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但终究还是勾起了思绪。

朱达究竟还是老奸巨猾,上一次得知三哥的消息,那头又有一批盐要运出来,而且数目很不一样。

带着人前去查探,却发现这盐,居然就不见了踪迹。

幸亏没有打草惊蛇,然后老三却还是需要呆在那边虚与委蛇,傅东辰则是因为京中的事情来回的跑……

聚少离多,香薷的心反而安定下来。

说来也实在有些奇怪。

只不过是知道两个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也就差不多了。

她不在意傅东辰是什么样子的家世,这一点不难做到,毕竟香薷觉得自己不属于这的灵魂,或者换句话说,哪怕就是这的人,也是一门绝好的亲事,但傅东辰能够做到哪些,让她很是感慨也有些意外,也实在是自己的好运气。

两个人凭空就有这样的依赖默契,也难怪双婶子会这般取笑。

眼看着麦冬能够成长得这么好,香薷也并没有担忧,但刘家如此行事,这个时候她是绝对不会认回的,没准人还以为是上前巴结。

但要回刘家,也是香薷的一个心愿,不管如何,认祖归宗都是必须的,在这样的年代,脱离家族的庇佑有多么艰难她已经一一体会到了,虽然她并不觉得这样如何不好,但麦冬的将来呢?她不能就这么代替他决定,二来,爹娘都是好的,只可惜早逝,他们定然不希望姐弟二人流落在外,也要寻机会回去好好的让他们回到宗祠,享受后世香火。

除此之外,在香薷心底里,刘家的人如此不堪,要不是他们如此,这才一有事情就推脱甚至落井下石,导致爹的悲剧,二来还巴巴的想让别的姐妹跟朱家结亲……这个结,她也记下了。

不过此时,却还不到那个时候,以后的事情一步步来,她有的是时间慢慢等着。

想到这,见燕子在树上呢喃,偶尔一个回旋,飞出漂亮的剪刀来。

燕子来来回回,这一年年间便这般过去了,一年后,两年后,怕就不是如此这般。

香薷抬头,抿嘴淡然弯弯嘴角。

很快又加入双婶子等人说的去掐艾叶做点心的行列。

未来尚未到来,趁此光阴,好好过才是正经啊!

在距龙门镇三十里地的另一个小镇,叫马鞍镇,这个镇子离县城不到二十里,瞧着虽然没有龙门镇那般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都有。

今朝三月初五,逢集。

街上更是人挤着人,一早上,就有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赶来赶集的人,把这几条小街堵得水泄不通,担着柴火的,提着自己山货的,或者就是挑着各式各样簸箕竹篓子,一一放在指定的地方开始等着主顾。

原本在街上做买卖的,譬如卖包子的,米粉摊子,更是使了劲的吆喝。

而有些人,却单单不往这人多的地方去,绕过开着酒楼饭铺的那条街,这后头还有一条比较窄小的街道,倒是没有卖什么,叫门槛巷,却时时有人往这里去,神色之中,是掩饰不住的鬼鬼祟祟。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这不,有个四五岁大的孩子,看见那闪进门槛巷的两个人,手上还拎着吃食,“娘,那边有卖糖葫芦的,我也要去!”

妇人面色一红,小心哄着。

一旁偏生有那促狭的,“臭小子,要是门槛街的糖葫芦,你还太小了些!”

妇人听闻,脸色更是通红,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要说什么话。

倒是身后响起一个女声,“哪个混不吝的!这是什么地方难道你会不知道?二愣子,你是不是门槛巷去多了,嫌你媳妇久不来找你是不是?你家没有孩子,说这种荤话也不怕打雷闪了舌头!积点阴德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