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是沈先生娶了一个好媳妇 - 八零:别惹糙汉的绿茶小娇妻 - 浪里小白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81章是沈先生娶了一个好媳妇

崔二叔坐在一旁看祖上传下来的菜谱,屋里的大灯是白炽灯,又亮又不刺眼,比家里那个昏黄的灯泡子可好多了。

沈先生给的伙食费多,只有一个要求健康好吃就行,现在他终于能专心致志做菜了。

听见李大英的话,把菜谱放下来摇摇头:“这话不对,江老板是我见过最有本事的女人,也只有沈先生这样的航天英雄能配得上她。那天我去做大席,听他们说了,江小姐一口气捐了十万块钱给国家呀!她是个伟大的女人……”

十万块钱!

李大英倒吸一口凉气,她掰着手指头都不知道十万块钱是几个零,小姐就一口气捐了?

老天爷呀!这可真是菩萨一样的人呦!沈先生命真好,娶了一个好媳妇呀!

她拍了拍身边的崔滕飞:“看见没,咱们这是遇到大贵人了,你弟弟现在能去京北小学也是托人家的福!你可不能在家里吃闲饭,这后院乱七八糟的,沈先生还不顾得收拾,你明天起早把杂草都拔了!”

崔腾飞抿了抿唇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了嘴,他匆匆吃了两口饭就搁下碗:“我知道了。”

尽管李大英要交两个孩子的‘伙食费’,江莹莹也没收,所以这两个孩子等于跟着在主家吃饭。崔腾利还好说,十岁的孩子本来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可崔腾飞十七岁正是能吃的年龄,一顿饭都要五六个馒头……

李大英奇怪的看着还剩下的馒头:“这孩子怎么了,这两天咋吃这么少,能吃饱吗?”

她只觉着自己现在就是遇到了好运气,遇到了大贵人,所以不停对崔滕飞强调这一点,对他提耳面命,白吃饭就要学会感激,就要弯着腰做人,就不能抬着头说话。

有的时候,崔滕飞甚至更想一个人回去种地,哪怕很累也比这畅快。

这段时间江莹莹很忙,中午的时候甚至不回去吃饭,沈尧便把崔二叔做好的饭给她带过去,然后再回家继续收拾院子。前院挖了一个小水坑,还打上了水泥地,四周多了许多花花草草。

江莹莹顾不得看,因为又有新的大订单,她快急死了!

江镇县两个纺织厂接连着加夜班,就算工人一股子劲也不是铁打的,中间还是要休息。现在县里和村里的生产线比产量,这缝纫机的脚蹬子都快踩冒烟了。

“老张,我们厂子昨天干了两千套,晚上又整了一千!”星期五下午管理层开会,村纺织厂的副厂长得意坏了:“我们可只有五十来个员工,这速度全国第一我也敢说!”

老张是县纺织厂的副厂长,她哼哼一声:“老李这一天才搞三千套,速度不行呀!知道我们昨天一天多少量吗?四千五百套!就这我们那几个先进劳模还不愿意回家呢!”

李厂长磨磨牙:“你咋不说你那里人多,又都是老员工?”

张厂长更得意了:“那说明管理的好!”

两个人哪次开会都要比,比质量比速度比劳模,这次订单多两个人更是杠上了,半夜下班都得撵人才肯关门。

沈晓芸现在只负责管理,有这两个帮手她也很轻松,听见两个人又争起来了,微微一笑:“都别急,江总又给咱们整了一万的量……”

上午嫂子刚打了电话过来,说是海城那边加盟店也追加了一万的订单,往京北服装厂压,朱厂长脸都挤成一团了,往独特服装厂压,负责管理的组长连连摇头。

谁不想挣钱呀,关键也得能干出来呀!

江莹莹没办法又打起了沈晓芸的主意,谁让江镇这边厂子建的最长,里面劳模也多,要说能挤出来一万的量,也就只有这边了。

沈晓芸快哭了:“嫂子,我都好几天没回家了。”

江莹莹心里也愧疚:“好妹妹,要不再扩招扩招?”

县里的服装厂加上管理层已经快八十多号人了,继续扩招下去,都能赶上纺织厂的人数了!现在江镇县效益最好的厂子除了服装厂,就是纺织厂,连钢铁厂都望尘莫及!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沈晓芸不仅仅在厂里开会,现在县里的厂长开会,她也会被书记叫过去……

嫂子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沈晓芸只能咬着牙应下来,两个刚刚还争来争去的厂长都安静了,不说了说多了胳膊疼脚丫子也疼呀!

这个月是独特集团最忙的一个月,前期订单刚刚赶完,时尚款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订单,而远在米国加州的奥运会也正式结束,第一次参加就取得了十五枚金牌的好成绩。

这下子,运动服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订单。

江莹莹忙得晕头转向,家里房子也装修好了,风格偏向小桥流水人家,内部装饰却十分现代化。尤其是浴室里,不仅全部贴上了光滑的瓷砖还安装了热水器,取暖机,马桶,比起来后世也差不到哪里去。

……

这个夏天的热气终于渐渐消失,忙了整整一个月,独特公司又要开始发工资了。

江镇村最热闹,电子厂的工人都蹲在服装厂门口打赌:“我猜至少这个数!”

其中一个男人伸出来两个手指头:“他们这个月天天晚上加班,天天晚上加班!就没停过,最起码也得两百块钱!”

羡慕的泪水从嘴角流下来,另外一个穿白褂头的汉子叹口气:“咱们啥时候能加班呀!俺媳妇在服装厂月月比我领的高,我这搁家里说话都不敢大声了!”

江镇村服装厂的工资本来就比电子厂高,而且人家效益好福利也好,时不时再加个班,上个月还领了一百来块钱呢!这个月更不得了,两百块钱那都比县城当官的工资高了!

江镇县已经今非昔比,村子里修着一条条柏油马路,都不用江昌如号召大家,村民见哪里路不好,主动就要求集资修路。尤其是家里双职工的家庭,房子大多都翻盖了,自行车和电视机快成标配了。

家里有服装厂女工的那才叫牛气,现在谁家说媳妇,打听到人家姑娘是服装厂的人,恨不得连夜把彩礼送过去。以往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现在不一样了,江镇村服装厂的姑娘可是香饽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