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流言
第79章流言
亭中血摊收尽了最后一抹夕光,次日曙光破云而出,万千霞霓五色氤氲,中心点缀着一颗未因天光明亮而淡去的星星。
霞绕明星,仿佛龙凤衔珠起舞,威鸣于天。
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1。
孟意见祝子鸢望着天边出了神,对祝子鸢道:“今日入城的时候,百姓纷纷交口呼赞,此乃天地显应,大瑞之兆,将有圣德明君应召天命而来,带领他们走向太平盛世,你说这星星出现的时机巧不巧,真够应景的。”
祝子鸢看着天际那抹彩云清然一笑,只要起得早,加上一定的气象条件便能见到这样的美景,那并非是什么祥瑞之兆。
只是这其中加了谁的手笔,能让百姓深信不疑百口传颂就不得而知了,总归是民心所向就行。
“不过外头也有些旧党依旧誓死不从,说王爷无视先帝所托,冒天下之大韪,弑弟篡位,是为乱臣贼子,难担大统。”
“咱们王爷幸幸苦苦打下的江山,重新拿回来怎么了?他们也不看看当初没有王爷,他们能坐上那高堂填饱肚子么?一群劳什子,屁股里都是废话!”贺沧气拧干了道。
孟意觉得贺沧骂得好,“他们不过就是怕王爷登基后把他们那些烂肠子的事拖出来曝世,才装得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这群人,哪个手脚是干净的?”
贺沧抻着壮实如小山的臂膀又道:“那王位要是一开始就传给咱们王爷,天阙国也不会被整成这副鸟样。”
祝子鸢收回目光,不得不说贺沧所言不虚,这天阙原本的辉煌有大半就是萧无衍开创的,而萧允的确折腾倒了王朝,还留下了个烂摊子,未来还是任重道远啊。
想起那位她从未见过面,被百姓唾骂的“暴君”,祝子鸢问道:“对了,两位副将,敢问萧允后来如何处置了?”
北平大军入城之后,迅速控制皇城内外,文武百官几乎弃降,只是萧允被如何处置的消息未曾泄露半分。
贺沧道:“我们攻入内殿时发现萧允已经被他身边最为信任的太监杨振毒杀了,不过你猜怎么着?”
祝子鸢眨了两下眸子,十分给面子地应和道:“怎么着?”
贺沧瞪眼道:“那萧允居然是假死!杨振给他下的是假死药,阉人诡计多端,差点把我们都骗了!”
祝子鸢有些不可思议:“但我听说此次命人打开城门,望风而降背叛新帝的也是这位杨振,为何他还要用假死的法子救下萧允?”
孟意摊手道:“谁知道一个阉人怎么想的呐,横竖那阉狗也做了不少恶事,被王爷一剑刺死与萧允一同丢乱葬岗里头了。”
“没想到天阙王朝,对萧允还留着一点忠心的居然是条阉狗。”贺沧啧啧道。
祝子鸢觉得萧允有些可悲,但只有一瞬,他欠这天下太多了,“王爷就这么放过了萧允?”
孟意回道:“当然不是了,王爷是故意将萧允丢到乱葬岗的,说不能让他死得体面了,总要体验一下这人间地狱,日日夜夜对着这天下寒骨忏悔才好。”
一切已尘埃落定。
冷风萧瑟,城外荒山,弥漫着尸臭味的山腰处连张纸钱都见不到。
萧允替杨振挖了个坑收了尸,以死人葬衣裹身,靠抓来吃尸体的野鼠为食,在乱葬岗茍延残喘。
他双目无神,靠着一块没有半字碑铭立起的破落木头,轻笑道:“杨振啊,熬过了这冬又能怎样呢?”
啃了口头发叟生蛆的馒头,萧允笑得面屑乱飞:“朕不甘心,朕不甘心呐。”
可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乱葬岗上,乱葬岗外,仿佛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你费尽心思想让萧无衍不杀我,保我性命,可你猜错了啊,杨振。”
就算他想死,他们也不会让他死。
那个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杀了他
……
天阙七年,萧无衍改国号为新启,有革故鼎新,重启国运之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前朝旧部被进行了一番清洗之后,萧无衍以安抚并重、惩恕相济的方式任用筛选下来的前朝官吏。
卯时初,文武官员们按照文左武右、官职高低,陆续鱼贯进入皇城。
在朝房代漏时,除了北平往日与祝子鸢交好的官员外,其他官员三两成群,相互寒暄。
有对她投来视线的官员,眼里也带了些异样眼光。
“席大人早啊,听闻席大人依旧沿任户部尚书一职,想必是陛下念着往日师生的情谊,心里器重着您老呢!席大人又经学蕴藉,日后定是前途无量啊。”
六科给事中曹郎中手执象牙笏,正对着户部尚书席知良躬身行礼寒暄。
萧无衍虽未对前朝旧臣赶尽杀绝,但能继续沿任并被加以重用的寥寥无几。
“老夫学识浅薄,得受陛下信任,只愿这身老骨将来还能为陛下尽心竭力。”
席知良额上冒了点冷汗,他压根不求什么前途,只求做好本分不出差错,能顺利归乡养老。
这位新帝可不是念着情谊才让他沿任的。
他当年并不喜萧无衍,这位皇子虽聪颖慧黠惊才绝艳,但杀戾过重,明明年纪轻轻,却总让他似有泰山压顶,莫名地不寒而栗。
祝子鸢闻声望去,只见一名佩盘雕花锦绶的五品文官正对着另外一名年老大臣恭贺,那位年老大人便是户部尚书席知良。
师生……萧无衍年少时原来曾经受学于这位前朝老臣,而且这位老臣的姓氏她总觉得有些熟悉,不知曾在哪里听过。
席知良身后的工部侍郎林森道:“我看陛下政务繁忙,废寝忘食,你说这身边无人佐理内务也不是个事。”
祝子鸢正理着朱红锦袍,脑中梳理着今日上奏内容,一听到这话,搭在衣领子上的手指止不住一僵。
林森接着道:“若有位能像席大人爱女那般,堪称咏絮之才的正后辅佐在旁,定能国祚永延。”
萧无衍登基后,林森由原来工部尚书降级为工部侍郎,而工部尚书为祝子鸢当任,他自然心有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