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重视商贾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武渣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8章重视商贾

朱棣隐约有点明白何秋想说什么了,但又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何先生,你能讲的更明白些吗?”

朱棣用谦虚的姿态向何秋问道。

何秋笑道:“殿下,我就这么说吧,如果我的肯打鸡生意能做起来,农户多养一只鸡,年底就可以多几两银子的收入,这几乎不需要他们付出什么金钱成本。

有了这多余的收入,他们可以去买点盐巴,买点米,再扯几块布,日子会过的比以前更好一些!”

朱棣点头道:“确实如此,何先生此举也是有利于民生了,本王要代百姓感谢你!”

何秋摆手道:“你要感谢的不应该是我,而应该是那些漫山遍野去收购肉鸡的商贾,是他们把银两给到了百姓手中!

如果没有他们的话,寻常百姓是不会为了卖几只鸡,走上几十公里的山路来到这顺天府都城之中,农活很忙的!

而商贾,则可以用驽马拉车,收购一整个村子的肉鸡,再卖到我这里,以量来赚钱,他们在逐利的同时,也确确实实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道:“所以……何先生是想告诉我,想要改善民生,必须要先重视商贾?”

“没错!”

何秋打了个响指道:“因为有商贾的存在,所有的货物才得以流转,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银钱落到百姓手中!

我不否认,商贾之中有一些奸商,但如果商贾够多,百姓就有了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品性更好的商贾来合作,他们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来赚取银钱,慢慢变得富足!”

朱棣沉默了。

他的三观遭到了严重动摇。

“士农工商”的思想,是管仲先提出来的。

千百年来,统治阶级一直都贯彻着这一思想。

以士治天下。

以农养天下。

至于工商,都是不足为重的。

但现在,何秋用几份肯打鸡小吃,让朱棣看到了商贾的重要性。

光让百姓吃饱是不行的。

还需要让百姓富起来。

只有富起来,百姓才能活的有滋有味,才会变得满足。

天下,由此才会稳定。

沉默了许久之后,朱棣突然站起身,冲着何秋拱手道:“何先生,多谢你给本王上了一课,本王会将商贾重视起来的!”

何秋微笑道:“看来殿下是真的听懂我刚才所说了,我这肯打鸡的生意,目前还在找合作伙伴,金忠已经加入进来了,不知道殿下有没有兴趣参一手?”

“啊?”

何秋思维跳跃的速度有点过快了,直接把朱棣给说愣了。

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朱棣才挠了挠头道:“何先生,你是想让本王出钱参与吗?王府账上的余钱不多了呀!”

何秋摆手道:“殿下误会了,我不需要你出钱,只需要你出一条运输线路就可以了!”

“运输线路?”

朱棣神情茫然的说道:“本王不是很能明白何先生你的意思,能再说详细一点吗?”

何秋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开口道:“我这肯打鸡的生意,走的是集中配送的方式,每日凌晨,将各门店所需的食材配送过去。

门店只需要用热油烹炸一下,就可以将餐品卖给顾客,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肯打鸡口味的统一性。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配送食材的速度要快,还要保证新鲜!

想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走驿路,并且在每个驿站补充保鲜用的冰块!”

朱棣顿时恍然大悟。

正如何秋所说,食材的新鲜配送,确实走驿路最快也最稳妥。

而整个顺天府,能控制驿路的,也就只有他这个燕王了。

所以拉他入伙,无疑是一件必须的事情。

想明白这个,朱棣坐直身体说道:“何先生既然都已经谋划好了,那本王岂有不答应的道理,不过本王还是想先知道一下,以这运输线路参与生意,最后获益本王能分得几成?”

何秋做出六的手势道:“六成!”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六成?”

朱棣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颇为惊诧的看着何秋道:“何先生你确定你没说错吗?本王能分六成?这……这不太合适吧?”

何秋微笑道:“没什么不合适的,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运输线路是这门生意中最重要的一环,分成时占比自然最高,殿下安心收下便是!”

其实真正按照付出成本来划分的话,朱棣最多只能拿四成。

何秋之所以多给两成,完全是因为燕王的身份。

肯打鸡想要开遍顺天府,就必须要借用燕王的名头。

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宵小之辈的窥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