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庄居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五章有惊无险的胜利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志高终于在望远镜里看到敌人的身影了,这意味着对方已经进入自己的伏击圈,接下来,就是按照计划打伏击了。

不过,李志高并没有立刻下令开火,因为距离还是有点远,李志高想放近一点再打。

然而,李志高想的是挺好,但事情却并不总按照他的意志行事,就在李志高等啊等,想等对方再靠近些的时候,忽然“砰”的一声,自己这边不知道谁控制不住的走火了。

随着这一声枪响,本来就没多少实战经验,精神高度紧张的己方阵地立刻枪炮声大作,那些年轻的士兵拼命的开枪,拉枪栓,再开枪,再拉枪栓,而那些美国人也受到了影响,机枪组虽然硬憋着没开火,知道开火也没用,但由美国人主导的75毫米野战炮的炮兵却也跟着开炮了。

看到这种情况,李志高差点吐血,气的破口大骂:“是哪个王八蛋不听指挥乱开枪?这么远开火有个屁用!”

的确,敌人距离自己这边还有五百多米,不管是恩菲尔德步枪还是春田步枪,在这么远的距离开枪,能有多大准头?又能有多大作用?

至于那些美国人艹纵的克虏伯75毫米火炮,距离倒是够的着了,准头也不错,一开始的几发校射弹都打在对方的阵营附近,可你这么早就开炮,这不明摆着告诉对方自己有大炮,而且还是洋炮吗?这是要生生吓跑人家的节奏啊,人家这次出来可是没带炮的。

的确,跟李志高预想的不错,对方在忽然遭受袭击后,先是立刻分散卧倒,然后跟着乒乒乓乓的往这边开枪,这时候他们表现的倒是挺不错,慌而不乱,有那么点训练有素的样子,但在李志高这边开始开炮,那些巡防营的士兵在遭受了一顿火炮袭击后,情况就立刻不同了。

李志高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对方在遭受炮击后,几乎都停止了射击,直接开始往后撤退,这是要打算开溜了。

“只是遭受一顿火炮啊,还没多大伤亡呢,就想着开溜?这点士气……哎,大清朝不亡没天理啊!”

看到对方只是遭受一次炮击就要撤退逃跑,李志高也有些无奈,自己吐槽了一番后,只好拿起报话机下令道:“王二彪与林三喜排听令,敌人已经撤退,你们立刻准备拦截攻击,立刻准备拦截攻击!一定要拦住他们,不能放跑一个!”

对那边下完准备阻击的命令后,李志高再次对旁边站着的郑云道:“你们也准备准备,等下先来次阻拦炮击吧,数目不用太多,打个十发火箭弹就好。”

听了李志高的话,郑云点点头,接着就用仪器测对方的距离跟方位,寻找伪装参照物,准备把自己测的数据告诉其他人。

这些炮兵刚训出来不久,各方面都很生涩,为了尽快让炮兵形成战斗力,所以采用了一些新仪器以及新方法。

所谓新仪器,就是从现代购买的glps火炮定位定向系统。

早期火炮的定位定向,主要是靠经纬仪、测距仪等设备,因此炮兵部队必须配备专门的大地测量车或相关装置,比如观测气球等等,而且使用这样简陋的设备对炮兵的素质要求很高,因为他们必须靠设备自己手动算出准确的方位方向。

但是现代的火炮定位定向系统就不同了,这种系统集成化很高,而且体积小,重量轻,移动灵活。这种定向定位系统仪器由陀螺仪、激光测距机和计算机信息处理器组成,可直接测出打击目标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等参数,并自动算出自身火炮要打击到对方所需要的距离跟夹角等参数,士兵只要按照这个自动算出的参数设置火炮就可以,从而大大简化了炮击的步骤。

不过只是这样,对这些菜鸟来说也稍微复杂了点,所以又增加了一种速成射击法,那就是预定网格对照法。

所谓的预定网格对照法,起源于早期美军在二战时期发展出来的同时弹着点技术,叫time-on-target,也就是tot同时弹着战术,简单说就是多点火炮,多发炮弹,突然打在同一个点上。这种方法不用校射弹,不追求准确的精度,只靠大面积火力覆盖以及突然袭击一个点,从而造成突然姓的大范围杀伤。

要用这种方法,就要把要打击的目标提前划分成一个个的网格,各个炮组根据不同网格自己提前制定好射击诸元,到时候同时发炮,同时射击,同时击中一个地方,好处是简化了炮兵的观测瞄准时间。

李志高的方法当然没那么复杂,但方法却十分相似,也是让炮兵提前把要打击的地区划分成一个个网格,然后己方的火炮也提前设置好炮兵阵地,所有火炮都按照前方网格对应的参数,提前设置好自己最适合的炮击诸元。

这样一来,等到作战的时候,看到敌人进入某个网格,然后各个炮组就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炮击参数,对要打击的网格进行集火射击。

考虑到士兵素质差,还给每个网格放上伪装的参照物跟标号,这样战斗时候就能尽快找到对应的网格。

毫无疑问,这种方法能够简化炮击程序,每个炮组在实际战斗中都不用再去麻烦的侧角度测距离,只要看到敌人进了哪个网格,按照网格所对应的角度跟方位参数,直接设置火炮开火就可以了,提高了射击速度。

不过,这种方法的炮击准确率却不高,毕竟敌人是自由活动的,不可能正好把所有人都进入一个网格内,所以这个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求精准的大面积覆盖射击法,但却最适合自己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毕竟这种火箭炮精准度不太好,只能靠增加火力密度,好在16门12管火箭炮的火力密度对付一个巡防营应该足够了,因此就用了这个方法。

由于是预先埋伏,所以郑云等人有足够的时间把预设炮击地域一点一点做好网格规划,又一点一点让每一个炮组都根据不同网格设定好自己的炮击诸元。

不过要是进攻的话,这方法就不合适了,还得用老办法,用仪器一点一点的测距离跟角度方位,再设置火炮射击诸元,甚至以这些人的水平,就算有先进仪器,估计也还要先发射个校射弹,根据校射弹的情况进行微调。

因此,网格化必须提前在射击地域做好参照物,然后一点一点校射。有现代化的火炮定位定向仪当辅助,这群菜鸟慢悠悠的进行比较准确的网格化校准是可以的,但要在激烈战斗中,不靠提前设置的参照物迅速找准敌人的准确方位,再计算好自己的火炮诸元,哪怕有现代的火炮定位定向仪,对他们来说也比较难,至少速度绝对快不起来。

然而,就在郑云还在忙着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距离跟方位,寻找伪装的参照物,然后找到对应区域网格,进而进行阻拦炮击的时候,又一个变故出现了,那就是自己这边的阵地上,忽然出现了一声刺耳的哨子音。

随着那声刺耳的哨子音,整个阵地也跟着响起了一片的哨子声。

李志高一听这个就知道,这是全体冲锋的命令!

没办法,由于来了很多美国人,为了保密,李志高把三个特种作战排,也就是特种作战连当作自己的私人护卫队来用,这个私人护卫队的所有训练都区别开普通部队,就连训练场跟营地也是另外开的。自然了,所有的先进武器,包括现代的通信系统,都只给特种作战连,普通部队根本没有这些高科技装备。

既然普通士兵没有配备先进的通信系统,因此普通士兵的作战方式,还是按照那些美[***]人带来的方法。

根据这时期的西方军队特色,向各部下达作战命令的方式,通常就是挥舞小旗,发射信号弹以及吹哨子这三种。

李志高倒是想过弄司号员,吹冲锋号,那会更激励人心,场面估计会更壮观,可惜时间太短,士兵的素质也不行,短期内还培养不出合格的司号员,李志高倒是可以用高音喇叭放冲锋号声,但那样的技术同样太先进,更扎眼,在目前这个状况还是藏拙的好,因此综合算来,只能用那些美[***]官带过来的命令方法。

进攻跟撤退,通常就是吹哨子或者发射信号弹这两种方式,不过信号弹的方式,一般是在大部队作战或者场面激烈的时候才用,而像目前这种小规模战斗,吹哨子就足够了,或者说,吹哨子,是班排级的命令方式,通常都是班排长来吹。

因为这些士兵毕竟文化水平还很低,因此除去特种作战连,普通士兵战斗的时候其实就只有三个命令,坚守,进攻,撤退,简单直接,绝对不会搞错。

在这场战斗中,狂吹哨子就是下令进攻的意思,发射黄色信号弹则是撤退,除了这两个命令之外的,就是坚守。

果不其然,在哨子声响起后,阵地上的普通士兵几乎同时一跃而起,一边嗷嗷叫的高声怒吼,一边快步的向前冲去!

看他们那兴奋劲,那简直就是猛虎下山,一点怕死的意思都没有,用句形容词,那就是士气如虹,所向披靡!

这个场面的确很激动人心,李志高

一开始也挺高兴,挺兴奋,觉得士气可用,不过很快他就又皱眉了,因为他看见这些冲锋的士兵冲的好像有些过快过猛!

敌人现在距离自己可是有五百多米近六百米,虽然在撤退,还击力度不强,可这么远的距离,就算冲锋,也得先小步跑,等到了二百米范围内再加速冲锋才是,现在就这么猛冲,很快就会消耗完体力,到时候没力气了,还怎么打?

想到这里,李志高的冷汗一下子就出来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千算万算,居然没算到这些普通士兵的素质了。

先是提前开火,接着就是提前冲锋,冲锋还一下子就冲的这么急……得,照这样发展下去,那些巡防营要是经验老道点,只要缓缓撤退,不,不用撤退,只需要静静等着,等自己那些士兵气喘吁吁的跑到他们跟前,以逸待劳的他们只需要一个反冲锋,来一次肉搏战,那局面可就真不好说了,要是没有后手,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

“开炮,开炮!快开炮!”想到这里的李志高立刻对正在拿望远镜观察的郑云怒吼,“郑云,看什么看还?赶紧给我开炮,齐射,都给我以最快的速度开炮,把所有火箭弹都打出去!也别管精度不精度了,打差不多就行,哪怕打不到对方,先吓唬对方一下也行。”

“可是我们的士兵已经冲锋了,万一误伤了……”

“误伤个屁!”李志高气急了,一把抓住郑云的衣领,“现在都他妈要败了,还管什么误伤?你没看见咱们的兵冲的太猛么?”

“可……”

咔嚓,李志高掏出自己的沙漠之鹰,直接顶在郑云的脑袋上:“军人就是服从命令!快点开炮!再啰嗦,我毙了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