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光荣而艰巨
除了因为涉及最底层的硬件,对工程师的技术要求更高之外,在做操作系统的道路上,还有一座或者说是一座几乎难以逾越的高山,那就是专利。专利,到底有多重要?
举个例子,市场上每卖出一台安卓手机,生产厂家都要给微软交几美元。
安卓操作系统不是谷歌公司的吗?
厂家为什么要给微软交钱?
因为安卓系统中用到了大量微软的专利。
虽然微软windows是pc操作系统,而安卓是手机操作系统,二者看上去没有什么交集。
但是一些写操作系统的最基础的方法,早在微软开发windows的时候,就被注册专利了。
安卓再怎么写,也不可能绕过去。
类似这样的专利,微软有成千上万个。
这成千上万个专利就像一堵墙,挡在了后来者开发操作系统的路上。
这就是微软的专利壁垒。
在科技行业,专利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护城河。
有了专利壁垒,后来的竞争者就再也无法超越。
即便真的绕过所有专利,或者和这些专利巨头达成和解,做出了自己的手机或者pc操作系统,接下来是更难的一道坎:适配!
如果说开发一个操作系统的难度是100,那么适配的难度就是1000。
以微软为例。
市面上有成千上万种电脑和电脑配件,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怎么去适配这么多机型?
微软会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电脑和电脑配件(包括cpu、显卡、鼠标、键盘等等等等)全部买回来。
然后在操作系统的层面上,对这些东西做适配。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数量有多巨大,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
这个挑战对于手机来说,也同样巨大。
手机操作系统怎么适配不同屏幕尺寸的手机?
在刘海屏上怎么显示?
在全面屏上怎么显示?
有的手机用高通的芯片,有的手机用澎湃的芯片,操作系统怎么调用不同的指令集?
这些逻辑都是不一样的。
迈过了适配这道坎,接下来会遇到一个更艰难的挑战,那就是形成生态。
如果说适配的难度是1000,那么形成生态的难度就是10000。
你今天做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用户还不多,用户不多,就没有人愿意为你的操作系统开发app,因为覆盖不了开发成本。
而没有人愿意为你开发app,就更不可能吸引更多的用户。
恶性循环。
微软曾经在pc时代那么成功,可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苹果和安卓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网络效应,微软就很难跟他们竞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开发自主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估算。
成功了倒还可以苦尽甘来,但资本不够雄厚,很容易半途而废,落得血本无归。
“开发自主的手机操作系统难度很大,从一开始我就强调过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历史使命,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搞,而且一定要搞成功。”
看着精神状态不怎么好,双眼有黑眼圈的苏明刚,张枫很认真的说道,
你作为项目总工程师,肩上责任沉重无比,有拼劲有干劲有紧迫感是好事,但这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拼出来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不要总是把神经绷得太紧,务必要注意劳逸结合。
作为技术管理之管理者,你主要职责是主导全局,调配资源,制定计划并保持跟进,并不需要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
苏明刚连忙冲着张枫点头笑道:“多谢张总的关心,我知道该怎么做的,只是最近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我有点伤脑筋。”
张枫说道:“那你现在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公司层面给予支持帮助的?”
苏明刚很老实的摇了摇头:“公司给予的支持力度已经足够大了,我们全体同仁都非常感激和满足。
如果硬是要说点什么的话,那就只能说咱们的人力资源还是有点吃紧,尤其是真正的技术大牛很缺乏。”
“这个我是知道的,关于人才招聘,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的挖掘,我们一直都视为重中之重。”
张枫点点头,他自然很清楚搞高科技产业,人才是关键,尤其是高精尖人才能发挥出事半功倍的奇效。
只不过别人也不是傻子,要想从别的公司、研究所高薪挖核心技术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眼前正越演越烈的世界金融危机倒是一个很好契机,想必只要钱给到位了,应该可以招到一大批真正的高精尖人才。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接着又聊了一会,张枫便送出了一瓶灵液,让苏明刚好好补一补身子。
他是苏明悦的亲大哥,又是自己重点培养的技术主管,给予适当的特殊照顾,增加其忠诚度和工作效率,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