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摸着石头过河 - 重生2004:从老实人到无上至尊 - 追梦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74章摸着石头过河

“张总,实在太感谢你了!”萧志伸出双手接过药瓶,看了又看手里很不起眼的两个药瓶。

没有五产品名称、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总之周身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标识,说它是三无产品都是在抬举它。

不过,虽然萧志并不认为这两瓶不起眼的药品,真能治好折磨他多年的瘸腿。

但他却知道张枫向来不会无的放矢,会拿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东西来消遣他,更不可能下毒害他。

“自己人不用客气,先试试看有没有效果再说。记住能量液一次不能喝的太多,喝多了消耗不了。

每天一次,每次以五十毫升,也就是一两左右为宜。”

张枫笑了笑,接着说道,“萧哥,关于足球俱乐部的事情,我慎重考虑了一下,现在确实是时候将它单独分列出去了。”

萧志顿时眼神大亮:“张总你的意思是下一步是重点发展足球项目?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张枫打趣道:“萧哥你对足球事业依然念念不忘啊?”

萧志嘿嘿笑道:“我是足球运动员出身,骨子里是热爱足球的,之前开足球学校除了自身的爱好,便是想给h国足球输送一些好苗子,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我们国家男足走向世界。”

“我明白!”

张枫笑了笑,然后摇了摇头,“只是这个难度不是一般大,恐怕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办到的事情。”

“这倒也是,咱们国内的足球环境实在有点差,不知道有多少足球俱乐部先后倒闭解散,足球这个行业水太深了。

就如咱们宁州省,曾经也算得上是甲a劲旅的鸿塔俱乐部,不是最终也没能摆脱转让解散的命运吗?”

萧志神情一下子黯淡了许多.

1994年,h国足球正式开始职业化。

足球职业化也就意味着商业化和市场化,球队开始需要赞助商。

当时,球队赞助商大概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烟酒,比如泰山将军、宁州鸿塔;

其次是家电类,像户城申花、羊城松日等。

第三类是快销品和制药企业,例如太阳神、红桃k、敖东等;

第四类是国安、鲁能、泰达这样国企背景的大企业。

一开始企业绝大多数是为品牌带来助益,企业家也大多受命于当地政府。

有些球队确实也给企业带去了极大的知名度、美誉度,曾经使得企业的产品销量突飞猛进,获得了很好的投资收益。

有的足球俱乐部甚至成为了城市名片,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即便有这样好的投资收益,但每年对球队几千万的净投入,对企业来说依旧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球队本身没有盈利能力,为企业带来的广告效应却会逐年减弱。

尤其是球队成绩不佳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反而还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效应。

但与此同时,引进国际名帅、外国球员、国内一线球员,投入却逐年增加,企业亏损因此逐年加剧。

就如当时的全兴高层传出了这样的抱怨:“每年在球队上烧大几千万,这钱干嘛不拿来分红?”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知名俱乐部赞助商退出,高昂的运作费用又使得其他有接手意愿的企业望而却步,很多知名俱乐部最终只能以解散告终。

收回思绪后,萧志尴尬的笑了笑,自我解嘲道:“张总,我确实想当然了,搞足球实在太烧钱,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

刚才我只是下意识的觉得,只要张总看准的事情一定就可以搞出名堂来,并不是建议俱乐部下一步发展重点应该放到足球上。”

“萧哥,你不用过多解释,我明白你的意思。”

张枫点点头,言归正传道,“足球俱乐部要搞,但没必要当成主业去搞,可以适当投入,但没有必要过分投入。

尤其是企业不具备足够的造血能力之前,过多的投入只会拖累企业的发展速度,得不偿失。”

“我的想法是,咱们先把足球俱乐部的训练基地搞起来,招一个懂足球的足球副总,把我们看好的一些足球苗子轮流送到国外青训营好好培养几年再说。

与其花费天价去迎进外援,还不如咱们自己培养一批好球员。

等咱们有足够的财力和球员储备后,再大张旗鼓的搞起来也不迟。

总之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不要操之过急,这事得徐徐图之才行。”

其实不仅是萧志对男足执念很深,张枫未尝不是如此。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泱泱大国竟然打造不出一支可以踢进世界杯、奥运会的国家男队,被那些鱼腩小国欺负成狗,实在令人窒息、抓狂。

等张某人搞够了钱,……

咳咳咳,还是不要太冲动,这个的到时候再说!

毕竟这玩意不是光靠烧钱就能大杀四方,一改国内足球环境。

说白了,就算自己俱乐部搞得再强那又能如何?

难道自己还真能越俎代庖,让俱乐部直接取代国家队,去为国征战为国争光不成?

凭自己一己之力真能让h国男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张枫着实没有这个自信和勇气!

只不过等自己兜里的钱确实花不完了,到时候再拿个几十亿来玩一玩快乐足球,倒也无伤大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