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珠玉琳琅
第137章珠玉琳琅
鸳鸯戏水图屏风后,放着一张梨木雕花八仙桌,桌旁仅设一只檀木刻金丝细腿椅。入宫来探亲的乌瀛珠支着腮坐在香椅上,面无表情地望着桌上的那摊七巧板,看起来她对这些玩意儿似乎很不感兴趣。就在乌瀛珠有些坐不住的时候,只听得门外传来奕詝的声音:“请问琳娘娘在吗?”
乌瀛珠闻声,立时便腾起兴致,她乐颠颠地迎上前,扬着嘴角道:“琳妃娘娘有事出去了,估计等会才会回来,四阿哥不妨先坐下来喝点茶吧。”
由于房里一直烧火盆,所以乌的脸被烘得微红,讨人爱的脸色,再配上那小朵的樱桃绢花发髻,及海棠色芍药长寿文皮绒祆,显得她格外可人。
奕詝打量着乌瀛珠,微笑着问道:“姑娘是?”
乌瀛珠柔柔地福道:“臣女是琳妃娘娘的妹子乌瀛珠,四阿哥金安。”
奕詝一把挽起她:“姑娘不必多礼。”
乌瀛珠与奕詝那冒有桃花的双眼,对视了下道:“谢太子。”
奕詝啧啧称赞道:“不愧是琳娘娘的妹妹,长得真是倾国倾城,宛若月宫仙子。”
乌瀛珠的笑意像是在唇边打了两朵花苞:“四阿哥的嘴巴真甜,夸得人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奕詝害羞地挠了挠后脑勺:“哪有,我讲的只不过是实话罢了,哎,你是在玩七巧板吗?”
乌瀛珠摆出一副不太开心的神情:“是的,不过臣女是北方人,不精通这种南方玩意儿该怎么摆弄,所以折腾了许久,都没能拼出个花样来。”
奕詝拍了拍胸脯道:“因为我皇额娘出身于姑苏,极擅七巧板,所以我在她的影响下,也对这种玩具颇有心得,不如我来教你如何拼凑好了,反正在这干等,也是无聊。”
乌瀛珠兴奋道:“好啊,好啊!四阿哥亲自教导,臣女深感荣幸!”
前头也说了,这房里只摆了一个香椅,所以奕詝和乌两人之间就必须得有一个人站着。虽然依照礼法,得是奕詝坐,乌在旁伺候,可是出于怜香惜玉的心态,奕詝竟决定自己站在乌瀛珠的身后指教。
说来也怪,这乌瀛珠的身上散发出一种迷离的香氛,那气味嗅起来既带有玫瑰的诱惑,又带有芍药的迷离,奕詝闻着,直觉得心神都被撩拨得很是亢奋。
就在奕詝心跳变快,周身发烫的时候,摆弄七巧板的手竟无意间抓在了乌那细腻的十指上。只见他仿佛像是摸到了烫手山芋似的,猛地将手抽了回来,然后凝着乌的秀发深深地吸了口气。
乌瀛珠转过头,用着那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明眸望向他道:“四阿哥,你怎么了?”
奕詝有些结巴:“呃……没……没什么,就是突然觉得有些热。”
“这寒冬腊月的,喊冷都不来不及,怎么会热呢?”
二人循声望去,原是琳妃回来了。
奕詝做了个揖:“琳娘娘金安。”
秉文笑盈盈道:“四阿哥快快免礼!哎呦,这屋里怎么就放了一张椅子?雪袖,赶紧让人再搬进来一只,让咱们四阿哥站在说话,成何体统!”
雪袖道:“是。”
秉文向乌使了眼色,示意她出去。
乌瀛珠会意,道:“娘娘与四阿哥自家人说话,臣妹也不方便在这杵着,臣妹先行告退。”
待乌出殿后,秉文邀奕詝坐下道:“因为上次太过匆忙,未能与四阿哥多做攀谈,所以今日特邀你过来说说话,毕竟本宫与你一见如故,可不能因此而生分了。”
奕詝道:“其实娘娘就算不邀请,儿臣也一定登门造访,因为您与皇额娘容貌极像,看着您就仿佛了又看到了皇额娘。”
秉文安然一笑:“真是感谢上天给了本宫一副这般好的容貌,既能够化解皇上的相思之苦,又能够让四阿哥重温母亲的温暖。四阿哥放心,以后啊,本宫会把你当做亲子一般疼爱,绝不辜负你我之间的缘分。”
奕詝恭声道:“能得到琳娘娘的抬爱,儿臣倍感荣幸。”
秉文道:“既然本宫把你当亲子一般疼,就不得不操心下你的终身大事,本宫听说你已年过十六,却仍未娶亲,这可实在是有些令人着急了,皇贵妃难道就没有给你物色些不错的官家小姐吗?”
奕詝道:“这事怪不得我额娘,近两年她曾在蒙古八旗中挑了许多格格介绍给儿臣,可儿臣始终都没有看上眼的。”
秉文饮了一口茶后,问道:“那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呢?”
奕詝低下头,垂角微扬:“儿臣喜欢那种双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双颊带有梨涡,皮肤晶莹如玉,并且喜着杏粉色衣服的女子。”
秉文抚掌笑道:“哎呦,这听着怎么那么像是在描述本宫的妹妹啊。”
奕詝羞涩地不敢直视秉文:“说来惭愧,儿臣喜欢的正是像令妹这样的姑娘,准确的说,她就是我苦寻良久的女子。”
秉文用着满漾笑意的凤眼,同身旁的雪袖对视了下:“哈哈哈,这敢情好啊,四阿哥你英俊潇洒,一表人才,能够看上家妹,是我们乌雅氏几辈子修来福分!你放心,本宫一定会向家妹传达您的心意,把她早些送到你身边伺候。”
奕詝似是有些犯难:“琳娘娘,虽然儿臣喜欢令妹,可是要让她嫁给我恐怕会有些难度。”
秉文问道:“为何?”
奕詝道:“因为额娘曾明确说过儿臣的福晋必须得出自蒙古。”
秉文的脸上闪过一瞬不快:“四阿哥,皇上眼下正在削藩,如果你按着皇贵妃的意思娶蒙古女人为妻,那便是公然要与皇上作对啊。且不说你这样做,皇上不一定会同意,便是同意了,你也会将已见成效的削藩给弄得前功尽弃。”
奕詝叹息道:“唉,这点儿臣清楚,不过皇贵妃毕竟是抚养我长大的人,不是亲娘却胜似亲娘,出于孝道,儿臣实难违逆她的意思,况且她这么做,也是为了我好。”
秉文蹙了蹙眉,挑拨道:“你觉得皇贵妃这般安排是为了你好?四阿哥,拜托你清醒些吧,皇贵妃之所以让你娶她娘家女,为的是利用你将来登基后,可以帮助她的母族恢复元气!”
奕詝道:“额娘养育我这么多年,将来适当的宽大蒙古也并无不可,权当做是还恩了。”
秉文的声音不高,却如针入耳:“若只是做到这一步倒也就罢了,可问题是万一蒙古人心不足蛇吞象呢?太子,你仔细想想你娶了蒙古女子之后的局面,养母是科尔沁人,皇后是科尔沁人,外戚是科尔沁人,就连军机大臣也是科尔沁郡王,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极有可能发生政变的呀!另外别忘了,若是以亲疏关系来判断的话,蒙古似乎更倾向于扶植与它们有血脉关系的五阿哥吧,倘若他们借着你势力重新壮大,难保他们不会过河拆桥,另推新君。”
奕詝最忌惮的就是皇位之争,每每听到五阿哥这三个字,就觉得浑身发寒,他鄙夷地问道:“额娘待我那么好,应该不会那样对我吧?”
秉文冷冷一笑:“人心隔肚皮,谁知道皇贵妃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秉文的话使奕詝的心底蒙上一层疑云,他迟疑许久后,才道:“琳娘娘,娶令妹这事还是容儿臣掂量之后再做决定吧。”
琳妃笑着理了理衣襟上的玉坠子流苏:“四阿哥要想想当然可以,不过本宫不得不提点你一句,自古皇家最无情,你做任何决定都一定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千万不要被旁人玩弄于鼓掌之上。”
奕詝低首道:“琳娘娘的教诲,儿臣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