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她用这些废料实验个水泥铺个路也不过分啊 - 太女娶亲 - 离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太女娶亲 >

第三十七章她用这些废料实验个水泥铺个路也不过分啊

第三十七章她用这些废料实验个水泥铺个路也不过分啊“大家现在所见到的这条水渠,就是大名鼎鼎的开炮渠。在贺澄还是太女的时候呢,她微服私访,来到度平当了个主簿。在当主簿之后,她便与自己的丈夫一起主持建设了这条水渠。关于这条水渠呢,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我国第一条非人工开凿,而是运用火炮技术,直接用炮轰出来的水渠。”

不知道为什么,贺澄只觉得自己的脑袋里突然响起了抑扬顿挫的女声,恍惚中还看到了个带着鸭舌帽的姑娘举着一面小旗,耳边挂着耳麦侃侃而谈。晃了晃脑袋把这些都摇走,少女沉默地注视着那龙飞凤舞的字迹,突然扭头看向心虚地后退了好几步的立春。

好啊,她就说这字眼熟,果然是立春写的!

“不喜欢?”

“不是,只是这个名字有点……不,是太有特色了。”

看了眼不远处的度平城,再看看这个“开炮渠”,贺澄也只能说这大概就是什么样的城出什么样的人,大家都说这个名字威武霸气,她又能怎么办呢?

她只能嗯嗯嗯好好好,这名字真不错地呱唧呱唧鼓掌,然后在心里给立春记上一笔。

等着,等我当了皇帝,你也别想退休!

“我倒是觉得挺好。”

没说是因为什么好,赵学思慢慢收拢自己的手,握着贺澄往前:“开始放水了。”

清澈的水流开始漫过人工打造好的水渠,贺澄听着赵学思与自己说还会再在哪里弄好高低落差,哪里安排左颜要的水车鼓风机,哪里分支流入农田。草方格已经开始冒出盈盈绿意,波光粼粼的银龙出现在黄沙之上,让贺澄看着都莫名恍惚。

“塞外江南何处有。”

夏阳轻轻地感叹了一声,脸上的笑容逐渐开始扩大:“现在好了,没了息委,度平可以继续往外拓了。”

“不只是这样,还不如说,有了这条水渠,破事儿才会更多。”

霍忻忻冷笑一声,天气开始变热,人手一把折扇的她用着扇子狠狠敲了一把自己的手心:“用水规矩,从今天开始得立起来!”

“那就麻烦您了?”

贺澄立刻把这口又黑又沉的锅往她身上一扔,趁着霍忻忻没反应过来立刻迈腿:“我先去看看之前让种的豆子怎么样了。”

“等下,你确定,是去看看之前种的豆?”

堂堂度平县领直接伸手抓住人,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八卦笑容:“我怎么感觉你不是去看地的,而是要借此机会去和人说话呢?”

作为一个有家室的人,夏阳自认为在看人这方面还是挺准。之前她看赵学思像是一头热,贺澄对他虽然有些特别,但远不到那种动心了的程度。这次开渠的事情之后,她明显感觉到这两个人有点不太对劲。

当然,赵学思对着贺澄还是那样,但是贺澄嘛——

嘿嘿,用她和丹参两个人曾经的经历打赌,小太女这是终于反应过来了。

“我知道,你肯定不会特意去找赵学思的,对吧?”

“你在说什么。”

没忍住打掉夏阳的手,贺澄稍稍整理了下自己的衣襟,轻咳一声后点了头:“我真的是去看地的。”

当然是绝对不会假公济私,也没有什么“顺路去看看某人”的想法。

看贺澄几乎和逃窜一样冲出衙门,偷偷盯着她的霍忻忻都没忍住闷笑,看得夏阳挑眉:“你怎么也学坏了?”

“青春啊,我当年也有这么一段。”

霍忻忻也不介意,笑眯眯地开始研墨:“只可惜,好景总是不长久。”

霍忻忻与丈夫关系很好,奈何天不愿见长相守,一场风寒引发的病让霍忻忻失去了爱人。两个人没有孩子,霍忻忻不乐意再找别人,举人也是她天资的极限,就这么在度平当了十多年的小官。

“你不应该只当个典史啊。”

“我只在度平这地儿熟,到别的地方去可就不行咯。”

五十多岁的女举人伸了个懒腰,拿着笔开始写字:“怎么可能像阿静这丫头,哪里都去得。”

不知道她这是发现了什么意有所指,还是单纯感叹贺澄不好好坐班,夏阳不好说,只能就这么当她是随口一提。

“可不是,年轻人就是有活力。”

“……”

呵。

霍忻忻在心里冷笑一声,装,接着装。她是考不上进士,但是她在度平官衙混了这么多年,不是个傻子。

别以为她不知道,就“陈静”和“夏阳”两个人,能巴巴得让裴明远这个镇边大帅赶来护着?

行吧,你们装,她就看你们什么时候露馅。

并不知道马甲已经掉了一半,贺澄先去巡视了一圈草方格。草方格很有用,或许是因为这个时间点沙化还没有那么严重,也或许是因为几次炮仗下来震碎了板结的沙土,草方格在地上固定得很好,长势也相当优秀。看得出来不过五年,漫漫绿意又将在这个边陲小镇上再度出现。

至于大豆,那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砂土地并不代表着不肥沃,当然肯定是比不上黑土地,但要说真的毫无价值,那也不太可能。大豆固氮,同时豆子也可以榨油,却无法与作物套种。因此贺澄也只是提出建议,让几家愿意在轮耕空地上播种的人先种植起来。现在这个时日种大豆刚好,小麦已经收了第一批,又开出了水渠,前几日播下的大豆种子都有不少发了芽,看着就让人欢喜。

“陈大人,您来了。”

主簿本就掌管农桑一事,看到贺澄前来巡逻也有不少人打招呼,却也没和在城里那样喊她阿静。贺澄蹲下试探着按了按泥土,确认水分充足后笑了笑:“不错,但要注意,茎叶不可过多。”

“诶?这又是为什么?”

“种了大豆之后根上会出个瘤子,咱们要的其实不是豆子,而是这个瘤。”

贺澄知道他们不懂,索性就坐下来慢慢解释:“这个瘤是吸养分的,同时也能够把养分吐在地里面。吃得越多,吐得越多,来年地也更加肥沃。但若是茎叶茂盛,养分都供给茎叶了,哪里给根瘤子呢?”

再说了,大豆要的是豆荚,茎叶有什么用?

只能用来喂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