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归渝02
第九十一章归渝02
得到了男朋友姑姑的认可,温言书开心得抱着衡宁狠狠亲了一口。尽管他知道,其他亲戚还对此暂不知情,但是衡宁最重视的人点了头,其他人的看法便也无所谓了。
这一路上的好心情一直延续到了温言书母亲家门口,他站定在楼下,表情慢慢凝结,然后掏出手机拨通了个号码。
“喂?”他开口的时候,面上没有一丝表情,声音也冷冷的,听得衡宁好不习惯,“你在哪儿?”
开口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暗自期待,如果对方不在家里就好了,这样他可以把东西丢在小区门卫的地方就走掉,就不用跟她打照面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到了门口才拨通电话——他不想给对方留下赶回来的机会。
但是对方愣了好久,才说了一句:“在家。”
温言书皱起眉,说了一句:“我在楼下,男朋友给你带了点过年的东西,马上送过去。”
不像在衡宁家出柜那般遮遮掩掩,温言书的性向在母亲这边,更像是报复她、让她生气的一种道具。
他似乎更想听见母亲的斥责,但许久才换来一句:“快上来。”
温言书便“啧”了一声,挂了电话。
衡宁伸手给他捏了捏肩膀,这架势似乎是要上楼打一场硬仗,生怕气势上就输了。
她一直住在老旧的教职工宿舍,十多年前,这宿舍楼算是周边颇为气派的建筑,是教职工优秀身份的代表,但这么多年,周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栋楼便逐渐在新时代的背景中,变得灰暗又破旧了。
但还是熟悉的,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哪怕楼下的住户已经搬得七零八落,哪怕楼道的墙皮也已经开始斑驳。
温言书站在楼下,抬头——那时候,她经常从那扇窗子探出头,透过镜片监控着自己的行踪。
他慢慢推开单元门,这让他想起她生气的时候,时常把那铁皮的大门摔得轰响。
他走上那台阶,想起自己曾经为了按时回家,在楼道里飞奔被崴了脚。
他走到门口,想起他在门前跪了一整夜,第二天膝盖淤青地无法行走。
为什么要回来?温言书已经喘不过气来了,他伸出来敲门的手都停下来——他简直就是自己来找不痛快。
衡宁看了他一眼,眼神很明确——不想进去咱们就走。
但似乎是听见了来人的声音,门“咔哒”一声从里打开。
还是像往常一样无处可逃,温言书觉得一阵头痛,便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会面。
抬头,面前的女人依旧戴着副眼睛,不过似乎是上了年纪,近视镜换成了老花镜,发髻还是高高盘在头上,却已经褪成苍老的灰黑。
她的腰杆依旧笔直,旧时凌厉的气质还在,只不过,遮不住的皱纹和沧桑还是让她尽显老态。
到底还是老了。
“回来啦?”母亲有些局促地问了一句,实话说,这样亲和的语气让两个人都不太适应。
温言书撤回了目光,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接过衡宁手里拎的东西,递过去。
母亲这才意识到衡宁的存在,就是的师生对视了一眼,女人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后知后觉,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衡宁点点头,以学生的身份打了招呼:“秦老师。”
大大方方,对他男朋友的身份丝毫没有怯意和隐藏。
母亲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毕竟细细回想起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三个人的沉默让整个气氛变得一片死寂,温言书似乎完全没有开口的欲望,衡宁也不方便说什么,最后还是母亲开了口:
“晚上留下来吃饭吗?”
温言书迅速接过话茬:“不了,我们出去吃。”
母亲对此似乎有些失落,但她不敢表露出来,只是轻轻应了一声。
这人再没有以前那般强势了,温言书看着面前个头逐渐缩水的女人,心道,果然还是老了。
似乎是为了缓解尴尬,衡宁跑去厨房,帮忙洗了还在水池里躺着的碗筷。
这人的家里依旧是严格的整洁,所有的东西都摆得一丝不苟,叫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衡宁又悄悄瞥了一眼书房,那里除了空旷了许多,陈设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那里有他和温言书并肩坐过的书桌,他们也算是在这里度过了无数相伴彼此的时光。
客厅里,母子两人依旧没有怎么开口。
温言书的表情自打进了门便拧得很紧,这样的环境似乎依旧能让他感到焦虑。
良久,他抬头瞥了一眼屋顶,还是开口道:“家里灯泡不太行了,有备用的吗?我帮你换了吧。”
母亲似乎没料到他会说这句,愣了半天,从书房里找出一个备用的灯泡和一把折叠的小梯子来。
温言书接过灯泡,说:“我看你窗户都已经擦过了,以后爬高上低的事情尽量不要做,很危险。”
母亲局促地搓搓手,应了一声“好”。
像是被母亲下了命令的胆小的孩子。
温言书叹了一口气,又叮嘱了几句:“有想法的话,可以去找个伴儿搭伙过日子,没想法的话,我帮你请个家政阿姨。医院那边也帮你买了体检套餐,每年都得去,不然浪费了。”
“少喝点酒,你容易头疼,冬天要舍得开空调和电热毯,一个人在家省钱也没必要。”
他显然没有久留的意思,换好了灯泡,就牵着衡宁的手,在母亲的目送中走到门口。临离开之前,还是说了一句:“我现在和衡宁在北京过得很好,你放心吧。”
一直走到楼下,温言书都没再说话,直到走出楼道里霉湿味的阴影,冬日的暖阳搭在两人的头上,衡宁才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