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怒不可止 - 我家后院通三国 - 清风明月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百一十八章怒不可止

李牧寒还招了一些许昌的读书人来到这里,作为辅导员和一些附属课程的老师。李牧寒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凭借他们的学问,教这些流民们认字读书。同时,他还发下话来,他们教这些流民,有不懂得直接问自己。如果他们教的好了,李牧寒还会给他们个一官半职。听闻这个消息,他们教书的积极性立马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些读书人,大多也是寒门出身。本身根本就没有接触到李牧寒这等大佬的机会,现在可以有机会得到他的教导,一个个都挤破头要过来,毕竟大汉为官的机会真是太难得了!

这可是一步登天的良机,谁不想捡天上掉的馅饼?

由此一来,他们一个个教书都尽心尽责,教到生气的时候还会拿出小鞭子抽打,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鞭子不管用,而且容易坏。所以他们研发了戒尺这个神器。

李牧寒看到他们发明了戒尺,不禁有些惊讶。当他听着流民们每天连绵不绝的惨叫声时,也是感到一阵好笑与欣慰。

现在李牧寒为了让流民们更快的识字,设立的了一门最基础的学科-拼音。这个东西易学上手,他先把拼音交给了老师们,然后再让其教给那些流民们。虽然拼音对他们来说很新颖,但确实好用,容易上手,他们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更有甚者还没日没夜地研究起来,最后,福伯仅仅用了一周就完全掌握了,然后又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让所有的读书人都会熟练运用拼音了。

看到他们这个进度,李牧寒感到十分惊叹,然后又对他们考核了一番,发现他们是真的完全掌握了之后,他不禁一阵汗颜,想想前世自己当初学这东西尽用了两年的时间,真是感到难以启齿。

除了推广拼音之外,他还干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对造纸技术的推广。

这样一旦有更多人学习了这门技术,那么他以后就能更快的获得新的纸张,增加自己的报纸的数量,让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报纸,从而在媒体上,获得绝对的主动权。

李牧寒清楚地记得,《三国志》上曾写到,一直到了晋朝,造纸术传到长江流域,依赖着那里丰富的造纸原料才产生比较好的纸张,才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而事实上,正是因为蔡伦的出现,纸张在晋朝才得以优化普及,导致文化飞速发展,这才间接导致了隋朝科举制的产生与推行,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由于李牧寒的出现,这些事情都被提前了,到时候说不定就没蔡伦这人什么事了。

李牧寒传授他们造纸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院初期,他希望所有的流民手上都有一本教科书,以便他们更好的学习知识。

在一些人掌握了造纸技术后,他便大量的投入生产。

李牧寒看着一叠叠厚厚的白纸张,心中很是宽慰。

他要靠着这些纸为他老爹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还要用这些纸印出更多的报纸,让其成为无形中杀敌的利器。

李牧寒早上在书院,下午的时候,会去农田看一看自己的田地。

他已经种了第四波的土豆和番薯了,在他开开心心种地的时候,外面的屯民们也是深受鼓舞,一个个干起活来也变得卖力了,晚上读书也开始认真识字,再也没有丝毫的怨言。

在他的领导与亲自以身作则的实践下,整个许昌郊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精英书院与改革屯田制走上正轨之后,荀攸负责的纸张制造以及书册印刷也是越发熟练。

从他接手这个项目的那刻起,他就对李牧寒改变了看法。

原本的荀攸,只觉得李牧寒是战场勇武的将军,为曹操的开疆扩土,攻城拔寨立下汗马功劳,有着出众的才华。但是现在的他,却已经是对李牧寒感到敬仰了,因为他的造纸术实在是太神奇了,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天为惊人。

纸之类的东西,荀攸并非没有耳闻,甚至都亲眼见过,虽然方便,但是比之竹简等物,还是略有不足。

但是当他按照李牧寒新的方法造纸之后,他却是震惊了。

这样造出的纸光滑柔软,轻薄柔韧,书写方便,甚至还能装订成册。

竹简和这样的纸一比,直接成了垃圾,用这纸书写一次之后,绝对不会再用竹简了。

他一遍遍爱不释手地摸着这些纸,一边忍不住感叹道。

“李牧寒公子真乃神人也!”

李牧寒凑巧在一旁听到了他的感叹,不过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在意。

在他看来,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牧寒教给荀攸的造纸术,已经远远超越了现在,保守估计超越了现在的水平三百多年!

纸张,最早是出自西汉,用麻皮纤维和麻皮织物切断搅拌而粗略制造成。李牧寒记得,想要形成能长久保存的“黄麻纸”,要到两百年后才会出现。

而现在的人,对纸根本没有概念!只是认为纸张不过是一种快捷方便的奢侈物罢了。根本就不适合长久地保存重要的资料与文书。

正因为如此,许攸拿到李牧寒的造纸术时,才会如此地震惊。

他感觉这纸一旦量产,势必会以迅雷之势完全替代目前的竹简。

许攸瞬间想到的,就是纸张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将会十分惊人。

这些独一无二的纸张,卖上高价,一定能赚不少钱!

然而当李牧寒知晓了他这个想法后,却是摇了摇头,然后直接授予他另外一项技术——活字印刷术。

等到李牧寒将活字印刷术学完,才发现自己先前的想法有多狭隘。

他才意识到李牧寒的野心有多大,目光有多深远。

他看着面前老谋深算的李牧寒,几乎不能言语。

李牧寒看着他呆滞的模样,却是淡然一笑。

“我要大量生产纸张,可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造纸本来就非难事,想要量产,就要大规模地投放到作坊,这样造纸的方法迟早都会流入民间~”

“我要做的,只是打破一个几千年来的规则,那就是贵族的知识垄断!”

没错,打破贵族的知识垄断!这就是李牧寒的野心!

当造纸术初具规模之后,再配上活字印刷术,就可以诞生一个新的产物——书籍。

阅读书籍的多少,虽然无法决定人才的最终成长,但无疑是提高了本家族人才产出率。

李牧寒弄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彻底打破这条规则,让寒门的子弟,有机会翻身的一条出路!

在造纸术与印刷术出现之前,贵族们对知识的垄断程度,简直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就比如前来精英书院的赵云这些人,他们不聪明吗?并不是!

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于比荀彧和贾诩这样的奇才,悟性还要高得多,但是他们之所以没有最终成才,就是因为无书可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