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山东竹枝词》(19)
菏泽竹枝词牡丹
从来国色说洛阳,
曹州几曾得天香?
姚黄魏紫催人醉,
掌红梨雪日月亢。
牡丹是中国的国粹,因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自古即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史已近两千年,唐代盛于长安,宋代盛于洛阳和四川天彭。天彭之后亳州盛极一时;再之后,“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县志》);“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曹州即菏泽市也。菏泽牡丹南宋即有记载,至清代时栽培面积已达千亩,并建有牡丹园数处,其中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为最。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菏泽牡丹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栽培面积已达五万余亩,成为中国最大的牡丹栽培、科研、观赏和销售基地。菏泽牡丹的品种十分丰富,姚黄、魏紫和掌花案、梨花雪等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野性
庄重妩媚不一同,
清秀飘逸各有称。
曹州独得是野性,
荡尽俗肠展豪风。
据介绍,牡丹的品种很多,从美的角度考察也可分为多种,如北京的庄重美,洛阳的妩媚美,上海的清秀美,广州的飘逸美,菏泽的野性美等等。“野性”二字乍听有些刺耳,仔细想想却别有情趣:野性更多地出于天然,而在今天这种盛行雕凿矫饰的年代里,天然往往才是生命力之所在,不是吗?
牡丹花会
谷雨三朝看牡丹,
万人空巷竞相传。
莫道曹州城池小,
八方十国竞相攀。
1992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菏泽市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国际牡丹花会,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商人以及数万来宾应邀出席。此后连年不断,迄今已举办过十几届。国际牡丹花会在提高菏泽知名度和把菏泽牡丹推向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柱
从来养花只为观,
何曾撑起半壁山?
旅游商贸天下客,
科技开发引高端。
说牡丹是菏泽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确乎超出不少人的想象。但据介绍,除了吸引旅游观光、提升城市品牌之外,近年来菏泽市单是销往国内外的牡丹花木,每年都在几十万株、二百多个品种以上,交易额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五。再加上以牡丹为源头或原料的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牡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就可想而知了。商品经济每天都在创造着奇迹,菏泽牡丹可称一例也。
农民画
谁说农民只种田?
画院座座立街前。
你勾草图我上色,
销遍天下展云烟。
巨野县是中国文联命名的“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书画方面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秦汉时期。由于历史的传承和滋养,巨野乡村中一直活跃着一支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的书画队伍。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民书画市场的开拓,巨野农民画的创作和销售都达到了相当规模。几年前我去考察了一次,很是开人眼界。
武术之乡
三岁童子会猴拳,
八旬老翁倒踢冠。
武术之乡武术花,
四时盛开天下安。
菏泽地处中原,历史上多为兵家必争之地,黄巢、宋江、徐鸿儒以及曹州大刀会、曹州义和团等均诞生于此。这里民间习武尚武之风盛行,单是国家体委命名的“中国武术之乡”就有郓城、菏泽、东明、单县等四处。改革开放为武术之乡带来了蓬勃生机。
宋江武校
地上翻滚天上降,
神兵龙将搅五洋。
道是表演非表演,
豪气寒光万丈扬。
宋江武校位于郓城县,始建于1985年,占地十八万平方米,设有散打、套路、跆拳道、拳击、摔跤、柔道、影视等多个专业班,据称为中国十大民间武校之首。几年前我去考察时,目睹了学员们的表演,很受鼓舞。
少女
如花少女武艺精,
伏地腾空百般情。
细问缘何受此苦,
道是自小慕群英。
那次在宋江武校观看表演时,一个俊俏的少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表演结束时我特意与之交谈了几句,很为她的精神所打动。
狗娃闹春
一日闹春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