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山东竹枝词》(12)
潍坊竹枝词风筝
百代风筝数鸢都,
画师精工两相扶。
蜈蚣百米钟馗笑,
声震明清十八湖。
潍坊风筝始于宋代,明清时期因为吸取了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的“营养”而盛极一时。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动活泼的气韵,扎制技艺也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造型优美、工艺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其代表作如“哪吒闹海”、“巨型蜈蚣”、“大凤凰”、“刘海戏金蟾”等令人心驰神往,成为中国风筝艺术的珍品。
风筝节
四月暖风绣锦腮,
八方宾朋竞登台。
万众放飞荒原日,
云涛更比海潮湃。
1984年四月,根据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建议,潍坊市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风筝节。自此,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二十多届。潍坊国际风筝节在“让世界了解潍坊、让潍坊走向世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潍坊的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风筝都广场
国际鸢都天下闻,
纪念广场展风神。
三翼精骨凌空去,
星河从此更缤纷。
1987年4月,国际风筝联合会通过决议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并决定将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设在潍坊。2006年4月,潍坊国际风筝都纪念广场落成开放。
退潮
潮来波涛百里连,
潮去泥滩不见边。
赤足走出二十里,
但见海水漫膝前。
潍北的荒凉,与渤海潍北段的滩涂有着直接关系。别处的海,滩涂再长不过百米,潍北的滩涂却出奇地长、平,从上潮线到退潮线的距离少则十几里多则二十几里。不仅渔船货船上不了岸,岸上的人要下海也只有靠两条腿;再加上盐碱和风沙,要想不荒凉都难。这是山东一景,在全中国怕是也难得找出第二处来。
荒原
潍北荒原知无边,
风沙如斗苇荡宽。
缘何滨海苍茫处,
红瓦高囱映蓝天?
千百年来,潍北都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无边的盐碱地就是芦苇和野草,但那天在横贯潍北的公路上,我却看到了几处工厂和高烟囱。陪同的同志告诉我说那是正在建设的潍北经济开发区,潍坊市要在这片两千六百平方公里的荒原上构筑起一个现代化的滨海新区,再造出一个“新潍坊”来。大哉斯言,我唯有祝福。
盐田
远看海水近为卤,
深井百米无尘浮。
盐田一望无际处,
雪山朵朵胜银菇。
山东有两大盐区,一是潍北一是胶东。胶东的盐田里盛的是海水,而潍北的盐田里盛的却是比海水纯度要高得多而且未曾受到污染的卤水。这个不同我是第一次知道,诚为收获也。
码头
滨海城市货运难,
粮煤全凭陆上转。
十年填得入海路,
天津大连顷刻间。
潍坊有一百三十七公里海岸线,却没有一处像样的港口,潍坊港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潍坊港位于寒亭区央子镇,从海边沿着一条栈桥式的入海公路少说还要跑出十几里路去。码头是小码头,吞吐的大多是煤、盐、木料一类的杂货。好在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投下巨资正在对港口进行改造,用不了多久,潍坊历史上第一个万吨级码头就可以开通了。
冬菜
一入冬季便慌张,
萝卜白菜赶紧藏。
不到明春韭芽发,
要见青绿只休想。
这是历史的回顾,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人可能觉得不可想象,对于二十五岁以上的城里人大概是不需要多说什么的。
蔬菜大棚
两根黄瓜起心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