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过龙兵》(4) - 刘玉民作品全集 - 刘玉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八章《过龙兵》(4)

事件的链条其实是被一串偶然穿起来的。本来说好的下午去学《天鹅湖》,临到上路展重阳被一件什么事绊住,华云才和夏菊、冬君回到村里赶起海;赶海盯的是蟹子,收的则是蛏子;一兜海蛏子下了一锅面条,吃了半碗却想起要给哥哥送去几碗,而一送……秋后的蟹子春后的虾。秋天的傍晚,那些膘肥子黄的小家伙们尽着兴儿地晒着硬壳,有人如果突然出现,收获是绝对不容置疑的。华云几个的脚步却没能逃过蟹子的知觉,一阵刮风似地簌簌簌乱响,满滩的蟹子眨眼间便不见了踪迹。那就只能挖。华云几个只有五个手指头,眼看手指头要挖出血来也没挖出一只。于是改成掏。气势汹汹把手伸进石缝,没等摸到蟹子夏菊先自叫起来:“哎哟!好你个臭蟹子这么毒啊……”华云说:“谁叫你本事那么大了!”她找来一截树枝,缠上手绢慢慢地向石缝里探;觉出被什么东西夹住了才转而向外抽;一只大大的肥肥的母蟹子就给抽出来了,抽出来依然不肯松一松那双又大又凶的铁钳。

“呀,这么厉害呀!”夏菊、冬君嚷着。钓蟹子算不上新鲜,钓出这么大的蟹子就是新鲜了。

“这得看是谁钓懂了吧!”华云抓住蟹盖朝向沙滩一扔,刚好把蟹子扔了个四脚朝天。蟹子把两只铁钳外加四根短桨飞快地舞动着,做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华云先是逗着咪咪着嘴笑,逗过一会儿便咯咯大笑起来。那笑带着青春的激情和天籁般的悠扬,一下子把夏菊、冬君的心照亮了;两个人立时也笑成了一团。

“华云!来一段《天鹅湖》!”夏菊叫着。

“《天鹅湖》!《天鹅湖》”冬君也拍起了巴掌。

《天鹅湖》是从一本五十年代的画报上看到,又好不容易求着县文化馆一位老师学了几段的。华云喜欢得不行,即使展重阳一再告诫是“大毒草”也喜欢得不行。一位被恶魔变成了天鹅的公主,靠着与王子感天动地的爱情终于战胜恶魔重获幸福,那是一个多么浪漫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啊!

选了一片细硬平坦的沙滩,华云脚尖一立便跳起来。“好!好——”夏菊、冬君使劲地拍着巴掌,把正在上涨的潮水的喧哗也给压下了。

蟹子钓完舞跳完,几个人各自捡了半兜海蛏子才回了家。海蛏子打面条卤子最鲜。一碗海蛏子面吃了大半,听说哥哥和他的那几个跟屁虫已经两天没进家门了,华云盛了几碗就向大队部送去:她要慰劳慰劳哥哥,也让哥哥和那几个跟屁虫分享一点自己赶海的乐趣。

走进大队部,没等开门进屋,屋里忽然传出几声吼叫:“好哇,活埋好哇!早就该把那个小子给活埋了啊!”

华云被吓了一跳:活埋?哪儿会来的活埋?

接下又一个声音说:“卓守则那小子也真算命大,要在别处,说不定早就叫人家给下酒了呢!”

华云想:卓守则不就是卓家那个肩膀宽宽,会拉胡琴的那一个人吗?他这是犯下了什么事儿?

屋里又传出另一个声音:“还是阶级斗争好哇!要不咱们到哪儿去过活埋的瘾哪!喝!喝够了,非得把瘾过足了不可!”

接下就是一片嗷嗷乱叫:“喝!喝!”“要想过瘾就得给我使劲喝!要不就别想过那个瘾去!”“门也没有哇!你是想被窝里放屁独吞哪!”“独吞才好呢,你不是刚才还说手哆嗦吗……”

华云听出是一伙醉人醉语和胡吹海谤,进门把面条一放便出来了。村里这种人多了,小酒一喝,天底下没有不敢说的话、做的事儿,华云从来都不稀理睬。出门向回走,来到村中磨房时,华云忽然被一个高个子民兵拦住了:“谁?站住!”

华云看清抵到自己面前的是一支上了刺锥的步枪,不觉吓了一跳:“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高个子认出她是年传亮的妹妹,把枪一收说:“你还不知道啊,卓守则关在里边,一会儿就要拉出去活埋啦!”

华云大吃一惊,说:“活埋?他杀了谁了?”

“这么说你是真不知道。国民党特务要登陆,特务司令就是他大伯你懂了吧?我们这可是奉了你哥的令死看的,你还是快走吧!”

华云如同掉进一座无底冰窟。活埋,在她泉水般纯净的心灵里绝对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词汇,绝对是只有从小说和电影中才能看到和听到的暴行!国民党特务和卓守则的大伯要来实在可恨,可为着这就把卓守则活埋了,实在超出了她的想象!实在比《天鹅湖》里那位恶魔还要让她难以容忍!

对于卓守则华云只接触过一次。那是一次排演节目,因为伴奏的人病了,卓守则被临时找来顶替。他提前没有看过谱子,原想顶多跟着溜一溜顺一顺,哪想溜了两遍顺了两遍,就拉得有声有调了。排演了五天,要演出时却被人顶下了,理由是他没有登上革命舞台的资格。那让华云惋惜了一通。可即使把天底下所有倒霉的事儿摞到一起,华云也想象不出卓守则会落到一个被活埋的结局!

华云害怕得不行,心想赶快回家吧,一股好奇心却固执地扯住了她的双脚。眼看高个子民兵退进墙角,华云一低头进了磨房。磨房里点着半截蜡烛,卓守则被捆住手脚堵住嘴巴,如同一只等待屠宰的牛羊扔在地下;见有人来了立刻没命地挣扎着,发着求救的信号。华云的心一下子被攫住了,一种本能的激情升腾而起;她几乎是立刻和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去,先是用牙咬用手扯,随之牙手并用,没命似地解起了卓守则身上的绳子……

逃出磨房逃出海牛岛,华云扶着卓守则爬上一辆运送鱼虾的卡车,天亮时已经跑出三百多里,停到蓝村火车站上。蓝村火车站是胶济线的大站,来往的火车很多,华云乘人不注意把卓守则扶上一辆西去的货车。这是救人时压根儿没有想到的。救人时想的只是让卓守则逃出一条活命,让活埋的暴行远离哥哥和展政委;一点没有、从来都没有陪送卓守则外逃的意思。然而她救的是一个被捆绑了二十几个小时的卓守则,是身体极度虚弱、手脚被严重扭伤和正在发着高烧的卓守则,这种情况下她如果撒手不管,前功尽弃不说,闹不好还会演绎出更加残酷和意想不到的结果。逃到蓝村华云是死也不肯再走了,救人救到这个地步,她算是尽到了责任。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一晚上不回家,家里还不知多么惦念,展重阳还不知多么火烧火燎呢!她扶卓守则躺进货架下的一个角落正要下车,卓守则忽然喊起来:“水……水……”从昨晚到现在,不,从被关到现在,卓守则就没有喝过一口水,更不要说高烧已经发了不止一天了。华云知道刻不容缓,赶紧下车接了一点水回到车上。水喝下,她再也不敢耽搁了,卓守则却又叫起了“饿……饿……”这一个“饿”字同样是刻不容缓,可以要了卓守则的命的。她好不容易找来半个馒头,卓守则已经被烧得咽不下东西了。她把手放到他的额头,额头上跟烤熟了的地瓜似的!救命要紧!说什么也不能眼看着卓守则死在自己面前!于是找水,找药,搓脚心,搓手心,擦胳膊肘,擦胳肢窝……直到火车开了,开得如飞似箭酣畅淋漓,开得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开得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离开天边越来越近了,华云还在一刻不停地在喂水,喂饭,搓手心,擦胳膊肘,擦胳肢窝……

最终的目标定在伊犁。十一年前,卓守则的姑姑卓美芹只身跑到伊犁,在农垦团里安了家,如今那要算是卓守则唯一可以投奔的去处,也要算是华云唯一可以脱身的地方了。然而风尘仆仆十几个日夜,当华云搀着羸弱不堪的卓守则出现到卓美芹面前时,卓美芹露出的是满脸的惶恐。她话没说一句,拉着二人上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朝向库尔德林大草原狂奔而去——当地公安部门几次登门,就等把卓守则擒拿归案了!

一夜跋山涉水,天快亮时农用三轮车停到山区草原一座木栅围起的小院前。卓美芹告诉说这儿就是有名的黑蜂房,住着一位落难多年的老科学家,不少内地逃难的人都在这里得到过他的帮助。卓美芹嘭嘭嘭地叫了一阵门,里边走出一位高高的瘦瘦的人,这就是老科学家了。老科学家名叫楚浩天,原是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的一名研究员,因为头上被戴了一顶“极右”帽子,八年前远离都市在这里安了家。他听卓美芹说了情况,当即把华云、卓守则领进屋,又找起了药下起了面条。

伊犁是个神奇瑰丽的边陲圣地。它地处大西北,与天山投怀入抱,却自有江南的万种风情。举目远眺,可见雪山皑皑银峰如柱;环视八方,除了青山绿水还是青山绿水。这里山区连绵草原连绵,形成了海浪般的独特景观。库尔德林大草原正是许许多多山区草原中的一个。草原上雪水清碧,雨水丰沛,高大的云杉树,繁茂的胡杨林、红桦林,漫山遍野的莺飞草长,共同构筑起边塞的神奇和瑰丽。这里是牛羊的天堂,野兔银狐飞鹿苍鹰的天堂,更是伊犁马的天堂——因为有了伊犁马,山区草原越发地身价百倍。“天下江河向东流”在这里成了笑谈:发自天山山脉的雪水和泉涌,从四面八方汇成一条伊犁河;伊犁河自西而东流过原野,把这片荒蛮之地,变成了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沃土。

在老科学家和华云的照料下,卓守则的身体不几天就得到了康复。那天老科学家领着他和华云走出了黑蜂房和那座木栅围起的小院。面前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尽处是一条弯曲的河流。河流对岸则是青山和草原。越过青山和草原,远处一座高高的皑皑的圆圆的、活脱一只硕大乳房的雪峰遥遥在望。走到一座连着一座排满草地的毡房前,老科学家说这里的牧民一年四季靠的全是一顶毡房:天暖时放牧时毡房搭在山上,天冷了放牧结束时毡房搬到山下。这里的放牧说起来也简单:冰开雪化春暖花开时把伊犁马和牛羊向山谷里一赶,勤快的人上心的人每隔三天五日、七天八日进到谷里看一看数一数就行,懒惰的人粗心的人连这也省了,埋着头只管打草打猎,等九月到来天气转冷时,赶着已经膘肥体壮的伊犁马和牛羊下山也就算是完成了任务。而每逢那时总有说不尽的惊喜和得意:比起春天进山时,伊犁马和牛羊的数量至少也要多出两成!

“哎呀好玩!真是好玩!”华云拍着巴掌。

“好玩的多着呢!走,进谷去!”老科学家把两人领进一道山谷。山谷宽不过几百米却足有十几里长,谷地里野草没膝野花拂面,数不清的伊犁马和牛羊獾兔在遨游栖息。三个人越是向里走野草越是繁茂,走到将近一半时,忽然发现一伙人排成一字阵列,嘴里喊着叫着唱着,不时还挥着树枝木棍,把伊犁马朝向谷口那边赶着。

“楚伯伯,他们这是干什么呢?”华云问。

“你们猜猜吧!”老科学家卖起了关子。

华云说:“不会是天晚了要下山吧?”

老科学家说:“你以为这是你们家呀?刚才我还说了,这里的牲畜不到冬天是不下山的。”

“那……”华云猜不出来了。

卓守则今天的心情特别好,当即接口说:“要不就是转场,转到别的草场去。”从一本什么书上,他好像看过牲畜转场的故事。

老科学家朗声笑着,说:“告诉你们吧,这是卖马!”

卖马?这么一条山谷地朝外赶怎么可能呢?

“这儿卖马可不是一只一只卖。说好一条山沟多少钱,就随着你赶了,赶出一百是一百,赶出一千是一千!懂了吧!”

华云和卓守则自小在海边长大,哪儿见识过边塞大草原!哪儿见识过边塞大草原神奇独特的风情!老科学家看出两人的惊喜,喊一声:“咱们也帮帮他们去!”捡起一根树枝进了赶马的行列。华云、卓守则欣喜不已,当即亮着嗓子挥着棍子,把马群朝向谷口赶去。

马群却并不是好赶的,越是向前,看出危险的马越是奔跑着、周旋着,不时向山谷深处或相邻的山谷逃逸。老科学家和华云、卓守则,不得不与那些逃逸的马斗智斗勇……马跑过来了华云笑。马跑走了华云笑。马被圈住了华云笑……华云的笑是那么丰富,那么自然,那么动人……卓守则和老科学家被打动了,连胡杨树和伊犁马也被打动了:一个招摇着千年不倒的枝干,一个甩着长长的尾巴围在华云身边嬉戏盘旋……

眼看几百匹伊犁马被装上汽车拖拉机运向山外,已是月光满地星光满天了。晚饭是在山谷里吃的。吃过饭老科学家回黑蜂房去了。黑蜂房里养着二十几箱黑蜂,全是十月革命后逃亡的白俄带来的。白俄们在这里隐居多年,后来转道东南亚去欧洲时就把黑蜂留下了。黑蜂体大色重,飞得高、远而且能在空中交尾,采来的蜜也就格外多、甜和营养丰富。老科学家正是靠着这些宝贝,在这片远离人群的地方活下来的。他对黑蜂的关心里透着的远不只是一般养蜂人的情感。然而老科学家心目中还有更值得关心的,就是远处那座高高的皑皑的圆圆的、活脱一只硕大乳房的雪峰了。作为原本颇有成就的地球物理学家,他从第一眼看到大乳峰时,就本能地觉出那是一座汇聚了天地精华、天山精华、冰雪精华的圣灵之地。而没有多久,他果真在那里发现了一座暖冰矿;那暖冰矿非但能够净化空气、江河,还能够净化人的灵魂,一旦开发就会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无以估量的作用。可惜的是他的发现至今都被视为幻想,没有得到起码的认同和重视。

华云没有跟随老科学家回去。草原的月亮和月亮下的草原让她眷恋难舍。西域、新疆、天山、天山下的草原和草原上的月亮,这些原本离她是太过遥远了,比梦境和神话还要遥远。命运在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的同时,送给了她一个值得永远珍惜的机遇。华云尽情地观赏着,恨不能把草原连同月亮清风镌刻到自己心上。可观赏着观赏着,一颗同样又大又圆的月亮,大海边的月亮,东沧和海牛岛的月亮出现了,她的心飞翔起来了:离开家乡已近一月,爸爸妈妈会怎么想?哥哥嫂子会怎么想?老师同学会怎么想?还有展重阳,那个对自己一往情深的人会怎么想呢……

与展重阳相识是文革刚刚开始,那时华云在学校演出队崭露头角,一次展重阳把一首歌词送给她,说是要谱了曲子请她演唱。她看看不过是几句华丽而又冲劲十足的顺口溜,就交给了指导老师。从指导老师嘴里她知道了展重阳的名字和班级。展重阳个子不高,不显山不露水,加之也没见出多少才华,华云差不多转眼间就把他忘了。部队“支左”,展工夫红遍半边天,展重阳也成了学校里赫赫有名的人物,华云依然对他没有多少好感。她生来看不惯靠着老子争风出头的人,更重要的是展工夫是爸爸妈妈的仇人,是置爸爸妈妈于苦难的人,她怎么可能与那样一个人的儿子交什么“朋友”呢。因此,尽管展重阳千方百计地讨好和表现,华云迎对的始终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是展工夫接见红卫兵文艺汇演时的那番讲话改变了一切。可即使答应了与展重阳交“朋友”,华云也还是没有告诉爸爸妈妈:朋友只是一般朋友,她是没有来由引起爸爸妈妈的猜疑或不满的。

可没过多久,事情还是传进年打雷的耳朵。他认定那是展工夫设下的圈套,为的是羞辱他和让他一辈子没有舒心日子过。华云是他的心尖子,是寄托了他大半生的幸福和期冀的,怎么可能与展工夫那么一个坏东西的儿子……他踢翻了两个暖瓶摔碎了三个鱼缸,命令筱月月火速把华云找回家,耐着性子听完了展工夫对他和筱月月的“评价”。

“爸,我敢保证展政委没有说过你和我妈一句坏话,说的全是夸奖和赞扬!”

“放屁!那小子是放屁!”尽管吃惊得不行奇怪得不行,尽管想好了千万不要发火,年打雷还是把唾沫星子喷了一地。

“人家说你是革命功臣革命英雄怎么成了放屁了呢?”

“放屁!我那功臣和英雄是打出来杀出来的,你问问谁不知道?倒稀罕那个孬种说的了!”

“人家是县革委主任,县革委主任要是成了孬种……”

“孬种!那小子什么时候也是孬种——天生的孬种!不信你问你妈,那一年是不是差一点死在那小子的枪子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