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延安文学(2021年2期)》(27) - 延安文学2021 - 延安市文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延安文学2021 >

第七十章《延安文学(2021年2期)》(27)

陕北党史回忆录连载二赵通儒遗著魏建国整理

编者按:1967年8月初,兰州大学派人来子长县找到赵通儒,请他提供西北党史相关材料。赵通儒应约写下一批材料,目前共收集到31份,其中人物材料27份(本刊去年已陆续刊发),综合性材料4份,即本文及上期刊发的《陕北党与团特委简况》。本文按子长县党史研究室保存的手稿原件刊印。

关于吴家寨、杨家园、马家坪战斗材料

1967年8月13日

一、作战日期

事已32年了。农历,公历,一时记不清楚。但有下列证明,可以查出确实日期。

1、“五一”之前,我已入城。“五一”,玉家湾由西北军委、党陕北特委、陕北省苏,共同在玉家湾召开“五一”纪念大会。赵仰圣,“五一”或“五二”把大会的传单带进城,夜间,仰圣已出城,城门已关,在十时后,仰轨同三叔父赵明德及友好革命青年,散贴传单于敌人寨门、街巷。次日,天刚亮,敌发现传单,清查户口,至午始毕,未找出贴散传单之人。我在上午九时十时,还睡未起床。

2、玉家湾开祝捷大会是“红五月”的一个纪念日,不是“五七”就是“五九”。记得我曾心中想:“今日,原为廿一条国耻纪念日”。“五一”,“五四”,确已过了。“五卅”惨案还有二十多日。

3、玉家湾开祝捷大会在第三日。第一日上午八、九时,早饭后,我同敌军由城内动身。一小时十里。十一时,十二时,快午,刚午,到吴家寨开始响枪。敌由闻声返跑到中湾,才五里,跑步,二十分,半小时,全部交枪。逃入城者,骑马半小时,四、五十分钟,跑步一时,一时半,一二十人,三马一驴先回城。(闫文旌一马。徐克钜一马。营长或副营长一马。我的毛驴一,已成光毛驴,行李、驴鞍皆被我扯下。徐之“被包”先被我扯下马,弃于路旁。战后找回徐我两人行李。得徐之“反共”文件,西式狐皮大衣。祝捷大会,刘志丹宣布奖郭立本驳壳枪一支,狐皮大衣一件。全体将士,到会群众,耳闻目见。魏家岔,日未落,吴岱峰、吴志渊、我三人看文件、材料。)我的眼镜给还。我“被包”中的六十多元银、票还公。入城四个元宝,换了一个为银洋,钞票六十左右。三个元宝在敌“传问”我的第二日,由赵仰圣又从城内带出交志丹收了,在出城前数日。六十元原拟汇兑(连三个元宝),因三个转出,留作我用。入城前,曾约定,“丢人不丢钱,丢钱不丢人”。丢,牺牲也。结果,人、钱皆未牺牲,也未伤亡分厘。

4、农历三月初四日,为“清明”。清明前数日,我已到折家坪,折兆春店内(从1924年至1935年,我皆住此店)。清明,店主请我吃饭。我的学生(1929年清涧一高教书时的)李春萱及其父母请我吃饭。我给了由北京带回的两小册《未卜先知》。一为知姓,一为知年岁。查出“清明”为公历何日,即可算出。一般“清明”为公历四月五日或六日,多为五日。

5、我父记得,我入城为三月二十九日。拙妻谈四月八日,母亲最慌恐,被释俘虏入城。大会后,下午所释已入城了。如此,“五七”为四月六日,“五九”恰为四月八日。

6、我入城前,在苏区住了5日。来,去,加5日,共为7日。赵仰圣由特委、军委到折家坪,我俩同宿旅店一夜。晚下微雨,半夜雨止。天亮,饭后,路不泥泞。我说“雨后,好走”。1935年农历,三月大。二十九日入城,三十日为“五一”。敌怀疑我在入城三、四日后。原计划“入城,只五天,要出城”。

第一日上午开始于吴家寨沟口,大路旁之小庙内(红军,由贺晋年带四马,十人枪,开始打第一枪)初射。敌之“尖兵”一个排,西来向东,开第二枪还击。不到一小时,追到(四个骑兵,余为步兵同追)中湾,收枪。贺得轻机枪,边走边学“射击”。杨家园,敌,开枪,跑步赶来吴家寨沟口。刘志丹率主力,郭宝珊率义勇军由山上向大道攻,射击东来杨家园之敌一营。贺等返回(由中湾回原来路旁小庙)加入主力战斗。作战二时左右,消灭杨家园来敌。下午全军回驻魏家岔,日尚未落,阳光在半山,约下午四、五时或三、四时也。次日上午,消灭马家坪,绥德来之敌。第三日,早饭后,上午开祝捷大会。午后,会完,入瓦市俘虏不用天晚,即二百多人入城了。下午我向玉家湾方向走了。

二、作战位置

1、按刘志丹的计划,“五一”在玉家湾开纪念“五一”大会,已准备在绥、清、安(子长)这条路上,选择战场,要打一仗。我由绥至折家坪,由折家坪至阳岸(特委在地)时,杨家园尚未驻下敌军。我入城之日(三月二十九日,五一前二日),尚未有敌驻杨家园的消息。我入城后,城内之敌,未有一班出城。杨家园之敌,为东来(不知是由绥、清、折,何地移来)。我离绥之时,绥德有很多瓦市脚户、商人,许多货物,惟候有“军队”同行。在折家坪住十多日,只有由瓦赴绥德,没有由绥赴瓦。绥德早有敌送军饷军衣要有部队赴瓦消息,但不宣布何日。我入城后,敌驻杨家园,实行蒋介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各碉互应”为使夏衣、军饷“妥善”到达。敌送我出城之部队,行前宣布,只到杨家园,互相“会哨”。(西来,东来,各相交、接。各原返。)志丹,计划打杨家园?打瓦市出来之敌?由参战者提供材料。

2、按我个人的计划。早在天津、北京未动身前,已分析、估计到,要冒生死危险。我已知道红军游击队在瓦市东门外,糖房硷(今河东村,汽车路必经。当年糖房之窑仍在。)拉豪绅。在湫峪沟把温三拉住了。也已知红军在距延川十里之贺家湾(1929年我由清涧到延川走过的地方),已消灭敌人84师一个主力连了。柳林,宋家川,义合,绥德,由汾至绥途中脚户,多方反映,我已早知红白交界各在何村何沟了。从折家坪同仰圣到特委、军委,同志丹、明方、洪涛、田夫、维德商谈,同认为“危险万难”,最好不入城去。又无人代。同志丹谈好,约好“在郊区祁家湾(有一堂兄,他请我吃饭,便衣游击队来一接)、冯家屯左右、附近,接我。杨家园我由折入苏区之沟口接。折家坪西门外,湫峪沟,界石堡,苗家沟接。过了折家坪,不易接了。”入城之后,仰圣每天开城门,必须到我家。下午,关城门前,必须出城,回报西北工委、军委、特委、省苏。日日未止。出城前三四日,已向城外我方传出消息:“商人,从绥德来信、电,不久,同货物回瓦市。”数十家商号得信、电,非只一二人说。敌已向我声明“同部队走”。且,日、夜、午试我数次。每试一次,我向外有专信。仰轨向馍铺、面铺,每日侦察敌军买面、馍(行军干粮)消息。绥,瓦,皆传敌有“大官”来瓦,实为妇女。瓦市客店由敌军“号字拟占”,表示来人要住。

我出城前,仰圣已到我家。我出城向河东、湫沟走,仰圣向冯家屯走。山头已步步有人打信号转传。志丹得我信,每日每次,不会不有布置。仰圣密言:“‘五一’会后,主力未他往。”夜间,月下,我借小便,看到三二十里附近有“尘雾”(为大兵屯伏气象。千人万马在山沟山头行动,晴夜月下,三二十里可见黄尘如雾。)判定战场不远。作战前三、四日,我为赴约,一次按原计划,堂兄请吃饭,因游击队未到,未能如计而行。一次,我借口出城给岳父祭坟,已过县河,也因游击队未来,同行妇女小孩多,又未能实现。出城之前三、四日,我已将自己的“被包”、毛驴备好,只等敌人来人,一声说“走”,立即动身。全家老小、男女、院邻,均知。仰圣亲目、亲手经过“被包”,不只一次,早将我戴什么帽,穿什么衣,眼镜,鞋袜,种种可作符号者,皆已传出,准备、防备万一途中,战争被敌伤、残、死,还要认出,找到。

1918年八月二十六日晨,我才虚10岁,不足8岁,坐在炕上,流弹在头顶二三寸处经过。因此,对我而言,1935年出城战争,精神准备相当多、久、周。意外种种,都想到,备到。后来证明“跌倒”及“实境”,还要“应变”,不能固步自封。如毛指示:“坚决对敌,丢掉幻想,从实际出发,战斗到底!”是唯一途径。

主要,是红军上下,英勇,认真作战,取得胜利。

三、指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工作委员会,陕北特委,陕北省苏。战前开会,这四个机关。

总的计划、命令、指挥人:刘志丹。

参加部队及主要负责人:红26军,红27军,红84师,红42师,老三团,红一团,红二团,抗日义勇军,九支队,赤卫军,少先队,xx支队,xx支队。

刘志丹、高岗、张达志、吴岱峰、杨琪、杨森、王世泰、贺晋年、李仲英、贺吉祥、路文昌、郭宝珊、吴志渊、高朗亭……。只负伤者廿余人。

四、战果

甲、全歼敌三个主力营。战场打死敌两个营长。出城之营长骑马逃入了城,同徐克钜及闫文旌(86师,军需)。打死敌连长六,俘二。出城的四个连长同先逃入城了。战死敌士兵、班、排长,约二百名。沿途,三个战场。战尸,在王家坪(吴家寨附近)及马家坪(丹头附近,杨家园往东)两战场最多。出城之一营,沿途死不到十个。缴获步枪千二百支,短枪近50支,轻机枪60挺,子弹十几万发。迫击炮二。敌三千人的夏军衣、衬衣。敌一个团三个月军饷银洋数万元。军医三人(护士,二)。一团人药品(三月量)。收音机(七灯)一。风琴一。五百烛光汽灯二。士兵俘获千余人。敌团长、营长、军医官的女人三名。缝纫机二。商品六百多驮。商人二、三十人。……。

乙、三日内,自动参军的青年农民近千人,红军迅速扩大。白军士兵,志愿参加红军者二百多人。

丙、战后未及一月,驻安定敌一营,自己逃入瓦市。永坪一营同。延川一营,逃入清涧县城。我得安定、延川两县城,永坪一镇。

丁、保安(志丹)、安塞、安定(赤源、秀延。只留瓦市一据点)、延川(延水县)全境,清涧(只留县城)大部,延安一部,延长接延川地区,靖边接赤源地区,七县的赤色苏区根据地,由不固定的游击区,成了巩固的大块,纵横千里的“红区”。有近三十万苏区赤色公民。乡、区、县干部、人民兴高采烈。游击队、组,如雨后春笋,日增月盛,声威震动国内外。敌军死守据点,一个营也不敢出动了。

戊、红军的武器、衣服,超过了86师(井部)。士气、供给超过了困守瓦市、清涧之敌。(夏衣未到。我已先着)

庚、给瓦市、绥德、清涧、延安四个城内,各送入二百多俘兵。敌大恐慌。白区人民,不再相信敌军欺骗宣传。

五、群众反映

甲、红军无敌。

乙、自动参军成了浪潮。

丙、慰劳络绎。

丁、游击队活跃。

戊、开辟苏区之风突起。

己、党、政、军、民,主动对敌斗争,不再只逃。

庚、分田高潮。

辛、开始苏区建设(政、教)。

壬、歌颂党,红军。

癸、捷报飞传。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内蒋匪帮忙调兵遣将。

赵通儒追记

应甘肃兰州大学

西北革命史上应特写的史实

1967年8月31日

毛主席、党中央统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全体将士,到瓦窑堡歇脚,出师抗日,是中国过去六千年历史总结,新中国共产主义,今后亿万年开始的大事,应该专记专写。

西北地区,从1924年有党有团,到1935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地方、局部到西北、华北、华中、东北、全国,联系,成为一体,1935年是个关键。1935年是西北屡败屡起,终得大胜利的一年。是十年之苦的成果。不提其他,只就战例、战史,应把下列各次胜败记录下来:

一、贺家湾胜利(离延川县十里处。北门外)。歼敌84师一个全连。

二、攻克安塞吊儿沟、安定蟠龙天字塬、安塞李家塔、保安永宁山,六县地主民团寨子的胜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