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延安文学(2021年5期)》(34)
爆炒蛇肉柿子椒王子敏
麦秋大忙的季节,学生娃都放了忙假,能上山的都上山了。我和三宝——小队的手扶拖拉机手,也只能一个人在场院碾麦子,另一个人上山去收麦子。
一天中午,我扛上两头尖的长扁担,拿上磨得飞快的镰刀,随着其他社员从我们住的小米桃子沟,爬到了山顶。
顺着山梁上的小路,一路向东直奔我们小队最偏远的麦地。
路途遥远,并且一路慢上坡,来到地头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坐在地头我用白羊肚的毛巾擦着汗,坐在地头休息。
从鹿山沟到这块坡耕地,足有五六公里远,紧走慢走到了地头也要一个多小时,还没有开始割麦子,人已经有了筋疲力尽的感觉。
看着麦地里长势喜人的小麦,知道是少有的丰年。心里盘算着长得这么好的小麦,十几里山路能担回去吗?心里不打鼓那是假的。
队长招呼着大家干活,喊到:“噢——搂造(开始干活)了,今儿个,割够每人一担麦子,就回去,大家都快些儿。”
抽烟的男人们收起了烟荷包拿起了镰刀,把两头尖的长扁担插在地上,随着队长的呐喊开始割起了小麦。戴着花毛巾的女子们,从地上爬起来跟在后面,割起了麦子。经验丰富的社员在畔畔上,割着柠条,把割下来的麦子三掐或两掐一捆,捆得结结实实。
很快每人一担麦子割完了,社员们拿着自己的扁担,开始将麦子插在两头尖的长扁担上。老乡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惯麦”。
这惯麦可是个技术活,惯不好散在半路也是有的,如果平衡不好,你休想把麦子担回去。
与我同岁的社会,老实憨厚,平时和我在一起耍得挺好。社会上学不多,早早地就在队里受苦了,他中等偏下的个头,四肢发达,身体魁梧,多年受苦生涯已经让他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农活。
我们一起上山受苦的时候,他经常在我旁边,时不时地帮上一把,并且,从不多言多语。当我表示感谢的时候,他反倒觉得不好意思,常常咧咧厚厚的嘴唇,冲我一笑了之。
麦子割完了,社会拿上我的两头尖的长扁担,就往山上走,并且叫我跟在他的后面。我有点懵,附近就有捆好的麦捆,为何要舍近求远呢?
我不敢怠慢赶紧跟着他往上走。社会熟练地帮我惯好了一担麦子,示意我先往回走。
我担起了麦子,不解地问道:“社会,为啥爬这么高担麦子?”
“憨憨,高处的麦子干,下面的花红(没有干透)麦子重得太太哩。”社会说完掉头又往下面走去。
一边走一边说:“你先回克(去)。”
我望着社会的背影心想,社会把轻的麦捆叫我担上,自己却下去担花红麦,还说我憨?
挑起担子我不敢怠慢,赶紧沿着山梁上的小路往回走。
担子压在肩上,借着麦捆有节奏地上下运动,两只脚捣蹬得更快了。走在山梁上,山风吹着我身上父亲给我的灰色的确良衬衫向后飘着,遮挡着仲夏的焦阳。我越走越快,真正体会到为啥“闲走的赶不上担挑的”。
我在前面走,社会一直没有撵过来。转眼到了小米桃子沟,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开始下山。正当我下山拐弯换肩的时候,忽然看到一条长度接近一米的巨大的蝮蛇,趴在前面的麦捆上。我当时吓了一跳,仔细看看蝮蛇似乎没有攻击的意思。我继续往下走,拐弯处我再一次换肩,把放在另一捆麦子上的镰刀取下,紧紧地握住刀把。当再一次换肩时,我迅速地举起镰刀,向蝮蛇的头砍去,蝮蛇的头滚落到了地下,身躯留在了麦捆上。开始没有头的蝮蛇还在扭动,一会儿就一动不动了。
下了山,过了河,我担着麦子走进场院。
当我刚刚把麦捆放下,先我一步进入场院的高金亮高声呐喊着:“蛇!蛇!”
“金亮,不怕。我晓得了。”我轻松地说道。
“这可是条蝮蛇,毒得太太哩。可要小心些。”金亮说着手握镰刀,小心翼翼地走过来。
“小心个毬,头都留在山里了。”我看着金亮小心翼翼的样子笑着说。
“哎呀,你能行。刚才可把我怕了一下。”金亮走到没了头的蝮蛇跟前,仔细看了看,顺手抓起了蝮蛇。
“金亮,来帮我个忙。把这蛇皮扒下来。”我说。
“能了。”金亮说着就开始扒蛇皮。
我拉着蛇肉,金亮拉着蛇皮,我两个面对着面,使劲一拉,一张完整的蛇皮就扒下来了。
“王志明,你要蛇肉做甚?”金亮拿着刚扒下来的蛇皮问我。
“当然是吃了。”我回答道。
“能吃吗?”
“肉,怎么不能吃?”
“好吃吗?”
“好吃。”其实我从来没有吃过蛇肉,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荤腥了,看到蛇肉就要流口水,我猜想一定好吃。
“怎么吃?”
怎么吃?我还真的没有想过。琢磨了一下,回答道:“炒着吃。”
“肉都是煮着炖着吃的,咋能炒着吃?”金亮感觉我说的吃法违背了他的认知,接着说:“你瞎说着呢,蛇肉不能吃。”
我拿上镰刀,扛着扁担提着没了皮的蝮蛇肉,往我们住的知青窑走去。
来到我们住的小米桃子沟的沟口,迎面遇见了刚刚下山的社会。他担着花红的两捆麦子,终于回来了。
“提了个甚?”社会看到我提了一条红红的肉问我。
“蝮蛇肉。一会儿过来吃肉。”我说。
“可不敢吃,蝮蛇可毒了。”说罢,社会加快步伐向场院走去。
社会和我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发现他担的两捆花红麦子,压得扁担微微地向下弯,走起来也没有“沙沙”的声响。看着这个说我“憨憨”的憨憨,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路过小队菜园子,负责种菜的顺娃大(父亲)主动和我打着招呼,跟我说:“王志明,你咋胡日鬼的,你拿来的大辣子,长得可大了,可一满(一点)不辣。”
“那本来就不是辣子,那叫柿子椒。是一种蔬菜,炒着吃可美了。”我接着说:“给我摘上几个,我晚上炒着吃。”
顺娃大告诉我:“才将(刚刚)队里分过,你窑里现在就有了。”
听老汉说刚分了柿子椒,我的精神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