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千门城中悄然流…… - 我在古代搞基建 - 小静子swag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9章 千门城中悄然流……

千门城中悄然流传着一个传言。

据说魏家昨日决定投诚于太子门下了!据说昨日魏家家主不仅见了代表太子而来的崔家人还收了代太子送的重礼,为表忠诚还将其他家来请他出山之人软禁在了府中。

有人怀疑,“这不能是真的吧!魏家家主哪有这么蠢,搞得这么大张旗鼓。”

“哎!这你就不懂魏家家主的良苦用心了,这招叫无中生有,魏家便是要我等认为这消息是假象,是不可能发生的,在天下人都认为这就是假消息时,化无为有化虚为实,要的便是这种出其不意!”

听见解释的人立马发出惊叹,“原来是如此,不愧是以擅兵闻名天下的魏家,这招高啊!”

消息不知从何而起,却在一夜之间散布在千门的各个角落。

若有怀疑的,自会有人来给他将这事掰碎揉开了分析,宗旨就是一个,告诉百姓这个消息就是真的,若有其他声音出现,也会有人在耳边说是魏家的计策,是故意为之。

在这种填鸭式的流言中,千门的百姓们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看到了事情的真相,魏家就是投诚在了太子门下,为了掩盖这像假消息的真消息,还特地将真消息放了出来,目的就是迷惑百姓。

还有人守在魏府门前观察过,昨日进府的人确实无一人出来。这事在千门百姓眼中看来就更佐证了传言的真实性。

魏府。

魏华坐在上首,愁得眉毛都皱成了川字型,昨日在请了诸多大夫做了各种尝试后,总算让昨日来魏府之人醒了过来。只是那些人虽醒,却口不能言,手脚不能动,只能如活死人般趟在榻上。

昨日来魏府之人并非什么大富大贵有权势之人,但就是这些人,身后代表的是各个势力。如今这些人在他魏府出了事,这责任魏府说什么也逃不脱。

“那逆子还没找到?”

“城中都寻遍了,没找到,许是已经出了城。”

“出城找!说什么也得把那逆子给我抓回来。”魏华气得摔了个茶杯。

又想到什么,脸色更青了,“还有,赶紧将城中的流言压下去。”

魏万霆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一边要操心儿子的伤势,一边还要处理外边的流言,此时听了这话,只疲惫道。“压不下去了,如今咱们说什么外头百姓都不会听。”

以百姓那套信以为真的理论,魏府越解释反而会让他们坚信一开始的传言,越描越黑。

“造孽啊!这是天要亡我魏家啊!”

……

顾月照听完小乞丐带来的消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她这波就叫占领舆论的高地。

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很多谣言甚至不需要多闭环的逻辑,只要有个看着是那么回事的理由,那么第一次接触这个消息的人便很容易去相信。这种信任感一担建立,往后想要推翻就难了。便是经历了千辛万难澄清了谣言,所形成的社会舆论也不会有谣言时那般大。要命的是,在谣言一开始传播时便是怀疑也忍不住去讨论去传播,那么谣言波及的范围就大了,最后没人会管这件事的真假了,无人会去追究谣言中事件发生的动机,逻辑是否能完美自洽,会忽视其中与谣言相悖的细节。

他们会把流言当真相。

这波流言听着虽是不痛不痒的几句话,但对魏家却是致命的打击。

身在长公主地盘上却传出投诚太子的消息,无论真假,以长公主的霸道性子,都不会再给魏家任何出头的机会。

便是这会魏家转身投诚长公主,也再难得到重用,不会得到重用便罢了,还会落下个墙头草的名声来。魏家也不可能真的投诚长公主,如今局势未明,如此早早下注,便是拿整个魏家冒险,以魏华的性子,想必不会如此干。

这般则会把长公主得罪得更狠,这也算一种另类的表态了。相当于魏家对长公主挑衅说‘看!便是我被架在火上烤,我也不会选择效忠你!’

这换谁能忍?经此一遭,长公主往后定会狠狠按住魏家半分不得动弹,想要再崛起就难了。

林诺听完顾月照的解释,又将事情从头到尾缕了一遍,才将整件事串联起来。她之前接触的都是家长理短,商贾之事。

政治,那是远在天边的云,就是看着都觉得飘渺遥远,更从未想过去碰触。

跟着东家这几日她才明白了何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明明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其后却牵扯众多。

她还是不明白,“那东家为何不选魏家其他人,而是选了魏七郎呢?”在她看来,魏七郎虽然不错,但到底是个刚及冠的郎君,所经之事远不如魏家其他人多。东家既然是为找带兵人才来千门,为何不找个经验老道之人,反倒费老大劲寻了魏七。

顾月照听了林诺的话才发现自家的商务组组长对自己盲目自信有点超标,“傻孩子,你家东家我无钱无权无势,除了无路可走的魏七郎,谁肯跟我走,自信是个好品质,但咱们还是的认清自己呀。”

“再一个,拐带魏家其他人,你便不怕行到半路被长公主的人截杀?”从在余槐城决定来千门时,她便没有想过能请得动魏家嫡系子弟,她的目标一直在庶系和旁支身上,青鹿谷如今太弱小,还吃不下那般大佛。

怕撑死。

魏全缨就刚刚好,和魏家不和,会机关术,能想到用流言之力去断魏家后路,脑子也呆不了。

她来千门这趟,虽有些惊心动魄,但是半点没亏,还捡了个宝贝回去,值了。

此间事了,也该回去了,也不知余槐城的春耕安排得如何。

顾月照留下两人在千门接应城中的乞丐,其余的人当日立即起身回余槐城。

魏府一直未停止过将魏全缨找回的念头,只是千门城外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道路四通八达。

这样的高处是去哪里都方便,坏处是去哪都太方便了。出了千门城,再想寻一个人,那就真是大海捞针。魏府如今正处在风口浪尖,也不敢有太大动作,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毫无收获。

黄泥路的官道上,一行人正朝着千门城相反的方向而去。

牛车上多驮了一人,黄牛不耐的甩着尾巴,鼻子中不断喷洒着热气。

护卫组三人明里暗里悄悄打量这个东家特别为之跑一趟的郎君。

长得倒是高,和东家站在一起时,还比东家高了一个头。如何他蜷缩的坐在牛车上,看着有些可怜巴巴。

青年郎君穿一身蓝色短衫,料子是棉布,在他们眼里是好东西,但和他们远远见过的那位魏十三郎君身上穿得可逊色得多。

脸又白又俊,比好些女郎要都要好看,青鹿谷中,除了东家,再没人能比得过。

林娘子也好看,但瞧着也比这位魏七郎要逊色些。几人心中忍不住怀疑,长得这么好看,真的能指挥他们打架嘛,怕是连他们三人都打不过,若是没些实力,谷中兄弟可不会服气。看来这位长得好看的魏七,还有得哭呢。

魏成缨任三人看,他自巍然不动。牛车颠簸,他支着腿,眯眼看着渐行渐远的千门城墙,眼神沉沉,不知在想什么。

牛车晃晃悠悠走在路上,后面跟了密密麻麻的一串人,和上次的逃难不同,这次他们有吃有喝还有牛车,不必花费大把时间用在走路生存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