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空谷幽兰,清风……
空谷幽兰,清风徐徐,这是离青鹿谷不远的一个小山谷,不便视于人前的作坊都设于此。
谭见青自从接顾月照所给的水泥方子后,积极得很,整日在此处与工人吃住,势必要将水泥研究出来。
一件物品的从无到有从来都不是容易的。
水泥有方子,材料也易寻,却难在一个材料的研磨上。
自己做的水泥配比是对的,但很难将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或是可以研磨成粉也要花大把时间。谭见青这两月便是为此事而忙,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特地让人去山上搬下两块巨石,做成石磨,这下粉末倒是磨出来了,但石磨太大,推磨就要五六个人,一天也磨不出百斤水泥,顾月照来看过,水泥可用,就是生产力太低下。
为着生产水泥,前前后后花了无数精力财力,一日才百斤怎么能行?也想过用牲畜拉磨,但是情况并未解决多少,一日产出水泥的量还是很有限。
为解决此事,她在商城买了做手动研磨机的方子,可又遇见了个难题,无铁匠能人打研磨机中的机关齿轮……
余槐县倒是有铁匠,只是平日多打些铁锅锄头菜刀等物,顾月照要打的机关齿轮形状怪异不说,大小还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实在是愁秃了一众铁匠的头发,但东家要的东西,便是在难,以宋祥为首的铁匠们也硬着头皮上了。
如今已是八月中,地里粮食熟了,乌四娘和宋大志都放下手头之事,准备秋收之事。
而顾月照放下秋收来此正是昨夜谭见青送信告诉她研磨机中的机关齿轮打好了,他按照图纸安装后,果然能使用,今日特地叫她过来看看。
顾月照立马抛下手头上事跑过来,商城买铁限购,为这个研磨机可是花光她这个月两次的购买机会。宋融带着人到处去寻铁矿了,五日前传了口信过来,说在余槐县丰灯镇发现了一处小铁矿山,只远水解不了近渴,铁矿发现了也还是矿石呢,研磨机中要用的可是生铁,葫芦谷哪有那玩意,少不得从商城购买。
只见那研磨机有个木头做的大肚子,大肚子饿一边是个高高的漏斗,那是进料的地方,大肚子另一头则是出料的地方,大肚子中横向生出了两根活动的横杆,只用人踩动横杆,便可以给研磨机提供动力使其工作。
将砖厂烧坏的陶瓷碎片、生石灰、晒干的黏土、草木灰还有铁匠铺产出的铁炉渣按比例混合放进大漏斗,踩踏横杆的咯吱咯吱声传来,大木头肚里咔嚓声,出料口渐渐有东西流出来。
顾月照蹲下,抓了一把刚生产出来的水泥,还是不如现代机器化生产的那般细腻,但古代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有了机器,产量提高了不少,但是所需人力也不少,两个大汉不停歇的踩踏研磨机半个时辰可产水泥三百斤左右,顾月照看得分明,那两个大汗从横杆上下来时,身上的布衣都被汗湿透了。
“我看谷中有个河沟。”
“是有个河沟,青鹿谷周围的小山谷不少,选此处便是因为这有个河沟,方便吃水。”
南方多河多水,有个河沟不算什么惊奇的,她刚来时看河沟虽窄,但上游水从山上流下时速度很快,可以尝试下利用水作用催动研磨机的动力。
“谭大哥可知水车。”
“知道。”
“研磨机半个时辰可产三百斤水泥,但却需要两个情壮半刻不停的踩踏横杆,谭大哥可有想过让外力催动研磨机工作?”
这倒是谭见青没想过的,“东家有何高见,请说!”
顾月照拿出张纸,在纸上大概画了山,河,和他们如今所在的位置。
“你看山,河的位置,山高谷平,河水至上留过便会产生动力,咱们在此处架上一辆水车,水车上安装竹管,研磨机的位置可放在此处,竹管的另一段连接研磨机,如此一来,水车抽上来的水便可以代替人力实行踩踏的动作,从而促使研磨机工作。”
顾月照说完,谭见青一时没有说话。
他年少时,曾出游召祥国,在召祥国西边一小县见过东家说的水车,水车放在河中,河水的流动会推动水车上的木板转动,木板上另有隔板可不靠人力将水从和河中取出,再汇入一旁的木槽,木槽连接着各家土地,如此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浇灌田地,只是那水流细得很,用来省力浇灌庄稼可以,但如东家所说推动研磨机工作怕是有点难。
他将自己的顾虑说了,
顾月照摆手,利用水力当动力的想法绝对没错,“水车的事我来解决,你先带人拓宽河道,改建厂房,四日后你去找我拿水车的图纸。”
县里的荒地越开越多,如此之大面积的土地光靠人力灌溉可不行,顾月照之前也想过要不要将水车做出来,但最后她发现她想太多,南方水多,地里的庄稼根本不需要人力去灌溉,如此做水车一事倒是完全搁置了下来,如今想要捡起来还得从商城里买图纸开始。
徒手画水车的构造就算她现在看了不少书也实在没那本事,只能能四日后商城的开启了。
从谭见青处归来,余槐县便迎来了丰收的日子,县中上下都很重视这一次的收获。
春天的种子是顾月照播的,秋天的果然理应也有她的参与。
青鹿谷。
如今的青鹿谷已与往常有大大的不同,谷中小楼红墙黛瓦鳞次栉比,平坦宽广的道路交错纵横,不时有村人和牛车在上行走。河这边,随着叮铃铃的铃铛声,下课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从不远处传来,河那边,成熟的庄稼换下绿装披上金甲,风吹过,如波浪般起伏。
随着一声吆喝,秋收开始了。
顾月照背了一个比她还大些的背篓,正在玉米地里掰苞米。
苞米已经熟透了,再也没有之前的多汁鲜甜,玉米粒变得金黄而坚硬,这种苞米再晒干些,磨成面,可以做成苞米饭,铁玉米饼子,都是正经管饱的粮食。
玉米褐色的叶片割人得很,才掰了半背篓顾月照便觉得身上又痒又热,擦把汗,看看身边的四娘,她负责的那行都快掰完了,背篓里都是满满当当的苞米。
顾月照好不容易将背篓装完,便不打算继续掰玉米了,她可是有长工的小地主,有那么多人帮着干,她何苦受那刺挠炎热的苦,掰背上这一背篓也不过是想感受下丰收的喜悦罢了。
玉米是和豆角土豆套种的,播种时将玉米种子和豆角种子一起种下,长大后豆角的藤会缠绕在玉米杆上,如此便不用特意的为豆角插杆子。
在玉米和玉米的地垄中间,还种着土豆,如今土豆叶已经蔫吧发黄,早是成熟的时候。每块土地里,前面有人背着背篓掰苞米,后头有背着布带缝制的背带摘豆子,中间还有抡着锄头挖土豆的,倒是热闹得很。
顾月照将身上的玉米倒进玉米地旁停的木板车上,今年收成不错,她刚掰了一垄玉米便有一整背篓,粗估摸得有小一百斤,当然能有这么多也和玉米地垄长的原因在里。
顾月照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给自己点了个赞,她如今可是真能,一百多斤的玉米都能背得动。
摘玉米的是谷中居民,挖土豆的则是魏全缨带领的护卫队,魏全缨训练护卫队这些日子,不仅注重顾月照给的书上的内容,还很关注实践问题,这两个月他带着兄弟们到处去剿绿林,余槐县大大小小的山头都被他们光顾过,如今余槐县便是一个绿林都再难见到了。
经过实打实的锻炼,还有些稚嫩的护卫队如今个个面容坚毅,令行禁止,可算有些顾月照映像中jun人的影子了。
挖土豆这点农活在日日被拉练的护卫队眼中那就不算事,锄头挥舞得仿佛要起飞,要不是怕挖坏土里的土豆,他们还能再快些。
“嚯!这土豆真大!”陈耳东从地里刨出个是硕大的土豆,比两个个成年人拳头加起来还大。
这里的动静吸引了附近干活之人。
“你这不算大的,我刚刚看另一面魏护卫长那个才叫大呢,比你这个还大一圈!”
“我也看见了,得三四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