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县衙要举办美食…… - 我在古代搞基建 - 小静子swag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6章 县衙要举办美食……

县衙要举办美食节的消息是魏全缨带着护卫队的人亲自传达的,县内的绿林剿完,护卫队如今除了日常训练便是巡视县中各村镇,保卫百姓安全。

偶尔还要兼职一些传递信息的杂事。

“美食节?那是个啥?没听过!”一个老农一手拿着树枝赶着跑来偷食的鸟雀,黝黑的脸庞上却满是疑惑的看着护卫队的人。

今日恰好的陈耳东带队巡视,闻言他笑着问,“老丈今年可栽种了土豆玉米?”

提到土豆玉米老农就开心,想想家中堆得满满当当的粮食,响亮的道,“当然种了,整个余槐县有谁家不种土豆和玉米?”

“那便是了,那老丈可知如何食用土豆和玉米?”

老农看大傻子似的看着陈耳东,心中想,这小郎君看着精精神神,却不想内里竟然是个傻的,“如何吃?当然是煮了来吃了。”

“据我所知,土豆和玉米的做法有十几种,东家便是想通过举办美食节告诉大家如何将土豆玉米做得更好吃。”这其实是陈耳东自己的理解,他只接到了传递消息的任务,并未有人和他说过办这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他不知老农心中对他诽谤,只微笑着说着自己觉得有些用的理由。

“行勒,老头知道了,劳小郎君特来告知!”老农摆摆手,心中觉得麻烦。在他看来,粮食能填饱肚皮就行了,味道好坏倒是不重要,灾荒年间树皮都啃了,如今正经粮食还能嫌弃他味道不好?那什么美食节听着便是有钱人家才会关心的事,他整日忙着砍柴割草的,哪有那闲工夫去县里参加什么美食节。

“东家说了,美食节比拼若能得头名,奖十两银子,老丈若是得空,可琢磨琢磨怎么将土豆和玉米做好吃。”陈耳东通知了这么多村子的村民,对怎么提起他们的兴趣门清。

果然,听说得了头名能有十两银子,老农笑容真诚多了,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他拉着陈耳东问了诸多细节,才放陈耳东离去。

送走陈耳东后,老农叫来自家小孙孙看着晒谷场的粮食不要让鸟鹊啄食,自己则赶忙回家找老伴和家中儿媳说这个消息,顺便商量如何做好土豆和玉米。

顾月照和乌四娘等人确定好美食节的流程后,便将这事全权交给了乌四娘,自己则抱着刚买的水车图纸和谭见青研究如何利用水车带动研磨机的事了。

把研磨机的事情搞定,她就得着手忙收税的事。

秋收结束,便该是百姓缴税的时候了。大齐原本的赋税制度百姓需要分土地质量交夏秋两次税,夏税为上等田每亩征税六升、下等田每亩地征税三升,秋税上等田每亩征税五升,下等田每亩地征税三升,另外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之间的成丁每年还需要交人头税一百文,户税一千银,另依据各个郡县长官的不同,可能还会有以各种名义征收的苛捐杂税,至于征多征少全看各郡县长官良心。

余槐县谭见青当县令时便免去了许多苛捐杂税,但即使这样,国家的征的税对于百姓来说也绝对是一座座压在身上很有分量的大山。

光一年夏秋的两次税便能征走地里大多半的出息,更不提还需交其他名目的税。

地方县衙若是没有税收是绝对无法开展后续工作的,像她这样头铁的自己赚钱搞基建的,绝对是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大奇葩。

但是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财产混乱绝对是一个大雷。之前是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以后却是该笔笔分明才是,所以为了余槐城以后的长远发展,税收必须得收。

但是收也不能按照大齐之前的税赋制度来收。

基于此,如何重新制定余槐县的赋税制度便成了当务之急,春播时不急,秋收时却得赶紧拿出个章程了,她这两月主要忙的便是此事。

其实大齐实行的税收制度很像种花家唐朝实行的两税法,原谅她实在是税赋制度小白,对其了解甚少,问手下人,除了谭见青,其余也没人能和她讨论这个事了。谭见青贵为大齐状元,对此自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在初步定下的赋税制度便是顾月照参照种花家清朝的摊丁入亩税收制度并参考谭见青所提意见,二者合并而成。

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同时改一年征收夏税秋税两次税为只征收一次秋税,上等田每亩征收八升税赋,下等田征收四升税赋。这还只是针对农户的税收,另还有商税等,顾月照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这些改革对平头百姓必然利大于弊的,损害的也只有公家和城中富户们的利益。她现在作为公家的头,有度量也有信心让利于民,她坚信着自己从百姓头上少征的睡能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

唯一会为此跳脚的也只有那些如今被她变相软禁着的富户们。

不过一群跳不出她手心的蚂蚱,顾月照完全不用考虑他们的想法。还是那句话,武力值强的人才有话语权,哪些富户尽可以站出来反对,只要不怕步了张家后尘便可。

……

水车的制作冗沉而复杂,在有图纸的帮助下,工匠们依旧花了三日的时间才将水车做出来。

众人远远看着那架在河流上的大家伙,心中升起一股子浓浓的自豪感,这可是自己参与花了大精力才做出来的!

东家拿出来的所有图纸都精细得很,一丁点儿尺寸的差异都会造成成品的失败,所以从图纸变成如今的成品了,费了工匠们不少心力。

没见到水车真正能转动工作前,所有工匠心中都捏了把汗,就怕失败重来。

水车看着粗大又笨重,但真在河流湍急处安好后,却变得灵巧又轻便。众人眼睁睁的看着它在水流的推动下转动,水车上的木槽带起河水到水车最高处,再因为重力的作用下从高处砸落,水车下正中间是一根对半劈开的粗壮竹竿,竹竿的另一头连着研磨机。

随着水流的流进竹竿,收水流力的冲击,研磨机也开始转动。

“成了!”

见证这一切的村民们纷纷激动的欢呼喊叫,其中最高兴的要数加班加点做水车的木匠们和谭见青。

“水真的能代替人使力,真是世间奇景!”谭见青激动的脸都红了。

以下见大,今日水车能带动研磨机工作,明日或许就能带动织布机等。不用人便可日夜工作,这得省下多少人去做其他的事,又能比人力做多创造出多少产量?谭见青没算过,但是他知道,这一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有了这水车,往后百姓浇地灌水就省了大力气了!”

顾月照也很满意,这种从无到有的,一步步将东西创造出来的成就感还是很足的。

水车和水泥的事情解决,往后水泥便可实现量产,余槐县的基建水平又可以往前跃进几个高度,顾月照想到以后都能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便忍不住笑出声。

水泥做出来,下一步便还是炼铁了,但愿宋融能快些,他那边再没有消息,她就要忍不住染指隔壁始安县的矿山了。

美食节开幕那天是个及好的天气,太阳隐在层中,温度不冷不热,偶尔和煦的风吹过,。

因为有十两银子在前边吊着,不少人抱着‘万一赢了呢’的心态报名参加了美食节的比赛,每个报名的人都会得到一斤名为辣椒之物和一张做菜方子,县衙人说是东家赠与他们的调味品,那玩意红彤彤的是挺好看,但是味道是真不能下嘴,不说吃下肚了,便是不小心用手揉碎,手也得火辣辣的疼上小半日。

除了青鹿谷报名的人,鲜少有人将辣椒和随辣椒一起发放的方子放在心上。

顾月照早就把这日的时间空了出来,忙碌这么久,也该给自己放放假了。

美食节的流程是这样的,由县衙将举办美食节的消息发到各村后,根据自愿参与原则,村民们可来县衙报名领取免费的调味料辣椒和和美食节当日县衙统一安排的摊位。

报名和美食节正式开始的这段时间是留给各个参赛者研究美食的时间,这次美食节是有限制食材的,既然是为推广开放土豆和玉米的新吃法,所有参赛的菜品中必须含有土豆和玉米两样东西,其他的配菜倒是不受到限制。

既然是县衙组织的活动,自然要出些银子搞点赞助。真金白银不合适,不论是参赛者还是比赛的,她都并不相信村民们领了钱会舍得花在美食节上,所以她另辟蹊径,发代金券---小红花卡。

余槐县每户人家可免费得一张印有小红花的卡片,这个卡片是作支持自己最喜欢的菜品之用。

每张小红花可换二十文钱以内的菜品一份,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若有参赛者的菜品价值超过了二十文,只要他自己愿意换,县衙也是不管的。不论所换的菜品价值几何,小红花卡片只能使用一次,并且只有在美食节当日才有代金券的功能,过了这一日它便是废纸一张,不再具备代金券功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