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冬日正是海边……
冬日正是海边风最大的时候,浪花被呼啸的海风挟裹着狠狠的拍打在沙滩上,海天交接处,黑层的云层仿佛马上坠入海面,天地间透着股压抑的气息。
即便裹了厚厚的衣裳林诺还是觉得凉风无孔不如的顺着衣服缝隙侵入骨髓,她将目光从浑黄翻涌的海上收回来,转头看向另一个方向。
在她的不远处站着几个拿着竹篓的妇人和孩子,这般刺骨寒冷的天气下,他们穿着依旧单薄,有几个孩子甚至连鞋都未穿,赤脚踩在沙地上,裸露出的皮肤早被冻得青紫。
几人眼神陌生又警惕的看着村中突然出现的这群人,林诺眼神好,远远便能看见几人竹篓中少得可怜的壳类海鲜,想是冬日无粮,捡回去充饥的。
看着这几人,林诺仿佛看见了当初随东家南下逃难的日子,但是流离失所的他们过得可比眼前的渔民好多了,至少东家在大冬日也让他们穿上了蔽体的衣裳和填饱了肚子。
林诺冲那几人招招手。
人群中的一个妇人挡住了想要上前的孩子,脸色严肃的弯腰的和他说了什么,才小心翼翼的朝林诺挪过来。
“女郎叫我?”妇人的声若蚊蝇,海浪声又大,若不是林诺耳力不错,还真听不清楚她说了什么。
林诺在京中和那些后院的妇人们打交道久了,对于如何和女眷交流自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此时她放柔了声音,脸上的笑也恰到好处的显露出她的友好,“敢问这位娘子贵姓?”
“妾…妾姓马。”妇人还是有些不自在,但是林诺的态度大大的减轻了她的警惕和害怕,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些。
林诺接着问,“马姐姐可是本村人?”
“是呢。”
“我乃城中富商,有门生意想要和贵村村长谈,不知马姐姐可愿带我等去寻本村村长?”
“可以可以的,你们跟我来。”马氏见是来找村长的,心下松了口气,忙跌声的答应了下来。
去找村长的路上,林诺从马氏口中知道此处名叫东云村,村民们一年到头全靠着出海打鱼为生,但是去年村中一半的男丁都被征丁入伍,留下的一大半都是老弱妇孺,家中壮劳力走了,渔获自然就少了。
出海打鱼是个体力和运气并存的活计,男人们走了,出海打鱼的事便只能落在了村中妇人头上,妇人们力气不如男人,便是出海打鱼也走不远,打得鱼自然也多不到哪里去。
偏偏去岁北地大旱,连带着县中粮食也涨得飞快。
粮价涨了,鱼价却依然如往常,再加上打的鱼少,收入自然就锐减,村中好些渔民一家连渡过寒冬的粮食都备齐,寒冬未过,一家人便已经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马氏的丈夫是去年八月被征的军,自那以后她便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和年迈的公婆过活,家中实在没了余粮,今日便带着孩子顶着寒风去沙滩上寻些被海浪带上岸的贝壳充饥,恰好遇见来此的林诺一行人。
一行人停下,马氏指着眼前和村中其他屋子一般破烂矮小的屋子从林诺道。“这便是村长家,家中还有事我就不陪娘子进去了。”
马氏生得矮小,站直了身子也只到林诺肩膀处,佝偻着身子更是连胸口都不到了,寒风吹过,马氏紧了紧身上的麻布破衣裳,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转身就要走。
“等等。”林诺叹了口气,叫住要走的马氏,她算是理解当初东家为何捡的人越来越多了,原来在自己有能力帮忙时,看见他人苦时,真的会忍不住伸出援手。
或许是当初她处的位置也如马氏那般弱势,害怕东家捡的人多后,会威胁自己的生存机会,才不赞同东家东家的心软。
“杏子,给马姐姐些馒头。”也是受逃难那段经历的影响,便是今日完全能从东云村赶回城吃饭,林诺还是带了些干粮以防万一,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
“是。”
“多谢林娘子!多谢林娘子!”马氏紧紧抱住怀中的馒头,手忙脚乱的就想跪下来向林诺磕头,还是杏子手脚快将她扶起才阻止了她摆到的动作。
“快些回家去吧,我家娘子不要你的跪。”
马氏深深鞠了一躬后,这才红着眼转身离去。
门口动静不小,木板门并不隔音,马氏刚走,门吱呀一声响,从门内走出一个花白头发的婆子来。
“几位找谁?”
婆子一半的身子藏在门后,只探出个头来和众人,防备之意明显,离了京都后,杏子便伴在林诺身前,知道这时该自己说话,她利索的收拾好装干粮的褡裢,转过身来落落大方的对门门后的婆子道,
“我家娘子寻东云村村长有事相商,敢问婆婆这可是村长家?”
“是是是,鱼头!有人找。”婆子还是没开门,只是向身后高呼了两声。
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头发同样花白的汉子出现在门内,他疑惑的看着门前的人,警惕的问。“我便是东云村村长陈鱼头,几位寻我有何事?”
鱼头边说边暗暗的将自己的媳妇往门内推,下定决心一有不对就立马关门,他的两个儿子都被征走了,家中真无人可征了。
林诺当没看见眼前两人的防备,从杏子身后走出,朗声问道,“余村长幸会,今日贸然登门,实是想问村中可有地可租?”
“租地?”鱼头更是疑惑了,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海边无好地,全是沙地,根本种不出粮食来,在此处买地做什么?
“沙地存不住水,也没有肥力,还是劝娘子莫要买的好。”
林诺微微一笑,“我买地自有我的用处,这村长便不必担心了。”
鱼头看着眼前的女郎身上的衣裳料子虽不是上好,但也厚实鲜亮,身后跟的人也个个人高马大,想来也不缺钱。
村中那些沙地粮食种不出,荒在那处看着也碍眼,他已好心提醒过,这女郎既执意要买,那倒不如卖与她,也好让村中剩下的人能赚些银两买粮果腹。
鱼头打开门,“女郎请进屋详谈。”
最后林诺以七钱银子一亩地的价格买下了村外沙滩边上的三十亩地,共花费二十一两银子,林诺先付了五两银的定金,只待村长去县内将土地过户后才将剩余的银两给全。
五两银子在鱼头眼里已经不少了,可以买好些粮食,够村人吃上几天了。
付完钱后,林诺却还不着急走,“村长可是要买粮食?”
鱼头刚刚和林诺谈成了一笔买卖,此时对她早无先前的警惕之心,闻言答道,“刚刚卖与林娘子的地都是公中土地,所得银两自然要换成粮食发给乡亲们。”
“我自沧县而来,县中粮食可不便宜。”沧县临海,粮食产量低,百姓平日所吃的粮皆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粮价自然高。
鱼头叹气,“不便宜又怎么,人活一张口,再贵也得买不是?”
“我手上倒是有批粮食,价钱倒是能比县中便宜些,不知村长可有意?”
“此话当真?”鱼头睁大眼睛,喜悦肉眼可见爬上他黢黑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