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顾月照说放许…… - 我在古代搞基建 - 小静子swag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7章 顾月照说放许……

顾月照说放许渭走便不会再动手脚,直到许渭夫妻二人走出之邬郡两人才知这不是梦。

“顾东家虽离经叛道些,却极尽人义,是个贤良之人。”许夫人抱着儿子,高兴自己一家人安稳脱身。

许渭却是没这般乐观。

当今陛下生性多疑,自己能安稳回京,定会引起他的怀疑,生命无忧,仕途却再难有进一步的可能了。

那顾东家虽放了他夫妻二人和随行回京,但府衙中的幕僚却被留了下来,许渭只得将自己的担忧说给夫人听。

唉!那些跟了他多年的幕僚,他自是想搭救的,但他自身难保,何谈救别人。

“许郎何必担忧?我们一家三口能活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至于仕途再难进一步又怎样,一家人安生的活着便是最好的了。”

“夫人说得极是!”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渴望有番作为,许渭怎会甘心放弃对仕途的追求?不过如今也没得选,渐渐的便也平息了心中的忧虑。

不管回了京都要面对怎样的境地,至少妻儿的命保住了。

……

之邬郡城内还好说,城外的庄稼却是遭了殃,肃王军队待过的方圆十里都如蝗虫过境般,地里的庄稼,农家的粮食,都尽数被抢去。

“城外有一叫三间村的,因阻拦肃王的军队割稻,满村被屠尽,便是连老人和孩子都未放过。”

顾月照皱眉,这是什么牛马?还是什么王爷呢,她看他就是个没人性的活阎王。

“带人去三间村,好生让乡亲们入土为安吧。”她时候能做的也有这个了。

顾月照并未在之邬郡多待,主持完攻城后的一应事宜后便北上去了东云村。

之邬郡新的郡守是奚黎,他在顾月照身边已快有一年,行事老道又不乏变通,正正好可以填补上空缺。

许渭留下的幕僚属下,顾月照并未为难于他们,选择离开的她不会阻拦,选择留下的则需要通过考试方能入府衙任职。

东云村如今早不似林诺刚来的时候那般贫困,靠着村外的造盐坊和造船厂,村民们都能寻到一个糊口的工作。

虽苦点累点,但只要干一日便有一日工钱,家中的存粮也能再能多几分。

这日东云村的村民如往常般下工回来,看见布告栏上贴了一张大红纸,就有村民好奇上前询问。

他们渔村的乡亲们个个目不识丁,不像林娘子带来的人,连小姑娘都是识文断字的。

但是他们的娃儿很快也能识字了,林娘子很快就要在东西云村办学堂呢!

“杏子姑娘,这上头写的什么啊?”东云村的村民们都知道,林娘子若有事通知大家,都会事先将消息写在写布告栏上,有识字的便会在一旁读给大家听。

杏子笑了笑和声细语的道,“盐坊打算在五日后扩招,乡亲们家中亲戚朋友若有意的,便让他们五日后到盐坊来报名。”

“听见了嘛!青鹿盐坊要招工了,家里有亲戚朋友想来做工的赶紧去通知去!”

“走!走!走!”

听见这个消息的人奔走相告,很快东云村就都知道这个好事。

肃王在之邬郡被东家活捉,乐亭文祈便是无主状态,林诺便打算利用这个时机发展她手中的盐业。

顾月照到东云村时,见的便是这个火热的场景。

“这是在做什么?”

贺云归仗着身高腿长,很轻易的便能看看贴在墙上的大大的招工二字,“应是在招工。”

顾月照点点头表示明白,“我们先去造船坊。”

东云村的造船坊就建在盐坊旁边,比起盐坊的热闹这边要清冷许多。

造船坊中大多都是有半辈子木工经验的老师傅,又因关系重大,所以寻常人轻易不得靠近,这边就显得冷清了些。

刚进了工坊大门,便先听得一整敲敲打打的声音,顾月照熟门熟路的绕过门庭进了大大的工作间中。

顾月照早在林诺的信中知道,她要造的船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但信中所说始终不如实际看见那般震撼。

造船坊当初建的时候就足够高足够宽,顾月照两人一进船坊便被中间那巨大宏伟的船体吸引了目光。

“东家!”

“东家你来了啊!”

“我就是来看看,各位辛苦了。”

负责造船坊事宜的是东云村中的一位老师傅,自懂事起便和船舶大海打交道,也是第一个能看懂顾月照所给图纸的人。

他听说顾东家来了东云村,立马从木头堆中出来,热情的给顾月照讲解大船的结构和进度。

顾月照笑眯眯的听着他兴奋又骄傲的讲解,虽然他说的好些她都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她感知他的喜悦并得出大船可以下海的结论。

新船下海的日子被定在十日后。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东云村和周边的村子听说造船坊的大家伙要入海,纷纷跑来看热闹,一时间,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便是盐坊今日都放了假,让工人们出来看热闹。

开船的船长是船坊老师傅的大儿子大鱼,他尽得父亲的真传,爱研究船更是开船的好手,经他父亲的推荐,顾月照特令他为新船下水南下之邬郡的船长。

“一路顺风!”

在声声热切的呼喊声中,大船扬起风帆,缓缓开动朝南而去。

此番试航,大鱼的任务是将东云村的盐安全带去之邬郡,再将之邬郡的特产胡椒带回东云村。

目送大船走远后,顾月照和林诺来到盐坊,看着堆得高高的,宛如一座座小雪山的盐,顾月照心中非常满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