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北海之困
“我乃大汉之臣,镇守大汉之地,怎么可能把粮米给你们这些黄巾军余党!” 孔融冷笑一声,仿佛在嘲笑廖化在痴人说梦话。
廖化大怒,拍马舞刀就直奔孔融而来。
孔融身边的将领宗宝挺枪出马,直接迎上了廖化。
“死开!”
两骑交战不到十个回合,宗宝不敌廖化的勇猛,被廖化一刀劈在胸口,直接将宗宝砍于马下。
孔融军大乱,慢慢后撤进了北海城中,而廖化也不追赶,只是率领军队把北海的四面围困起来。
“如今北海被围,不说去解围徐州,眼前的黄巾军余党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孔融心中忧虑,一旁的陈登也不禁有些为难。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廖化并没有率军撤退和攻城的念头,依旧是把北海城围得水泄不通。
孔融登上城墙遥望,黄巾军贼势浩大,让他倍添忧恼,胸口有些压抑。
“唉~”
“主公快看,那里有人!”
亲兵的呼叫声把孔融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孔融忽然才看见城外有一骑挺枪跃马杀入了黄巾军的军阵,左冲右突,手中长枪如同一条长龙在黄巾军军阵中如同入无人之境,一直冲杀直到城下。
那人在城下大叫“开门”。
孔融不认识这个人,所以不敢开门让他进城。
那人身后的黄巾军赶到了壕边,只见那人回身连将十几个人刺于马,让围攻上来的黄巾军不由得倒退。
城墙上落下了一阵箭雨,将靠近城墙的黄巾军都驱赶开来,随后城门洞开,将那一骑引进了城中后立即关闭了城门。
那人入了城后下马弃枪,在士卒的引领下来到城墙上,去拜见孔融。
“你是何人?为何会来这里?”
“某是东莱黄县人,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
“太史子义!”
孔融面露喜色。
孔融与太史慈虽然不曾谋面,但是孔融却知道在北海郡有这么一个英雄,也曾派遣人去招揽太史慈,但是因为太史慈远出游历,家中只有老母,孔融虽然遗憾,但是经常让士卒送米粮和衣帛给太史慈的老母。
“老母重蒙恩顾,某昨天从辽东回家省亲,听闻北海郡被黄巾军围困。老母说:‘我屡受孔府君的深恩,你应当前往往救援’,某所以单马而来。”
“子义能来救援真是太好了!”
太史慈说道:“某愿意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
“子义虽然英勇,但是黄巾军的贼势很盛,不能轻易出城迎战。”
虽然孔融也想早点解了北海之围,但是现实还是让他摇着头否定了太史慈的想法。
“老母很感激孔太守的厚德,听说北海被围,特意让某来协助孔太守解围,如果不能解围,慈也无颜回去见老母。我愿率军出城与黄巾军决一死战!”
太史慈一副坚定的模样。
“不不不,子义何需冒险,”孔融拦住了太史慈,“我听闻刘玄德乃是当世英雄,手下更是有关张这样的猛将,如果能够请得他来相救,此围自解,只是可惜没有人可以人突破这黄巾军的包围去寻求援助。”
“那就请孔府君修书信一封,某可以急往求援。”
孔融大喜,太史慈刚刚突围进来的勇猛他已经见识过了他也知道如今在北海郡只有太史慈能做到这件事情。
他让亲兵带来笔墨纸砚当即修书给太史慈。
“那就拜托子义了,北海郡的安危就系在子义手中了。”
孔融弯腰一深深地鞠了一躬。
“孔府君客气了,这个是某该做的。”
太史慈直接披甲上马,腰间佩带着弓矢,手中持着铁枪,等士卒将城门打开的时候直接飞奔而出。
等太史慈接近了黄巾军的军阵的时候,黄巾军贼将立马就率领黄巾军来阻拦。
“找死!”
太史慈长枪一翻,接连捅死数人,在他的长枪之下没有一人能挡,很快就透围而出,在那些黄巾军的众目瞑瞑之下绝尘而去。
“敌将哪里走!”
廖化很快就带了数百骑兵赶来,他知道突围出去的太史慈一定是去求援的,所以一定不能让太史慈离开,急忙点起了几百骑兵来追赶。
“呵呵!”
太史慈冷笑一声,把长枪放回一边,将腰间的弓弦取下。
太史慈拈弓搭箭,直接在马背上朝着身后八面射击,那些弓箭如同有眼睛一样都各自找到了一个黄巾军,那些被击中的贼寇无不应弦落马。
“某先走了!”
太史慈的这一手直接震慑到了那些追赶的黄巾军,让他们停下了追赶,只能在原地看着太史慈的身影远去。
“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