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桓公(4)
第9章桓公(4)
[原文]
〔传〕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1,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六月乙亥,昭公入。
许叔入于许。
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
秋,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注释]
1享诸郊:在郊外设宴诱杀祭仲。
[译文]
十五年春天,周桓王派大夫家父前去鲁国索求车辆,这是不合于礼制的。由于诸侯不向周王进贡车辆与礼服,天子不应向诸侯求取财物。
郑大夫祭仲专权,郑厉公担忧这件事,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死他。雍纠预备在郑国都城的郊外宴请祭仲,雍纠的妻子雍姬晓得了这件事,对她母亲说:“父亲跟丈夫,谁最亲近?”她母亲讲:“女子在未嫁之前人人都可能成为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这如何能相比呢?”于是雍姬便告诉祭仲讲:“雍纠不在家中而打算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故而告诉您。”祭仲便杀死雍纠,把尸体摆放在周氏水池边示众。郑厉公用车装上雍纠的尸体出奔,他说:“大事跟妇女商量,死得当然。”夏季,郑厉公逃亡到蔡国。
六月乙亥日,郑昭公回到郑国就位。
许叔进入许国的都城为君。
桓公与齐侯在艾地见面,目的是为了共商安定许国的事。
秋季,郑厉公利用栎地的人杀害守栎大夫檀伯,自己由此就居住在栎地。
冬天,鲁桓公跟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地见面,是为了商量攻打郑国,以便送厉公回国的事。不过战争失败,便各自退兵回国了。
桓公十六年
[原文]
〔经〕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冬,城向。
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原文]
〔传〕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
夏,伐郑。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
“冬,城向。”书,时也。
初,卫宣公于夷姜1,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寿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及行,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又杀之。二公子故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泄、右公子职立公子牟。惠公奔齐。
[注释]
1:以下淫上。指和母辈的通奸。夷姜:卫庄公妾,卫宣公庶母。
[译文]
鲁桓公十六年春季,正月,桓公跟宋公、蔡侯、卫侯在曹国相会,谋划征讨郑国。
夏天,进攻郑国。
秋天,七月,桓公征讨郑国回国。《春秋》记录“至”,是因举办了祭告宗庙、宴赏臣下的“饮至”礼。
冬天,修筑向城。《春秋》记录,是由于合时。
当初,卫宣公跟他的庶母通奸,生下急子,托付给右公子职。后宣公为他从齐国娶媳妇,媳妇很美丽,宣公便自己娶了她,即是宣姜。生了寿和朔。把寿又交托给左公子。夷姜上吊而死。宣姜与公子朔诬陷急子。宣公派急子到齐国出使,暗地里叫杀手在莘地等着,想要杀了他。寿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急子,让他逃跑。急子不愿,讲:“丢下父亲的使命,还用儿子干什么?除非有没有父亲的国家才行。”临行时,寿子把急子灌醉,载着急子的旗号先走了,杀手误认为急子而杀死他。急子到后,讲:“你们要杀的是我,这个人有什么罪呢?杀死我吧!”杀手又杀了急子。左右二公子因此怨恨惠公。十一月,左公子泄跟右公子职立公子牟为君。卫宣公逃跑到齐国。桓公十七年[原文]〔经〕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癸巳,葬蔡桓侯。及宋人、卫人伐邾。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原文]
〔传〕十七年春,盟于黄,平齐、纪,且谋卫故也。
及邾仪父盟于,寻蔑之盟也。
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1?”
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
伐邾,宋志也。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公子。君子谓昭公知所恶矣。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乎!复恶2已甚矣。”
[注释]
1埸(yi易):边境,疆界。其一:指本国边界,即自己一边。事至:有了军情。谒:犹言报告,请示。2复恶:报恶,犹言报怨仇。复,报复。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