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宣公(3)
第36章宣公(3)
冬,宋人围滕,因其丧也。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服2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晋缺救郑,郑伯败楚师于柳棼。国人皆喜,唯子良忧曰:“是国之灾也,吾死无日矣。”[注释]
1征聘:示意鲁国派使者前往周王朝聘问。2衵(ni)服:内衣。
[译文]
鲁宣公九年春季,周王派使来鲁国,要求派人到周王室访问。
夏季,孟献子到周王室访问。周王觉得他很有礼貌,便重赏了他。
秋季,鲁国攻取了根牟国。《春秋》记录“取根牟”,说明很容易。滕昭公逝世。诸侯在扈地见面,是为了研究怎样讨伐不顺服晋国的国家。陈侯没去参加见面。晋国的荀林父率诸侯军队征讨陈国。晋侯在扈地去世。于是便撤军回国了。
冬季,宋国人趁滕国忙于办理滕昭公的丧事而乘机围困了滕国。陈灵公跟孔宁、仪行父跟夏姬通奸,都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廷上嬉戏取乐。泄冶劝谏讲:“公卿宣扬淫乱,民众将无所效法,并且这样做名声不好,您们把内衣收起来吧!”陈灵公讲:“我能改正错误。”陈灵公把此事告诉了孔宁、仪行父,这两个人请求杀死泄冶,灵公不加阻止,于是杀死了泄冶。孔子讲:“《诗》说:‘要是民众邪恶不善,便不要自立法度,否则将危及自身。’这大概便是说的泄冶吧!”楚庄王为厉地战役的缘故进攻郑国。晋国郤缺援救郑国。郑襄公在柳棼击败了楚军。郑国人都高兴,只有公子去疾感觉忧虑,他说:“这次胜利很可能导致国家的灾祸,我国离灭亡的时间已为期不远了。”
宣公十年
[原文]
〔经〕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己巳,齐侯元卒。齐崔氏出奔卫。公如齐,五月,公至自齐。癸巳,陈夏征舒弑其君平国。六月,宋师伐滕。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公孙归父师伐邾娄,取绎。大水。季孙行父如齐。冬,公孙归父如齐。齐侯使国佐来聘。饥。楚子伐郑。
[原文]
〔传〕十年春,公如齐。齐侯以我服故,归济西之田。夏,齐惠公卒。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逼也,公卒而逐之,奔卫。
书曰:“崔氏”,非其罪也,有告以族,不以名。凡诸侯之大夫违1,告于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则告,不然,则否。公如齐奔丧。陈灵公与孔宁、仪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征舒病2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滕人恃晋而不事宋,六月,宋师伐滕。郑及楚平。诸侯之师伐郑,取成而还。
秋,刘康公来报聘。师伐邾,取绎。季文子初聘于齐。
冬,子家如齐,伐邾故也。国武子来报聘。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
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斫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
[注释]
1违:离开国家。2病:愤。
[译文]
鲁宣公十年春天,宣公前去齐国。齐惠公由于鲁国顺服,把济水以西的田地还给了鲁国。夏天,齐惠公逝世。崔杼在惠公生前很受宠信,高、国两族很怕崔杼,现在惠公死了,便把他赶了出去,崔杼逃往卫国。
《春秋》记为“崔氏”,表明不是他的罪过,并且通告此事时也是只称其族不称其名。但凡诸侯的大夫远离本国,通告各诸侯时就讲:“某氏的守臣某人,不能继续奉守宗庙,特此通告。”不过,此种通告只发给有友好往来的国家,否则便不告知。宣公前去齐国奔丧。陈灵公跟孔宁、仪行父在夏姬家中饮酒。灵公对仪行父讲:“征舒长得象你。”仪行父说:“也很象你。”征舒对此十分恼火。灵公出来时,征舒从马棚内用箭射死了他。孔宁跟仪行父则逃往楚国。滕国人依仗晋国而不服侍宋国。六月,宋军进攻滕国。郑国跟楚国讲和。诸侯联军进攻郑国,直到郑国求和才撤军。
秋天,刘康公来鲁国回聘。鲁国出兵进攻邾国,夺取了绎地。季文子首次到齐国聘问。
冬天,子家为进攻邾国一事到齐国访问。国武子来鲁国回聘。楚庄王进攻郑国。晋国的士会救助郑国,在颍水以北赶走了楚军。诸侯军队留在郑国防守。
郑国的子家逝世。郑国人为了报复子家杀害幽公的那次暴乱,砍开了子家的棺材,把他的族人赶出了郑国。此后改葬幽公,并把他的谥号改为“灵”。
宣公十一年
[原文]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
秋,晋侯会狄于祕函。
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征舒。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
[原文]
〔传〕十一年春,楚子伐郑,及栎。子良曰:“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乃从楚。夏,楚盟于辰陵,陈、郑服也。
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诸。
令尹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趾,具糇粮,度有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
晋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秋,会于祕函,众狄服也。
是行也,诸大人欲召狄。成子曰:“吾闻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继。其从之也!《诗》曰:‘文王既勤止。’文王犹勤,况寡德乎?”
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谓陈人:“无动1!将讨于少西氏”。遂入陈,杀夏征舒,圜诸栗门。因县陈。陈侯在晋。
申叔时使于齐,反,复命而退。王使让之,曰:“夏征舒为不道,弑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哉!”曰:“夏征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2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也。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无乃不可乎?”王曰:“善哉!吾未之闻也。反之,可乎?”对曰:“可哉!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故书曰:“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书有礼也。
厉之役,郑伯逃归,自是楚未得志焉。郑既受盟于辰陵,又徼事于晋。
[注释]
1无动:不要惊慌害怕。2抑:不过,转折连词。蹊:音xi,径,此作动词,践踏。
[译文]
十一年春天,楚王进攻郑国,到达栎地。子良讲:“晋、楚两国都不讲德行,而依赖武力争夺,那我们就靠近先打进来的国家好了。晋国、楚国既然没有信用,我们又如何可以讲信用!”于是顺从了楚国。夏季,楚国在陈地辰陵主持盟会,这是因为陈、郑两国都顺服了楚国。
楚左尹子重侵扰宋国。楚庄王在郔地等待消息。
楚令尹艾猎在沂地修城,派掌管建筑城郭的官员考虑工程计划,报告给司徒。计量工程,预定日期,分配材料跟用具,锯平筑墙夹板跟支柱,平衡运土跟筑土的劳力,规定土方跟使用器材的多少,讨论取材跟工程的远近,考察各处城基,备办修城人员的粮食,审核监工的官员。工程只用三十天便完成了,没有超过预定的期限。
晋国的郤成子向众狄谋求讲和。众狄憎恨赤狄常常役使他们,于是都顺从了晋国。秋季,晋侯在函同众狄会面,这是因为众狄顺服了晋国。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在这次函会面之行以前,晋国的大夫们想召集狄人前来。郤成子讲:“我听说:要是没有德行,便只有靠勤劳;没有勤劳,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呢?可以勤劳,便有好的结果。还是去会见狄人吧!《诗》讲:‘文王已经做到勤劳了。’文王尚且勤劳,更何况缺少德行的人呢?”
冬天,楚庄王由于陈国夏氏作乱的缘故,进攻陈国;对陈国人说:“不要惊慌,我将要征讨少西氏。”于是进入陈国,杀害夏征舒,将其五马分尸在栗门。因而杀死陈国,把它改为一个县。那时陈成公正在晋国。